如何做好項目管理這個崗位?

項目管理簡單說

十年前很少有企業會設項目管理這個崗位,而現在不說遍地開花,最起碼八成以上的企業都有設置項目經理或者類似於項目經理的崗位。

但是許多人還是會認為項目管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領域,看看PMBOK那本書就知道了,項目管理涉及到許多複雜的項目管理概念,比如說甘特圖、管理模型、風險管理……。

PMBOK這本書看下來,我這個做了十多年項目管理的人明顯感覺到自己不能勝任了,就感覺好像明明會騎自行車,但是看了一本教你怎麼騎自行車的書,你突然覺得自己怎麼騎都不對味了。

似乎項目管理這個工作就只能由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人才能勝任。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並不否認項目管理工作會涉及到很多的能力,但是這些能力是非常通用的管理能力,比如說溝通協調能力、計劃管理能力等等,很顯然項目管理工作本身並不需要涉及到太多的分析和管理工具。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項目管理,項目管理其實就是做一件有計劃、分步驟、有結果的事情。

舉個關於“打掃衛生”的簡單例子:項目啟動——打掃衛生;項目計劃——打掃分成哪裡個區域,分別由誰負責,在什麼時間前要完成;項目實施——按計劃採取必要的行動;項目收尾——查漏補缺,確保質量;項目結果——乾淨整潔的房間。

這個項目裡面可能會涉及到的財務管理,比如說購買抹布、拖把、洗劑的費用;風險管理,抹布要夠用,拖把不能壞掉了,擦窗戶不能站在窗臺上等等;以及溝通與協調,比如說哄兒子洗抹布,讓女兒擦桌子等等。

打掃一次衛生包括了項目管理的所有概念。如果用項目管理專家的理論對打掃衛生進行分析,估計能寫出一本厚厚的書出來,打掃衛生似乎成了一件複雜無比的事情,裡面涉及到的項目管理工作絕不是一個普通的主婦能勝任的。

但是事實上呢?任何一個普通主婦都在做著這樣的工作,她們不會覺得有多難。就像我以前做項目管理工作的時候,並沒有覺得有多難。我想說的是,不要把項目管理複雜化和神秘化。

在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最核心的能力是溝通與協調能力,人才是項目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對於需要多人配合協作完成的項目更是如此。

再舉個例子,我參加過一個農村的婚禮,整個婚禮有近300人參加,30多桌宴席,從接新娘、迎賓、收禮金、婚宴、還禮、送客、鬧洞房、家宴,途中還有無數突發事件,包括耍蛇的江湖騙子上門敲詐,預計200人的宴席結果來了300人,新娘的父母拒絕桑塔納要求更高級的車接送,小孩被爆竹炸傷了眼睛...

這些是足以讓每一個高學歷的項目經理頭疼的過程,但婚禮進行的井井有條,整個婚禮的操盤手是新郎的媽媽,一個不會寫字的農村婦女,她的團隊是6個同樣沒有多少文化的中年婦女,她們的管理工具就是交流也就是協調溝通,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而在農村,幾乎每一位家庭主婦都會承辦這樣類似的大大小小的紅白喜事。

當然我並不是想否定分析和管理工具在項目中的重要性,而是想提出項目管理最重要的東西-協作與溝通。正是對項目管理的簡單理解才能讓我們看到項目管理的核心:做事、做成事、通過協作來做事。

如何做好項目管理這個崗位?

