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纪委监委下足“绣花”功擦亮执纪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三原县纪委监委从自身实际出发,下“绣花”功夫,坚持上下联动,强化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为推进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下联动,确保执纪审查同心同力。将全县镇(办、中心)、设有纪委(纪检组)的部门划分为6个办案协作区,由县纪委6个纪检室分别包抓,发挥执纪一线纪检干部灵敏的嗅觉,将执纪审查监督的职能触角延伸至镇村,开展“手把手”现场教学,帮助基层纪委克服畏难情绪,解决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实行协作区联动考核机制,年底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时,在追究未能完成纪律审查任务的镇办、部门纪委的责任后,将对指导不利的县纪委纪检室进行追责,力争实现全县上下“一盘棋“。

创新机制,确保执纪审查后继有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县纪委监委采取“上派下挂”的方式分期分批在全县选调了8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到县纪委机关业务科室和上级纪律参与办案。进一步提升基层纪检干部的实战能力能力。采取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举办了2期全县纪检干部业务培训班,邀请市纪委有关领导和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从业务到理论进行全方位培训。通过培训充电,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在政治理论水平上得到提高,纪法知识得到了补充,实战经验上得到增强。同时由县纪委常委带队,带领案管室、审理室、纪检室干部赴富平县等周边兄弟县区学习案管、审理等纪律审查工作先进经验和做法,为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打下了良好基础。

动态跟进,确保执纪审查全力以赴。县纪委纪检室对所包抓的基层纪委的案件办理、文书表格规范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把好案件“入口”,采取“镇案县审”制度,审查调查结束后镇(办)和部门纪委(纪检组)将案卷材料交由县纪委审理室进行协审,并下发处分意见,把好案件质量“出口”。聚焦责任落实,坚持约谈问责常态化。严格落实以“诫勉谈话为主、立案审(调)查为辅”的监督模式,对在纪律审查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履职不力,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坚决防止“小病”变“重疾”,不断加大问责力度,持续形成有力震慑。

(三原县纪委监委 王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