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贾政中年危机,很想支持他胖揍贾宝玉!

《红楼梦》里写贾宝玉和贾政的父子矛盾,基本是站在宝玉的立场来叙述的,他天真烂漫、心思灵巧,老爹愚钝古板、动辄发飙,宝玉挨打貌似都是因为老爹太糊涂,事实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复盘一下贾政的中年危机。

红楼梦里混蛋的老爷们太多,动不动草菅人命、强抢民女,似乎只要是“老爷”就天生带着原罪。但贾政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吗?摸着良心翻完前八十回(我们不说后四十回续的事),没有啊!

贾政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想要当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官。


复盘贾政中年危机,很想支持他胖揍贾宝玉!


首先,贾政认真念他的书,明明可以世袭,他自己考了科举。

其次,贾政认真做他的官,无论是自己做官还是女儿回来省亲,经他手的事情很多,整本红楼梦的风气,四处都在送礼物拉关系走门路,但你看看有任何一个人给贾政送礼吗?他们就算踩断贾赦、贾琏、王熙凤的门槛,也不敢跑去贾政那里敲门啊,因为他刚直。

再次,贾政认真管他的家。贾政回来的时间不多,但只要他回来,他都努力认真孝敬老母亲,想管好不成器的儿子。

可惜,如此认真的一个贾政,一点主角光环都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处处受制处处被掣肘。

宦海沉浮本就艰难,家里那个不成器的倒霉孩子,还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位高权重的忠顺王。


复盘贾政中年危机,很想支持他胖揍贾宝玉!


但凡站在任何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看宝玉,打断腿也不过分啊!(当然现代教育不提倡体罚,这里只是表达情绪)

我们来看看宝玉干了什么?

谈恋爱,谈复杂的恋爱,谈复杂的多角的恋爱。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对于一个适龄、学龄儿童的基本要求,都是不要早恋,至少不要将所有心思放在早恋上。

但宝玉呢?忠顺王府的人来找琪官,“公子腰里系着他的红腰带”,这个关系恐怕不止普通朋友。

宝玉名义上陪着他上学的秦钟,实际上又怎样?给秦可卿送葬的路上,夜里他们住在馒头寺,秦钟正和智能儿悄悄做羞羞的事,宝玉偷偷摸摸跑了来按住秦钟,秦钟大窘“什么都依你”,宝玉说晚上算账。这段任何一位家长看见了,都能被活活气死吧?

无论是宝玉对林黛玉的心思,还是和袭人的实质关系,还是拉着金钏儿喂东西“我今儿就和太太讨了你”,贾宝玉的主要事业和心思就是好看的女孩子和男孩子们。

无论是古代还是如今,一个十几岁半大孩子的主业都应该是念书,长大后都应该是工作,贾宝玉偏偏自认是富贵闲人,在正事上从来不下功夫,反而小小年纪就一身风流债、乱七八糟比九连环还复杂。


复盘贾政中年危机,很想支持他胖揍贾宝玉!


《红楼梦》但凡代入一点点贾政的视角,那都是无解的中年危机、人生困境,是心字成灰。

贾政的三个儿子,大儿子贾珠应该最符合他的期望,可以不幸早死;二儿子宝玉是个聪明孩子,可惜不做正事、只对漂亮女孩子和漂亮男孩子有兴趣;三儿子贾环实在太猥琐,他一看就生气。

贾政的老实、刻板、清廉,让他在事业上并不顺利;回归家庭,他也是一样的无能为力。

贾政此前言谈里和谁最亲厚?他妹夫林如海,另一位红楼梦里难得清白的“老爷”。林如海死后,贾政对他举荐来的贾雨村也另眼相看,可惜这个满口道德文章的贾雨村,实际上手黑又心黑。

贾政这半生,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无论亲情爱情友情,他都看似圆满,实际上一言难尽。

元宵节猜灯谜,他为什么觉得元春宝钗等姐妹的爆竹、算盘、风筝都很凄凉?这些都是寻常物件、本无主观情感,他之所以觉得凄凉,只是因为自己内心莫名而无可名状的悲凉。

特别说明:体罚是不正确的教育模式,我们解读宝玉的不务正业、仅表示理解贾政的心境,并不代表支持体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