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衝擊下,大佬們如何做商業地產?

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傳統零售消亡論甚囂塵上,產業鏈上大規模佈局商業地產的開發商,迎來新的機遇和風險。

關店調整是否能產生效果?

實體商鋪的投資價值是否會由此打上問號?

一鋪養三代的傳奇還能延續嗎?

實際上,近年來大幅調整商業業態的購物中心絕不在少數,這其中一個公認的原因就是飛速發展的電商對傳統商業的衝擊。當互聯網全面深入我們的生活,廣大消費者的商業行為逐漸脫離店鋪和實體,不僅改變了商業格局,商業地產也面臨挑戰。

電商衝擊下,大佬們如何做商業地產?

從一些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網購的品類主要集中在服裝飾品、化妝品、數碼電器等標準化電子產品。也就是說,受電商衝擊最大的是傳統百貨業,服務業態和體驗業態尚不明顯。這也意味著,以傳統百貨業為核心的商業地產將面臨巨大沖擊。

還有就是很多消費者都認為:有網絡就能買東西,何必要到商場來。電商衝擊下,人們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消費者的支付手段、消費場景、消費目的都在轉變。網購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做的東西都一樣,商場同質化嚴重,沒有自己的競爭力。

商業地產同質化時代,怎麼樣做到脫穎而出?7月14-15日由北大標杆地產和高景亞太聯合主辦的《商業地產&營銷系統》在北京大學王克楨樓開課,張老師為現場學員詳細解答了這個問題。

電商衝擊下,大佬們如何做商業地產?

張老師—現任職國內商業地產前五強,集團商業高管。多家商業地產學院高級顧問、全國商業地產領導品牌公司商

張老師指出商業地產的三大核心問題是:

1.客人為什麼要來?

2.客人為什麼再來?

3.客人店內如何逛?

這三個問題都指向,現今互聯網時代下的商業模式,需始終以消費者為中心。需提升商品經營和顧客經營,著力推進購物中心業態創新,並應用新技術打造智慧實體店的渠道建設。

電商衝擊下,大佬們如何做商業地產?

在商業地產競爭中,客戶視角又佔據了主導地位。客戶視角到底有多重要,張老師通過一段對話就讓現場學員瞭解到了。

電商衝擊下,大佬們如何做商業地產?

張老師還結合了許多實際案例進行講解,深入淺出,獲得了現場學員高度稱讚。

電商衝擊下,大佬們如何做商業地產?

2018年,房地產政策收緊,中小房企如果按照地產的傳統開發模式運作,企業也難以獲得在成型的地產行業壯大。房地產進入“節育”時代,政策很有可能不會再給小企業太多機會,企業倒閉潮、併購潮真正開始!

但可喜的是,新的遊戲規則已經誕生,地產企業需要更多的產業化支撐,今天,這類型的企業可以和很多地產大鱷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也隨著新居住系統的起源,可以預見的是,將迎來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它在新的地產開發理念指引之下,將實現大發展、大成果!

傳統的房地產企業的角色是房屋建造商,本質上房企交樓之後,業主和地產公司就沒有直接的關係了;因此它不需要去考慮客戶感受、未來的長遠運營、以及服務、配套體系的升級。但現在這種思想要開始改變了,在這個即將重建的房地產行業中,唯一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就是系統性的提升專業能力與視野!過去的套路與經驗,要淘汰了!房地產企業的角色將由房屋建造商轉變為生活服務商。萬科前金牌營銷總監葉老師為現場學員帶來了新時代背景下地產營銷必須掌握——《新開發模式》

電商衝擊下,大佬們如何做商業地產?

葉老師—萬科前金牌營銷總監、知名地產集團營銷總裁、實現年銷售額從2億到50億的突破

這兩年來,街區型商業正在大行其道,品牌房企的相繼加持,讓街區型商業產品走到了市場關注的前端。街區型商業,尤其是面對社區的街區商業屬於典型的依託高頻次消費的商業產品,無論是在體量、業態、招商和運營等方面門檻都相對更低,而這也是大多品牌房企頻頻加碼街區型商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小而準,所以它們更具消費感染力。珠三角知名開發商營銷總監胡老師,結合標杆企業社區商業邏輯,從銷售模式到經典案例分析為現場學員就社區商業進行了詳細解說。

電商衝擊下,大佬們如何做商業地產?

標杆房地產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5班)合照

短短兩天的課程得到了學員的高度評價,希望他們能將所學到的知識沉澱下來加以運用。同學們,下次的課程:《地產投融資&營銷系統》(8.25-26)、《工程管理》(8.18-19),我在北大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