至難至簡項目管理

要說至簡又至難的事情,我所能想到的大概就是兩件,一件是為人父母,一件是項目管理。

為人父母至簡又至難可能大家都能理解,對於會學習、且善於處理親子關係的父母親來講,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不難,甚至可以說簡單而且享受,孩子健康又快樂。

對於那些不懂孩子又想把孩子控制在手裡的父母來講,真的太難,孩子叛逆不聽話,處處為難。

說項目管理至簡至難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上面提到的簡單理解項目管理給大家的感覺就是項目管理無非就是溝通協調、整合資源。把握這兩個核心我們就所向披靡。

但是溝通協調、整合資源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領導力的提升。

而領導力的提升並不像學習英語,可以通過自我訓練來提升。英語的學習就算只是一個人練,只要勤學苦練,終究能學有所成。領導力的提升不可能是一個人的事,它有一個大前提,即你在工作中有這樣的環境和機會去鍛鍊你的領導能力。

就像我們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需要實踐一樣。項目經理也是實踐出來的,學習對項目經理很重要,但是隻學不幹,永遠當不了真正的項目經理。

做一名真正的、合格的項目經理,只會比成為一名優秀的部門經理更難。

就算你肯幹還努力,如果你所從事的所謂的PM的工作,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PM的工作,對你的項目管理能力提升來講,還是不會有任何幫助。

所以我們首先要檢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對自己的工作內容進行反思,你所從事的工作真的是PM(Project Manager)的工作嗎?對你的項目管理能力提升真的有幫助嗎?

不得不說,在我們大多數的企業裡面,項目經理已經被濫用了。我們大多數自以為從事PM工作的人員,其實只是掛著PM的頭銜,工作的內容卻與真正的PM千差萬別。

真正的PM需要負責的工作包括時間、成本、風險、進度、質量……。如果你的職位雖然是PM,但是你的位置唯一存的理由只有下面幾個原因之一時,或者你應該稍微警覺一下:

01 不在價值鏈上

我們雖然身為項目經理,但是組織並不以項目獲利,PM的存在只是因為剛好有一些事情需要有人來搞定,項目經理揹負了這樣的期待:“我們也不知道要怎麼做這些事情,你想辦法搞定吧,免得大家都為這些事情傷腦筋!加油!”

如果你沒有什麼資歷,但是卻突然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提拔成PM,或者應該想到的是“我做什麼事情得罪誰了嗎?”

如何做好項目管理這個崗位?

我就這麼得罪人了?

02 信息傳遞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企業會存在這樣的問題,跨部門溝通很困難,部門之間有很多的分歧和爭執,可是總有那麼些工作,需要橫跨各個部門,共同整合資源。這時就可能會推出項目經理,負責各個部門的資源整合,跨部門之間的溝通。

大家有可能真的選出個德高望重的人,可以整合各個部門的資源,但是也可能選個沒什麼權力的小助理來傳遞信息。

前者當然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後者什麼決策權也沒有,只能先拜訪一個部門的老大,然後去找另一個部門的老大,跟他說:“工程部說這個工作生產部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你可以幫忙嗎?……啊,是這樣啊,好吧,那我再回去跟工程部的經理討論看看。”

跑回去後,“啊,你說應該先生產部門內部協調,而不是工程部重新調整?好,那我再去找找生產部的經理。”

03 打字員

文書處理是正常的,PM也的確是需要負責一些文書處理方面的工作,但是如果掛著PM的頭銜,實際上管理與決策的工作都在老闆或各部門經理手上,他們會告訴你所有的方向、細節,而對你所有的期待只是把文件填好而已。那麼你應該思考的是,你是不是在做著打字員的活?

比做打字員更慘的是,這些你辛辛苦苦打出來的東西根本沒有人看。

04 客服

傳遞信息:

老闆沒希望PM去管理進度,PM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客戶聯絡,把客戶的意見反饋給工程部,然後把工程部的意見反饋給客戶。

如何做好項目管理這個崗位?

負責道歉:

你發現你什麼事情都無法介入,工程單位跋扈無比,你無法讓他們改變任何東西,別說管理時間、成本或進度了。

你帶回客戶的信息,“客戶反映說要加入某項功能。”

工程部回覆說:“那功能很重要,但是我們沒有多餘的人來做這個事情,你先想辦法去打發他一下……”

最後事情一發不可收拾了,客戶終於暴怒了,老闆去找客戶協商:“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這個PM沒經驗,能力差,又不把你們的信息反饋上來,我把他換掉,換個真正厲害的上來。”

於是就找了個新的P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