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强地震盘点,忆“环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昨日小编写了一篇文章,称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让许多读者不服,说发生于民国九年(1920年)的甘肃海原大震应属中国史上最大地震。那么小编今日就带大家看看海原大地震。

一、海原大地震发生的时间与波及范围

据《中国地震目录》中的记载,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波及范围涉12省市(甘肃、陕西、青海、四川、安徽、河南、湖北、北京、山东等),波及影响范围170万平方公里。据后期所组织的专家组调查,实际灾情波及范围达到17省市,波及影响范围达到251万平方公里。远在北京的鲁迅先生在其日记中曾有记录"夜地震约一分时止",这8个字也成为海原大地震在北京最早的文字记录。甚至在香港有一个叫福契特的神父也感觉到了震感。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地震仪上也清晰了刻画出了地震波,这足以说明海原地震所影响范围之广,地震强度之大。

中国史上最强地震盘点,忆“环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最强烈的地区为海原、固原(今属宁夏)、静宁、通渭、隆德、会宁、靖远等7县。谢家荣等调查者曾言:"以灾情最重之七县,以曲线连之,成一东北西南向之狭长型,.......约十万余平方公平"。同时经过测定,七县的地震烈度达到十级,而烈度达到八度以上的,则共计48县,约占面积20万平方公里。

中国史上最强地震盘点,忆“环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海震大地震在当时各地方县志中均有记载,如《隆德县志》中有言:"民国九年冬日夜七钟,地大震";《庆阳县志稿》记载:"九年冬十一月七日戍刻地大震"。

中国史上最强地震盘点,忆“环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地震的应力来源及作用方式

二、震时现象

目前,许多文献资料中均有对海原地震震时的描述,如《隆德县志》记录:"震时有隆隆声从西北方向席卷而来,如火山爆发一般。稍后,房屋中各种锅碗瓢盆互相撞击,房顶上瓦片乱飞,屋檐掉落。刹那间有人以为魔鬼袭来,有人以为山贼入侵,但见墙壁房屋因剧烈的摇动而崩塌,地面晃动不止,才知道是发生大地震了。" 慕寿棋先生以其亲身经历对震时情况进行了描绘,在《甘宁表史略政编(卷三十)》中指出地震发生之日清晨便日色昏暗,并伴有大风,傍晚时分便已不见日光。晚上便伴有巨大声响从西南方传来,震耳欲聋,顷刻间房屋摇晃,屋内器具发出碰撞或跌落之声,混乱声一片,人之立于地而不稳,于是匆忙跑出屋外,摔了几个跟头,继而震感更加强烈,如万马奔腾、波涛汹涌。适时,房屋倒塌,房檐坠落,瓦片破碎,门窗杂响,房梁折毁,墙壁颓塌,一派混乱破败之象。鸡犬不宁,妇女小孩奔走啼哭,浑浑噩噩,人语鼎沸,万声齐作。之后"始知海原、固原、靖远、通渭、静宁、会宁、隆德等县皆于是夜灾催无妄。而海原、固原为最惨,通渭、隆德次之。以及陇东南受灾各县民死约共三十余万,城郭化为平坦,市区因以空虚,其轻焉者亦死伤数千"。另据《中国地震目录》中也记载震中在地震时看见红光。总之,海原地震震感强烈,且无前兆,并发生时间为寒冬夜晚,给震中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中国史上最强地震盘点,忆“环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地震时被错动的柳树(位于海原县哨马营)

此次地震震后余震不断,据《隆德县志》记载:"大震之后继以小震或一月数次或一日二三次三年后方止",这说明当是海原大地震余震之多,持续时间之长。

中国史上最强地震盘点,忆“环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三、地震伤亡情况

海原大地震震级达到了8.5级,其所释放的能力如换算成电能,需要装机容量达到122.5*104kw的水电站连续工作30年,可见其所释放能量之强烈。在该强烈的地震中也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据1922年《地学杂志》(8、9期)的资料表示,海原大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234117人。其中海原、固原两县最为严重,其中海原县死亡人数达到73064人,占全县人口的59%,占总死亡人数的31.2%。以下统计了部分县域在海原大地震的遇难人数:

中国史上最强地震盘点,忆“环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部分县域在海原大地震中的遇难人数情况

四、海原大地震之后创造的中国地震史上之最

(1)海原大地震发生时当时旧中国战乱频发,并没有相关的地震仪或者地震台,使得海原大地震发生时也不知震中在何地,直到1个月才确定。地震发生后,北详政府决定由中央地质调查所建立地震台,并于1921年派遣专员赴法国学习,于1923年筹建,历时7年完成,至1930年在北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震台。

中国史上最强地震盘点,忆“环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2)中央地质调查所根据海原大地震首次提交了中国地震史上的第一份科学考察报告。

(3)中央地质调查所绘制了我国第一张震区烈度等级图。

(4)中央地质调查所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划分了地震危险带。

(5)1922年世界万国地质大会中国学者第一次站在世界讲台上对海原地震与中国地震活动构造带论文进行了宣读。

通过上述的分析来看,海原大地震与康熙七年的郯城大地震震级均为8.5级,但从伤亡人数来看,海原大地震要远多于郯城大地震,部分读者说海原大地震当属中国史上最强地震也不无道理。

参考文献:《中国地震目录》、《隆德县志》、《庆阳县志稿》、《甘宁表史略政编(卷三十)》、《地学杂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