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掛壁公路是中國的世界奇蹟!巍巍太行山絕壁多,開不成環繞而上的盤山公路,於是聰明的太行山人便將公路修成隧洞,這種堪稱世界上最奇險的公路如掛壁上故稱掛壁公路。掛壁公路因地處絕壁險境,自然構成一種美景,遠看如大氣磅礴的國畫山水長卷;從隧道洞內側窗向外看,又像是在畫廊裡欣賞一幅幅風景畫,美不勝收。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和去美國一定要走一回66號公路一樣,馳騁在絕壁之上的掛壁公路,也成為每個自駕狂在中國的終極夢想之一。真正的自駕車友,無不以走過這幾條掛壁公路而深感自豪。因此,我和同伴們相約從各自所在城市前往郭亮,進行一次最美南太行絕壁行走的自駕穿越之旅。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探訪懸崖上的村莊

提到萬仙山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但一提到郭亮村掛壁公路相信很多人都聽聞過。河南輝縣沙窯鄉郭亮村高居太行山懸崖頂端,以前村民進出山的通道是順絕壁石縫鑿出的一溜石窩,俗稱“天梯”。上世紀70年代,村民在村前絕壁上苦幹5年,修成一條高5米、寬4米、長1300米的石洞公路。

郭亮掛壁公路的名頭已經很響。村裡的旅遊開發做的很好,寬敞的公路可以通行大巴,大多人家開起了家庭旅館,時常有學生來畫畫寫生。也許這是條最秀美的掛壁公路。太行明珠——郭亮村,現有83戶人家,共329人,大都為申氏。據村民申河山介紹,郭亮村源於公元9年~公元23年之間的西漢末年,當時王莽建立“新”王朝,這期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農民領袖郭亮,為了躲避王莽的圍剿,進入了太行山,現今的郭亮村就是郭亮的屯兵之所。後人為紀念這位農民英雄,將他當年戰鬥過的大本營稱為郭亮村,直至現在。

我們進入景區大門後不久,便看到了前方陡峭的崖壁,而公路正衝著那看似無路的崖壁而去。通往崖頂的山路坡度很大,除了一小段水泥路之外,其餘路段都是大小不一的石塊鋪就的,車走起來十分顛簸,而且車頭車尾傾斜得厲害,像是飛機起飛時的感覺,人會不由自主地向後仰。車開了不多一會,眼前出現一個幽深的隧洞,右側是堅實的山體,左側出現了一個挨著一個的窗口,這就是被外界稱作“郭亮洞”的掛壁公路,也是太行山最早開通的一條連接山外的鄉村公路,它跟南太行山中的其他六條開鑿在絕壁之上的公路一起,成為繼太行八陘之後的太行“新七路”。這些掛壁公路都是從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來的,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絕壁公路。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走進沒有陽光照射的隧道,陣陣涼意襲遍我全身,明顯的溫差令本來舒張的毛孔迅速收縮,怎一個爽字了得。環顧四周,洞頂是嶙峋的怪石,上下左右高低不平的岩石上還留有當時開鑿時留下的些許痕跡。穿行在這蜿蜒曲折的掛壁公路上,我們不禁為山裡人不屈的信念、堅韌的力量和聰明的智慧所折服。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車在忽明忽暗的隧道中緩慢前行,突然“柳暗花明”,一片古樸的小山村展現在眼前。幾十戶人家依勢座落在山坳裡,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錯落有致,參差不齊。青石壘牆,白灰粘縫,藍瓦蓋頂,木門木窗,彷彿遺落世間的“桃花源”。郭亮村雄踞崖壁之上,此時再回望來路,但見兩側的絕壁筆直如削,巨大的巖體隨著峽谷延伸,長達數十公里,看起來像是一面巨牆,而郭亮洞猶如石壁上的“機槍眼”,實在讓人驚歎不止。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絕壁行走,穿越錫崖溝

我國共有六條掛壁公路,橫跨山西和河南兩省的太行山上,共分佈著六條掛壁公路。其中工程量最大的,要算錫崖溝掛壁公路了。錫崖溝位於太行山王莽嶺的山腳下,與郭亮村的距離不遠,意猶未盡的我們再次啟程,前往錫崖溝體味這條更加驚險的掛壁公路。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過去我常常以為川西高原青藏高原才有跌宕起伏的山川之美,沒想在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太行山高聳入雲,美景奇觀讓人大跌眼鏡。王莽嶺就是太行山精華濃縮的一朵奇葩,像一尊華麗的王冠端放在太行雲端之巔,聽高水流水,乘縹緲虛無,可高臺論劍,可俯瞰人間。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然而,高山阻隔、險峰對峙,陡峭的大山給南太行的許多村莊帶來了貧困、艱難等諸多不便,掛壁公路和隧洞的開鑿,打通了他們與外界的聯絡之路,使天塹變成了通途。不過生活在外界的人們,往往很難想象,那些開鑿隧洞的山民,是如何在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裡,用鋼釺和鐵錘在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上創造出這樣的奇蹟的。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人們驚歎“錫崖溝精神”、欣賞壯觀神奇的掛壁公路之餘,還驚喜地發現這裡是一個神話般的世外桃源。在錫崖溝的大山谷中,從北到南分佈著17個自然村。清一色紅石板壘成的屋子、籬笆牆、水轆轤、石碾子,詩一般的田園風光,清新宜人。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驅車行駛在蒼勁狂野的險峰峻嶺之中,曠古雄壯的大峽谷,安謐清幽的田園風光難以遮擋錫崖溝人在絕壁上“摳出”的這條掛壁路的風采。錫崖溝掛壁公路幾乎就是一條有“透氣孔”的石頭隧道。隧洞低矮狹窄,伸手似乎就能摸到頂,這山體的顏色是由橙、紅、褐等暖色組成的,並且一大塊一大塊平整地懸掛著,洞頂垂石嶙峋,側窗呲牙咧嘴,四面石壁被炸藥和鑿子鑿過的痕跡,依然十分清晰。行駛其中時,我不禁深深被這裡百姓的與自然抗爭的精神所折服。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為了方便採光和拋碎石,開鑿掛壁公路時,同時在隧洞的一側鑿出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窗口,這些窗口在如今成了一個個觀景平臺。透過不規則的洞口望出去,遠處青山巍峨,雨霧蒸騰,近處山石粗礪,條理分明。洞隧中背光處的灰黑色調和石窗外的明亮容易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崖壁多出很多冷峻的色澤。

掛壁公路,懸崖峭壁上的奇觀

當我們且行且嘆,穿過整條隧道後,站在這高高的王莽嶺之顛,不由人感慨萬千。如果有時間和體力,建議在那裡住上一天,並且親自徒步走走這條公路,聽村裡的老人講一些當年的故事,我相信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會。【丁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