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委書記王菲:服務「四向拓展」大局 打造北向東出橋頭堡


廣元市委書記王菲:服務“四向拓展”大局 打造北向東出橋頭堡

廣元城市全貌。趙輝攝

“四向拓展、全域開放”

新格局是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必由之路

廣元市委書記王菲

“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是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以全域思維和全局視野,研究謀劃新形勢下四川全面開發開放問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是歷史和時代賦予四川的重要使命,我們必須搶抓機遇,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全力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的前列。

一、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實踐

追求全面是提高開放水平的必然。全面開放體現在開放舉措上,就是堅持自主開放與對等開放,加強走出去戰略謀劃,統籌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體現在開放內容上,就是進一步放開一般製造業,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體現在開放空間上,就是改變我國對外開放東快西慢、沿海強內陸弱的區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內陸沿邊分工協作、互動發展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省委提出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在空間、內容、舉措等方面,與習近平總書記全面開放戰略一脈相承,是習近平總書記全面開放戰略的集中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前列”“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重託。四川擁有中國西部經濟腹地的最大市場,通過“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深耕服務領域,加大貿易往來,在商貿流通、現代物流、金融服務、電子商務、旅遊等領域加強合作,可以進一步鞏固西部最大市場地位。四川正處於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通過“四向拓展、全域開放”,共同分享城鎮化發展紅利,可以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四川發展最大的潛力在三農,通過“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推動合作參與鄉村振興發展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共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可以進一步促進農業現代化。

二、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是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現實選擇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全省物質技術基礎更加雄厚、產業體系更加完備,經濟總量居全國前列,綜合優勢明顯。與此同時,傳統比較優勢減弱的挑戰較為突出,四川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加迫切需要通過全面開放來培育競爭新優勢,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有基礎通過全面開放來培育競爭新優勢。四川必須順應歷史發展大勢,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發揮比較優勢、形成競爭新優勢,更深層次融入全國乃至全球的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在國際國內產業分工深度調整中贏得一席之地,構建起四川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當前,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基本省情沒有根本改變,發展不足仍然是最突出的問題。同時,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開發開放等國家重大戰略,成渝城市群、天府新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重大布局,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等國家重大政策,在四川交匯疊加,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面對這些挑戰和機遇,必須通過全面地、深層次地開放,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以開放解決挑戰、以開放抓住機遇,從而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三、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是實現四川區域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發展倡議》明確將進一步強化協同改革、協同創新、協同發展的思維,大力實施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戰略。這份倡議代表著中國將邁向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是加快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表現。意味著各地的自貿改革試驗今後不再是“單兵突進”,而將更加註重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

囿於川東北經濟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北向開發開放一直以來都不是四川開放合作的戰略重點;而且四川版圖中的北向開放重點在對蒙俄經濟區的對接合作,北部的交通走廊意義大於經濟走廊意義,北向開發開放成為四川對外開放合作的薄弱環節,以北部地區為支點的北向開放合作還處在自為自發的階段。

2009年《關於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意見》確定了“三向拓展、四層推進”的開放合作路徑,具體為突出南向,加強東向,暢通西向。2013年《關於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合作的意見》仍然延續了“三向開放”路徑,提出“推進西向開放、擴大南向開放、提升東向開放”。2016年《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川東北城市群作為川渝陝甘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的戰略地位,但嚴格意義上的北向並未納入開放開發戰略視野。2018年4月省委彭清華書記提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互聯互通”指導方針,既是對歷屆省委開放合作戰略的完善和昇華,也體現了對北向開放合作的深度洞察,只有北向開放取得新的突破和進展,才能真正實現全域開放、四向拓展的戰略意圖。

四、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高質量發展不僅僅指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還涉及到諸多維度,包括對外開放維度。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必須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開放程度不深、開放型經濟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奠定經濟強省堅實基礎。

堅持“四向拓展”,構建高質量發展空間體系。“四向拓展”不是平均用力、齊頭並進,必須因時因地而異、有所側重,即“突出南向、提升東向、深化西向、擴大北向”。現階段要把南向和東向開放合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南向”,要主動對接南亞、東南亞這個擁有2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拓展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新空間。“提升東向”,要更好對接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和環太平洋國家先進生產力。“深化西向”,要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支點。“擴大北向”,要服務國家外交戰略,積極參與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

堅持“全域開放”,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四向拓展”是路徑,“全域開放”是目標。實現“全域開放”,要鎖定“建設貿易強省”“打造中西部投資首選地”“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示範省”三大目標,找準主攻方向和著力重點。當前重點要打好兩個基礎。一是強力推進開放大通道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和對外經濟走廊。依託交通大通道,健全服務支撐和政策體系,促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全面提升經濟輻射力、資源集成力、開放影響力。二是提升開放合作平臺。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推進國別園區建設,打造“歐洲中心”,探索建設“兩國雙園”“多國多園”。實施國家級經開區創新提升工程,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開發區擴區升級。爭取國家在川增設開放口岸,大力支持有條件的市州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廣元打造北向東出橋頭堡是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格局的現實需要,是塑造“一干多支”發展格局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選擇,是融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客觀要求,我們將堅決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全力抓好全面開放合作工作任務落實落地,奮力推進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