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如何才能做到不糾結?

大學選什麼專業,畢業後去哪個城市工作,如何選擇伴侶、生意夥伴……

面對重大決策,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陷入糾結,不知從何入手。

但你可能不知道,科學決策其實是一件有方法可循的事情。

1. 首先要說明一點:決策不等於做決定。做決定是判斷題,比如要不要戒菸、要不要跟戀人分手,只有要和不要兩個答案;做決策則是選擇題,比如選什麼專業、跟誰結婚、如何買房,選項很多,情況也更復雜。

一個科學的決策,可以通過四步來完成。

第一步:列出所有的選項

2. “選項越少決策越容易”,是關於決策的最大誤區。事實恰恰相反,高手在做決策時,會盡可能增加選項。因為選項越多,選錯的概率就越低。舉個例子,當你在外地得到了一個理想的工作機會,但又不想搬去別的城市時,不妨主動發掘其他可能:是否能遠程辦公、本地有沒有這樣的工作機會……

3. 增加選項,說來容易做來難,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句:如果不這樣做,能做點別的什麼呢?比如,看到心儀的物品想“剁手”時,先別管自己喜不喜歡,而是先給自己增加一個選項:如果不買這個商品,能用省下的錢做些什麼?

4. 另一個增加選項的方法,是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通過觀察別人,很容易看到被自己忽略的選項。比如要解決學校食堂擁擠的問題,可以先看看是否有窗口不擁擠,它們是怎麼做的;再看其他學校的食堂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後還可以參考銀行、商城等其他需要排隊的地方是怎麼做的。

第二步:分析各選項的利弊

5. 有了多個選項之後,想要客觀分析它們的優劣並不容易。因為人腦是很懶惰的,很容易“先入為主”。

一旦看到一個尚可的選項,就會找各種理由來支持它,拒絕接受新的信息。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糊里糊塗做了決定,錯過了更好的選項。

6.如何避免先入為主呢?方法一: 找一個朋友來“罵醒”你。做決策時,不管內心對哪個選項有所傾斜,都讓他在旁邊唱反調,並且給出具體的反對理由。這樣你就能把不同選項的弊端,看得更明白。古話裡說“兼聽則明”,就是這個意思。

7. 方法二:站在遠處看選項。比如,糾結要留在大城市,還是回老家的時候,不妨這樣做:① 先問問自己,10個月之後,10年之後,自己會如何選擇;② 想象這不是自己的事,而是給一位好友提建議,你會勸他怎麼做。這兩個方法,能幫你過濾掉很多幹擾因素。

8. 方法三:嘗試用一門外語將問題轉述給自己。相比用母語思考,組織外語更慢、更費勁,你就不得不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描述它,更容易直達問題的核心。而且,組織語言時,更容易保持專注,暫時把焦慮情緒放到一邊。

9. 方法四:參考其他人做這件事的平均水平。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的特殊性,過度自信,從而決策失誤。舉個例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有一次和人合作編教材,一開始預計的時間是兩年半,結果他們花了八年時間才最終完成。而之前其他編寫組的平均水平,是7-10年。

第三步:選出最好的選項

10. 我們必須要明白:從來都不存在所謂“正確的選擇”,而只有對當下“最好的選擇”。做出最好選擇的終極武器,就是尊重自己的價值觀。剛剛生完小孩的媽媽,是要重返職場,還是全心陪孩子?沒有正確答案,唯一的依據就是,她自己對生活怎麼排序。

第四步:管理預期,降低焦慮感

11. 下定決心到著手執行之間的這段時間,人最容易胡思亂想,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給你一個建議:

小步迭代,切忌步子邁得太大。比如,如果已經決定要創業,先別急著離職,可以先去不同的創業公司兼職體驗一下,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和方向,再投入更多精力。

12. 另一個建議是:著手執行前,推演出可能出現的最壞結果,以及避免它出現的方法。比如,終於下定決心換了新工作,剛開始很容易陷入焦慮,“這個選擇正確嗎”“我能待下去嗎”……那麼,先預想一個最壞的結果,比如“我在新崗位幹不了三個月”,然後分析導致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是因為不善社交、能力不足,還是單純沒適應?針對原因採取行動,用實幹來解除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