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传

巩俐传

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 ,到龙门客栈和我们一起聊聊电影

2018年的10月黄金周,国内电影市场可谓热闹无比,“国师”张艺谋携黑白水墨风的《影》强势归来,山西小伙贾樟柯则四年磨一剑,携妻与金熊影帝与我们江湖相见。电影向来是被资本裹挟的名利场,但第五代与第六代如此硬碰硬的场面却从来少见,更有趣的是,这样的短刃相接并非巧合。

巩俐传

早在2006年,贾樟柯与张艺谋的两部作品《三峡好人》《满城尽带黄金甲》同天上映,在大家都把焦点放在巩俐波涛汹涌的身材与周杰伦的“菊花台”时,在北大参加影片讨论的贾樟柯发出这样的质问:“崇拜黄金的年代,谁来关注好人?”出身文学系、身为文化人的他虽然没有冷言相讽,但句句之外都透露着对张艺谋商业布局的瞧不起。但当所有人都以为两位导演闹掰时,他们却在9月份的威尼斯电影节笑脸相迎,重归和好。

谁能想到,12年后的今天,当两部影片再次同时上映时,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影片质量与现实意义,而是被一篇“谁是最宠妻的导演”刷屏,不幸的是,张艺谋与贾樟柯位居一二。众所周知,贾樟柯名正言顺的妻子赵涛早已成为贾樟柯电影中不可替代的符号,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张艺谋的“妻”,不是妻子陈婷,而是第五代导演的缪斯女神,没错,她就是巩俐。

巩俐传

巩俐,再次听到这个名字,感觉是很久远的事了,仿佛回到了上世纪最懵懂、最虔诚的年代。那时,思潮尚未启蒙,人们还在崇拜“诗与远方”,巩俐,这位首位称得上国际明星的女人,在尚未开放的国人心中拨动了一丝心弦。金狮奖最佳女主角、金熊奖最佳影片女主演、金棕榈奖最佳影片女主演、首位华人柏林电影节主席、亚洲首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在那个还没有明星概念的年代,巩俐用实力真真切切为中国乃至亚洲争了光。

但最耀眼的明星也是始于最普通平凡的生活,你可能想象不到,这样一位在表演行业颇具造诣的明星却并非出身于文艺世家。巩俐爸爸巩力泽是辽宁大学财经系的教授,妈妈赵英曾是山东省经济学院教务处科员。1964年,41岁的赵英意外怀孕,考虑到当时三儿一女的家庭以及每月160元的收入,她坚决要打掉这个孩子,但遭到了家里老人的反对,无奈之下才生了下来,巩俐,便成了家里的第5个孩子。巩固、巩蒂、巩正、巩雯……这第5个孩子叫什么好呢?因为大女儿巩雯内向老实,父母希望这个小女儿伶俐活泼些,就在户口本上郑重地写下了俩个字:巩俐。

巩俐传

巩俐全家福,中间最小的女孩为巩俐

据母亲回忆,巩俐确实没辜负这个名字寄予的希望,从小就爱唱爱跳、模仿能力极强、还会编儿歌。在父亲从辽宁大学调到山东大学之后,全家就从辽宁搬到了济南,巩俐也开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生活。

虽然后来的采访都把巩俐在济南的生活夸得八面玲珑,但不得不承认,年轻时的巩俐并不耀眼,甚至还带着一点土里土气。在济南二中就读的巩俐还带着稚嫩的小虎牙,有些高挑、有些傲慢,还有点像日本明星山口百惠,高中时候的她开始在济南市内活跃起来,成为了校内的文艺骨干,还和同学们一同去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唱儿歌。

巩俐传

巩俐与山口百惠,眉目虽不太相似,但因为都有一对俏皮的小虎牙,笑起来神情会有一些相同

转眼到了高考,文化课一般的巩俐打算去考艺术,因为在济南生活眼界有限,83年第一次艺考的她瞄准了山东师范学院和曲阜师范学院,报的专业都不是表演,而是当时她自以为擅长的声乐。可是爱好终归是爱好,在专业的学生面前,巩俐并不出众,第一年艺考便折戟沉沙。

但巩俐不服气,第二年她托爸爸的关系,在山东大学图书馆找了个轻巧的工作,下班之余还能溜进旁边的幼儿园练习钢琴,为第二年艺考做准备。新一年招生时,巩俐颇有信心地报考了山东艺术学院声乐系,结果却同样是未能录取,心灰意冷的她听说解放军艺术学院在青岛招表演生,匆忙赶过去结果仍旧是一片心寒。

两年艺考,四所学院,结果都是失败,那时候巩俐的内心应该是非常绝望,绝望到开始怀疑自己。作为曾经的“艺考生”,跟朋友聊天时听到过一句话“艺考生内心应该都是有些怯弱的,因为他们在高考面前选择了艺考这条可以逃避的路。”当初听时内心深表赞同,但想到巩俐,想到《立春》里的王四宝,我觉得应该再补充一句“这种逃避不包括那些真心热爱艺术的人”。

