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強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昨日小編寫了一篇文章,稱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讓許多讀者不服,說發生於民國九年(1920年)的甘肅海原大震應屬中國史上最大地震。那麼小編今日就帶大家看看海原大地震。

一、海原大地震發生的時間與波及範圍

據《中國地震目錄》中的記載, 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里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位於海原縣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北緯36.5度,東經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波及範圍涉12省市(甘肅、陝西、青海、四川、安徽、河南、湖北、北京、山東等),波及影響範圍170萬平方公里。據後期所組織的專家組調查,實際災情波及範圍達到17省市,波及影響範圍達到251萬平方公里。遠在北京的魯迅先生在其日記中曾有記錄"夜地震約一分時止",這8個字也成為海原大地震在北京最早的文字記錄。甚至在香港有一個叫福契特的神父也感覺到了震感。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地震儀上也清晰了刻畫出了地震波,這足以說明海原地震所影響範圍之廣,地震強度之大。

中國史上最強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最強烈的地區為海原、固原(今屬寧夏)、靜寧、通渭、隆德、會寧、靖遠等7縣。謝家榮等調查者曾言:"以災情最重之七縣,以曲線連之,成一東北西南向之狹長型,.......約十萬餘平方公平"。同時經過測定,七縣的地震烈度達到十級,而烈度達到八度以上的,則共計48縣,約佔面積20萬平方公里。

中國史上最強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海震大地震在當時各地方縣誌中均有記載,如《隆德縣誌》中有言:"民國九年冬日夜七鍾,地大震";《慶陽縣誌稿》記載:"九年冬十一月七日戍刻地大震"。

中國史上最強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地震的應力來源及作用方式

二、震時現象

目前,許多文獻資料中均有對海原地震震時的描述,如《隆德縣誌》記錄:"震時有隆隆聲從西北方向席捲而來,如火山爆發一般。稍後,房屋中各種鍋碗瓢盆互相撞擊,房頂上瓦片亂飛,屋簷掉落。剎那間有人以為魔鬼襲來,有人以為山賊入侵,但見牆壁房屋因劇烈的搖動而崩塌,地面晃動不止,才知道是發生大地震了。" 慕壽棋先生以其親身經歷對震時情況進行了描繪,在《甘寧表史略政編(卷三十)》中指出地震發生之日清晨便日色昏暗,並伴有大風,傍晚時分便已不見日光。晚上便伴有巨大聲響從西南方傳來,震耳欲聾,頃刻間房屋搖晃,屋內器具發出碰撞或跌落之聲,混亂聲一片,人之立於地而不穩,於是匆忙跑出屋外,摔了幾個跟頭,繼而震感更加強烈,如萬馬奔騰、波濤洶湧。適時,房屋倒塌,房簷墜落,瓦片破碎,門窗雜響,房梁折毀,牆壁頹塌,一派混亂破敗之象。雞犬不寧,婦女小孩奔走啼哭,渾渾噩噩,人語鼎沸,萬聲齊作。之後"始知海原、固原、靖遠、通渭、靜寧、會寧、隆德等縣皆於是夜災催無妄。而海原、固原為最慘,通渭、隆德次之。以及隴東南受災各縣民死約共三十餘萬,城郭化為平坦,市區因以空虛,其輕焉者亦死傷數千"。另據《中國地震目錄》中也記載震中在地震時看見紅光。總之,海原地震震感強烈,且無前兆,併發生時間為寒冬夜晚,給震中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中國史上最強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地震時被錯動的柳樹(位於海原縣哨馬營)

此次地震震後餘震不斷,據《隆德縣誌》記載:"大震之後繼以小震或一月數次或一日二三次三年後方止",這說明當是海原大地震餘震之多,持續時間之長。

中國史上最強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三、地震傷亡情況

海原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其所釋放的能力如換算成電能,需要裝機容量達到122.5*104kw的水電站連續工作30年,可見其所釋放能量之強烈。在該強烈的地震中也造成了重大的傷亡。據1922年《地學雜誌》(8、9期)的資料表示,海原大地震共造成人員死亡234117人。其中海原、固原兩縣最為嚴重,其中海原縣死亡人數達到73064人,佔全縣人口的59%,佔總死亡人數的31.2%。以下統計了部分縣域在海原大地震的遇難人數:

中國史上最強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部分縣域在海原大地震中的遇難人數情況

四、海原大地震之後創造的中國地震史上之最

(1)海原大地震發生時當時舊中國戰亂頻發,並沒有相關的地震儀或者地震臺,使得海原大地震發生時也不知震中在何地,直到1個月才確定。地震發生後,北詳政府決定由中央地質調查所建立地震臺,並於1921年派遣專員赴法國學習,於1923年籌建,歷時7年完成,至1930年在北平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地震臺。

中國史上最強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2)中央地質調查所根據海原大地震首次提交了中國地震史上的第一份科學考察報告。

(3)中央地質調查所繪製了我國第一張震區烈度等級圖。

(4)中央地質調查所第一次在中國大陸東部地區劃分了地震危險帶。

(5)1922年世界萬國地質大會中國學者第一次站在世界講臺上對海原地震與中國地震活動構造帶論文進行了宣讀。

通過上述的分析來看,海原大地震與康熙七年的郯城大地震震級均為8.5級,但從傷亡人數來看,海原大地震要遠多於郯城大地震,部分讀者說海原大地震當屬中國史上最強地震也不無道理。

參考文獻:《中國地震目錄》、《隆德縣誌》、《慶陽縣誌稿》、《甘寧表史略政編(卷三十)》、《地學雜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