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邻居常听到父亲与男子的说话声,女儿赶回家见一幕泪目

母亲去世,邻居常听到父亲与男子的说话声,女儿赶回家见一幕泪目

远处的残阳如血,几朵火烧云映照着整个天空红红的。青石板两旁,是星罗棋布的稻田。收割后的稻草堆在路边,挡住了玲子的去路。

“哟,这不是老田家的玲子吗?闺女又回来看爸爸啦?”正在田里打谷子的农人,见到玲子,赶紧上前给她把挡路的稻草搬走。

“真是个孝顺的闺女,回来一趟不容易吧?”农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玲子觉得有些尴尬,她已经记不得眼前这个淳朴的同乡名字了。12岁就去镇上读书,大学毕业后又远嫁外地,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家的变化都太大了。

她只得讪笑着说:“是呢,我妈走了不放心我爸,这不赶回来看看他,叔,今儿看到我爸了吗?”

“刚还看到在你妈妈的坟旁坐着了,这会估摸着回去了吧。”农人手指了指后山。那里有一座新坟,坟上摘满了野菊。那是父亲种下的,说母亲在世的时候,最喜欢秋天的菊花了。

母亲去世,邻居常听到父亲与男子的说话声,女儿赶回家见一幕泪目

稻草上的泥巴把玲子的裙子都打脏了。这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回来,又是坐飞机又是转动车又是坐乡村大巴,白裙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划破了一个口子。

母亲去世后,玲子在家陪了父亲十天,就被父亲催着去上班了。“爸,那我走了啊,你一个人在家要好好的,有什么事不敢什么时候都给我打电话。”“我一大老爷们能出什么事?快回去吧,别耽误你工作。”父亲催促她快走,玲子也很无奈,请假大半个月了,公司里的事都堆成山了,昨天半夜还收到领导发来的电子邮件。父亲应该会没事的吧?他一向沉默而坚强,和母亲风雨50年,母亲走后,父亲可都没掉一滴眼泪。玲子这样想着,但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她委托了一家关系交好的邻居,帮忙照应照应父亲。这时候玲子才深刻理解到这句话,所谓远亲不如近邻。

昨晚,玲子接到邻居的电话,说这半年来,他父亲房里总传出父亲与母亲的说话声。邻居说得很隐晦,父亲该不会是刺激过度神志不清了吧?你要不回来看看?放下电话,玲子连裙子都来不及换,就火速订票回家了。

院子里的一棵大枣树上已经结满了红枣,玲子瞅半天没瞧见父亲,却在树底下看到正在蹲身捡枣子的他。玲子最喜欢吃枣了,这棵树,就是当年为了玲子专门种下的,已经快三十年了吧?

“爸,我回来了!”不知为什么,喊出这句话的时候玲子很想哭。以前每次回来她都会在院子里就喊:“爸,妈,我回来了!”母亲闻声就会系着围裙从灶房里出来接过她手里的大包小包把她引进屋。父亲在灶房里烧着火,没有说话,只是偶尔抬头看到玲子给他们买回的特产时,才会数落两句:“又去花这个冤枉钱!”对父亲的反应,玲子都已经习惯了,她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父亲不善言辞但是对玲子要求极高.....回忆的思绪翻飞,想到如今,家里再没有了母亲,玲子禁不住眼眶一红。

母亲去世,邻居常听到父亲与男子的说话声,女儿赶回家见一幕泪目

她走到树边,搀扶起父亲。父亲说自己能行,可是试了几次,都没能起来。

“爸,您就别逞强啦,来,我扶您起来。”

“才回来没多久怎么又回来啦?班不好好上,影响工作怎么办?”

