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人生智慧:“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在我国由来已久,源远流长。道家学术思想崇尚“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是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

一个“道”字,囊括了中国哲学的一切: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南怀瑾先生对其有过高度的评价:“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总汇,笼络贯穿中国文化上下古今的大成。

道家思想、人生智慧:“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清代学者纪晓岚也曾经以“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八个字来赞美道家的学术思想,认为它包罗万象又精微至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尽宝藏。南怀瑾先生曾经以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道家学术思想与儒学、佛学的区别以及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都要靠道家思想来拨乱反正”。先生还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老子和庄子的主要观点,说明“道”是天地自然的规律,我们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放弃一些不适当的“妄念”,保持人性中的简单和质朴,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美好。

道家思想、人生智慧:“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如果仔细观察天道,日月经天,昼出夜沉,夜出昼没,寒来暑往,秋去冬来,都是很自然的“功遂,身退”的正常现象。植物世界如草木花果,都是默默无言完成了它的生命任务,静悄悄地消逝,了无痕迹。动物世界生生不已,一代交替一代, 谁又能不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呢!如果说有,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不肯甘休,永远想在不可能永久占有中妄图占有。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至于老子这些名言,究竟是正言天道不易法则的自然哲学?或是对他当时生存的时势,有感而发,用来警觉世人?似乎不须争论。但在我们的上古的历史文化上,原来儒道并不分家的共通观点来看,孔子、孟子,以及其他诸子之学,也都极力推崇尧舜的作为。尧舜之道值得赞扬,那便是“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最好范例。

老子“无为”思想,很多人认为是不作为,“功遂”就是顺应天道自然的作为,是主动的,但不妄为,“身退”是人生处世成就功业之后的大智慧,人生进退就在舍得之间。

道家思想、人生智慧:“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