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心計有多深?項羽死後,他對待項家後人,沒有趕盡殺絕卻更狠

劉邦心計有多深?項羽死後,他對待項家後人,沒有趕盡殺絕卻更狠

很多人都知道當初的西楚霸王項羽。項羽的事蹟每個人都會有所瞭解,或多或少都會對他產生一種欽佩之情,有的人敬佩他的軍事才能。他領導了兩次以少勝多的戰役,並且這兩場戰役都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案例;也有的人敬佩他的為人,雖然因為他的仁義讓劉邦活了下來,他還給項羽帶來了無盡的麻煩,但是項羽的這份仁義是沒有人能夠比得上的,可是他沒有選擇在江東重振江山,他最後死在江邊的時候是很憋屈的。

有許多人疑惑為什麼他不選擇坐船過江。如果他要是苟且的活下來,那麼日後完全有翻盤的機會,完全可以打敗劉邦,可能歷史也就不會是後來我們知道的這樣。

劉邦心計有多深?項羽死後,他對待項家後人,沒有趕盡殺絕卻更狠

​現在的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非常不理解項羽的行為,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很多人在瞭解了這段時間之後也便真正的懂得了他內心的難受。因為霸王有愧於他的江東父老,有愧於很多人對他的期待,霸王覺得自己對不起他們,沒臉回去見他們,所以就選擇了在江邊自盡。他自盡並不代表他無能,也是項羽對劉邦的憎惡。

那時候項羽只有二十來歲,而劉邦已經四十多歲了,年輕的項羽並沒有像劉邦一樣的攻於心計。項羽出生在大戶人家,為人也很正直,不會騙人,也沒有多少心眼。當初在鴻門宴的時候他放走了劉邦,所有人都覺得他錯失了一次大好的機會。

劉邦心計有多深?項羽死後,他對待項家後人,沒有趕盡殺絕卻更狠

但是項羽覺得自己當時刺殺掉劉邦的話肯定會被後人議論說他自己卑鄙,他就是想做一個磊落的君子。劉邦就不一樣了,他是個市井之人,為了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可以不擇手段。因此,項羽雖然成為了一代楚王,但最終還是死在了江邊,劉邦雖然最後當上了皇帝,但是給人的印象還是很不好的。大家都知道西楚霸王是一個非常實力的人,要是兩個人真正交戰的話劉邦不一定能贏,項羽只是在計謀上稍微欠缺一點罷了。

劉邦心計有多深?項羽死後,他對待項家後人,沒有趕盡殺絕卻更狠

​我國自古代一來就是勝利者為大,而失敗者只能是任人處置了。特別是在更換王朝的時候,原來尊貴無比的皇室在朝代被取代以後他們也就成為了階下囚。項羽的落敗不僅使他自己丟了性命,而且為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帶去了災難。

劉邦心計有多深?項羽死後,他對待項家後人,沒有趕盡殺絕卻更狠

他自盡了之後他的後代都被劉邦俘虜了,雖然他並沒有將這些人都趕盡殺絕,但是卻做了一件更狠的事情。他給項羽的後人們封官加爵,而且讓他們跟著姓劉,不許再姓項。這麼做不僅能顯示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而且徹底打擊了項羽的族人。可見劉邦是多麼的有計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