巩俐传

是的,巩俐就是那种真心热爱文艺,誓死一条路走到黑的人。第三年她开窍了,找到当时济南军区的歌舞团导演尹大为拜师学艺,尹大为喜欢她身上的那股傲气,在艺考前抽出了一个月迅速培训。就在艺考报名时,还发生了一段颇为戏剧性的小故事,巩俐些许是被前几次考试磨灭了胆,她弱弱地给老师说想报山东艺术学院声乐系,这样比较保险。可尹大为却不干,他说要报,就报中央戏剧学院!也就是这么一句狠话,让巩俐真正踏入电影世界。

于是,1985年,凭借着出色的表演功底和主管部门的一纸特招,年满20岁的巩俐真真正正踏入她的理想国,同样也是1985年,被北电破格录取的张艺谋已经在电影界混得热火朝天,凭借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后来他还凭一部《老井》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两年后的1987年,因为一本叫做《红高粱》的小说,两个人相遇了。一个是22岁的表演系二年级的女学生,一个是37岁暂露头脚的电影摄影师,一个天雷,一个地火,电闪雷鸣般的合作中,中国电影正式拉开帷幕!

巩俐传

关于《红高粱》的意义,除了首摘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之外,它承载更多的意义在于拓宽了中国电影的宽度与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远远超过了获奖本身的意义。而对于巩俐而言,更多的是一份幸运与巧合,毕竟“九儿”这个角儿当初并不属于她。

据《红高粱》的副导演杨凤良回忆,当初大家一致认为巩俐班里的“班花”史可就最适合“九儿”这个角色,因为丰满的史可比较符合莫言笔下丰乳肥臀的农村妇女形象,但史可当时在南方拍戏并没怎么在意这么一个农村题材的电影。正当张艺谋打算另寻其人时,当时北电导演李文化的女儿李彤强烈推荐巩俐,于是在一番造型、小品之后,张艺谋与杨凤良敲定了“九儿”巩俐。

巩俐传

后来,有人说当初张艺谋在两位演员之间有些不知如何选择,通过一枚硬币选中了巩俐。这些戏剧性的桥段,我们不得而知,只是感慨有时候“运气比努力更重要”。

说巩俐运气好,其实也并不尽然。当初她接拍《红高粱》时,在学校其实并没有被看好。据巩俐的师弟赵立新后来回忆说,当初表演系最看重的仍然是戏剧,觉得电影比起戏剧来,一点都不高级,巩俐不上课去拍电影还被好多同学看不起,直到后来拿了金狮奖,他们对电影的看法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好转。

运气好一些,再加上自小不服输的那股傲气,巩俐在电影界算是平步青云、飞摇直上了。《红高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秋菊打官司》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女演员奖、《霸王别姬》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活着》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获得戛纳电影节纪念大奖……看到这些,不得不感慨,上世纪的中国电影应该说是属于张艺谋与巩俐的时代。

巩俐传

哦,对了,还有那段让人惋惜的爱情。

因《红高粱》结缘、作为第三者插足、9年陪伴、一纸婚约的争议、30岁前完婚的预言、拍完《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最后一个镜头分手、威尼斯电影节发布会上的泪洒现场、长城上让她演女王的承诺、06年披上皇袍的应允、14年携手《归来》……两个人的故事说半天也说不完,这么多年来,巩俐结婚、离婚,在各界艺术家之间周旋,全都是因为当初的一个不确定;而张艺谋,在巩俐完婚后趋向安稳,50岁遇到19岁的陈婷,未婚生子、金屋藏娇,却没想到与张伟平分道扬镳后背上“超生”的官司……

巩俐传

纵观巩俐的情史,我们不难发现,她钟情于比她年长的男人,有好奇的记者也曾问过这样的问题,巩俐这样回答:“这也是受家庭的影响。家里和我一起生活的男性都比我大得多。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和我离得最近的哥哥比我大11岁。从父亲和哥哥那儿,我感受到成熟男性的魅力,同时也有安全感。”所以,无论是比她大15岁的张艺谋、黄和祥,孙周以及70岁的让·米歇尔·雅尔,我们都不再讶异。

三十年后,英雄气短、美人迟暮。

张艺谋的《影》再也刮不起当年的观影热潮,反而是三十年后重映版的《红高粱》引起一阵顶礼膜拜;逐渐隐出影坛的巩俐却在18年势头猛进,先是与娄烨合作的《兰心大剧院》杀青,后是接演好莱坞巨制《花木兰》,最近又爆出担任55届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前有51届金马奖时与陈冲的不合传言(早年巩俐与陈冲也曾因为角色发生过小小的争执,不过在陈冲担任评委会主席的51届金马奖赏,巩俐最佳女主的呼声确实最大,后来陈冲也澄清过自己投票给了巩俐,但是影迷不会听任何的解释,这样的结果仍然被大多数人诟病),后有今年张艺谋的《影》12项入围领跑,不知道此刻的巩皇内心是喜是忧。

喜也好,忧也罢,这些都不过是粉丝的自我意淫,对于巩俐,她可能只是哼着那首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边走边唱。

巩俐传巩俐传

想和龙叔直接互动,请按住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添加龙斌大话电影官方微信。或手动搜索微信号lbdhdy

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官方QQ群

想让你的影评&影视相关作品让更多人看到,请将作品+姓名+联系方式(QQ&电话)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到龙门客栈和我们一起聊聊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