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從何而來?

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從何而來?

英語

/

動畫片

/

育兒

近日,家長群中攀比群的頻現再次掀起了人們關於育兒話題的熱議,從去年的中產階層育兒鄙視鏈中不讓孩子與沒有英文名、看喜羊羊動畫片的孩子玩到如今的攀比群,無不折射著中產階層育兒過程中的焦慮心態。中產階層家長們為讓自家的孩子從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接觸到更高層次的朋友可謂是煞費苦心、屢出奇招,甚至有些家長的行為近乎偏執。根據瑞信標準,中國的中產階層達1.09億人,佔全國成年人口的11%,這樣龐大的一個群體居然如此講究攀比、虛榮、階層劃分令人不寒而慄,那麼這群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究竟從何而來?


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從何而來?


從社會大背景來看,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與外部的社會經濟環境息息相關。高速的經濟增長、劇烈的社會變遷、演變中的文化價值以及方向不甚明朗的政體改革,使這一迅速成長的社會群體,在享受到物質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時,也感受到多方面的壓力、困惑和矛盾。雖然年收入過五萬和過百萬都籠統地算做了中產階層,他們卻也有著相同的煩惱,那就是都對下一代教育的擔憂。他們把在社會環境中渲染的焦慮情緒帶到了下一代教育問題中,往往就呈現出手忙腳亂、無處安放的狀態。

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從何而來?

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從何而來?

其次,中產階層父輩們大多也不是高官鉅富,他們在社會上經歷了長久打拼,終於在職場上、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相對穩定位置,他們都曾苦於缺乏人脈或是少了技驚四座的才藝,就更不想讓孩子再有自己一樣的遺憾。面對這種殘酷的競爭,家長們當然心急如焚,他們看得到掙扎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的辛苦,也豔羨處於食物鏈頂層的高端人士的貴族生活。於是家長們開始盲目迷信貴族氣質,使勁往小娃娃身上砸錢。然而,他們培養的其實是“偽貴族”,所謂貴族氣質的內涵是豐富的,它必須包括優雅從容的氣度,謙和有禮的處事方式,而不是不會英語就不和你玩的狹隘,和一進高級餐廳就擺拍的做作。中產階層家長們把自己在社會上浸染的習氣傳染到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身上實在不該。

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從何而來?

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從何而來?

還有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科學技術不斷髮展,媒體普及的早教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於是熟練運作的商品經濟掐準了中產階層家長們的心理,突飛猛進地開掘著兒童教育這片廣闊空間,給中產階層發燒的頭腦加了一把火。一方面,是媒體充滿科學意味地闡釋早教、幼教的益處,比如兩歲開始學英語是黃金時段,幼兒時期學習能力最強;另一方面,是商家充滿誘惑力地鼓動宣傳,當看到地鐵中幼兒教育的廣告——別人的孩子上了英語班登高望遠,俯瞰世界,自家孩子在牆內一無所知,或許對仍處在社會底層的家長來說他們只能無奈的嘆息,而對於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產階層家長,這種有挑釁意味的廣告立即勾起了他們的熊熊怒火,誓要把自家娃送進最好的機構學習。

中產階層的育兒焦慮既有來自社會經濟環境的外因,也有自身心理矛盾不安的內因,作為社會中間的階層,他們身上兼具了底層和頂層人士共有的憂懼。這股中產階層的砸錢育兒風潮不知何時才會平息,至於他們培養出的是全能小天才還是人格有缺陷的孩子,相信在幾年之後就會見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