“这不是想您了吗?回来看看您。”小时候的玲子不习惯跟父亲撒娇,更不习惯对父亲说想念。这几年父亲老了,在玲子眼里,父亲渐渐成了孩子,对父亲的这些话才自然而然说出口。

父亲挑出些红枣给邻居送去,剩下的红枣摊开晒在院子里,留着以后玲子回来的时候吃。父亲不知道玲子回来,没有特意煮饭。父亲说只用煮玲子一个人的,他早上留了饭的,起身就要去给玲子煮饭,玲子赶紧拉住他。自己跑到炤台边,看到父亲的饭,玲子哭了,炤台上放着一碗凉稀饭,一点剩菜。父亲说一个人不好煮饭,煮多了吃不完煮少了不够吃,因此每次他都煮一天的饭,你妈妈在世的时候啊,顿顿都给我煮新鲜的饭菜,她总怕我吃剩菜剩饭对身体不好,没想到她自己却先走了......谈到母亲,父亲的语气很低沉,玲子眼眶红了,赶紧岔开话题,去厨房里煮饭....

吃过饭后,父亲注意到玲子的裙子破了,去屋里找半天,拿出针线,为玲子把裙子缝好了。父亲以前对家务事一窍不通,母亲走后,父亲变了好多。

玲子想到邻居的话,想看看父亲究竟发生了什么,因此晚上的时候就装作早早地睡了。到八九点的时候父亲房间的灯亮了,玲子听到父亲穿衣服的声音,紧接着响起了开门声。

母亲去世,邻居常听到父亲与男子的说话声,女儿赶回家见一幕泪目

“大壮,你来了,来,叔给你烧好了洗脚水。快进来外面蚊子多.”

"叔,听说玲子姐回来了,我买了个大西瓜,我把它放到水缸里凉一凉,明儿一早给玲子姐吃。”

“大壮,你来看我都很感激了,还每次都带这么多好吃的,快洗洗睡,明你还得去工地上班呢。”

大壮洗漱后就搀着父亲进了房间,不一会,房间里响起了大壮均匀的鼾声。

第二天一早,玲子起来的时候大壮已经不见了。父亲拿出西瓜,说是大壮给她买的。玲子试探性地问了问大壮的事,没想到父亲眼眶红了,向玲子娓娓道来了一段三十年前的故事:

三十年前,父亲在河边放牛,遇到正在洗澡溺水的大壮,父亲毫不犹豫地跳下水救起了大壮,大壮的父母感恩,就认大壮的父亲母亲为干爹干娘。那时玲子还小,对这些都没记忆。后来大壮一家搬走了,但是大壮逢年过节都会给他们打电话问候。前几年大壮父母去世后大壮便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来看当年自己的救命恩人,母亲生病的那段时间,多亏了大壮出钱出力照顾。母亲去世后的前两个月,父亲总是整夜整夜睡不着,想到母亲就泪流满面,人也瘦了好多,但是怕大家担心,父亲一直都在伪装坚强,是大壮看出了父亲的不对劲,怕父亲出事,就主动提出晚上来陪伴父亲。有了大壮的陪伴,父亲多了个说话的人,父亲才渐渐走出那段最难熬的日子。大壮说:“当年您救了我的命,将美好的品德传递给了我,在我心中,您就是我的亲生父亲.....”

母亲去世,邻居常听到父亲与男子的说话声,女儿赶回家见一幕泪目

玲子泪流满面,母亲去世的时候父亲都没有哭,所以玲子一直以为父亲没事的,没想到父亲对母亲的感情埋得那么深。

在这段最难忘的时光,多亏了善良的邻居和大壮对父亲的照应,玲子想自己一定也要为大壮家做些什么,才能回报他们。

后来,大壮的孩子要高考,玲子将孩子接去自己家,包吃包住还免费请家教辅导作业,孩子考上了玲子所在学校的重点大学,开学后玲子像亲姑姑一样照料着孩子的一切。

玲子也用实际行动,将这两个家庭的善良传递了下去。原本陌生的两个家庭,就这样被爱连接,希望每个人都做一件举手之劳的好事,向社会传递希望传递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