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里

​人類能夠想象到的最大痛苦之一,一定包括“母親痛失愛子”吧!

然而這種情感並非人類獨有,前些日子在美國和加拿大交界的海域,上演了讓囧哥不禁落淚的一幕...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7月24日,一隻編號J35的母鯨Tahlequah,在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域,產下了一隻幼鯨。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然而不幸的是,這隻虎鯨寶寶剛剛出生半小時就夭折了...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懷胎17個月好不容易才生出來,虎鯨媽媽不願接受幼崽夭折的現實,更不肯離開死去的幼崽屍體,虎鯨媽媽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媽媽帶你去看,你沒能看到的海洋...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於是,虎鯨媽媽用前額和背脊推著幼崽的屍體,緊緊跟隨著行進的鯨群,可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虎鯨媽媽要做6—7次呼吸,才能完成一次深潛。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每當虎鯨寶寶從她的背上滑落,她都去把寶寶再次撈出水面,讓孩子能換氣“呼吸”,她多麼希望被她抬出水面的孩子,能夠再次呼吸啊!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因為要託著幼子,虎鯨媽媽難以進食、無法休息,長此以往,她的身體也漸漸吃不消,體力明顯不支。

痛苦的虎鯨媽媽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期待著能夠托起孩子的生命...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在風吹日曬和海水的腐蝕之下,虎鯨寶寶的屍體日漸不成形,可虎鯨媽媽依舊不離不棄。

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她帶著幼子在大海里遊了17天,1600公里...從維多利亞途經聖胡安群島,一直游到了溫哥華附近。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8月11日,虎鯨媽媽J35與寶寶的漫長告別結束了...這場悲傷的旅行從7月24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11日,“對不起,孩子,媽媽只能陪你到這了”!

Tahlequah的行為,感動了每一位父母。很多網友,作畫為它祈禱...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據囧哥所知,這是有史以來虎鯨哀悼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幼子的夭折讓虎鯨媽媽如此傷心嗎?

研究人員說,這是Tahlequah失去的第三個孩子…2010年她曾經生下一隻雄性幼鯨,但後來的幾年裡,她陸續失去了兩個孩子。

也許是因為在她尚未走出之前的陰影的時候,又遭受失去孩子的重創,所以她才做出了這個前所未有,震驚全球的舉動。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其實,鯨豚類伴遊孩子屍體的事例並不罕見,這是他們表達悲傷的方式。

因為孕期是人類兩倍,母親與孩子早早就建立了情感聯繫,虎鯨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會比人類的要少!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在2015年的時候,一個叫Deron Verbeck

的水下攝影師,就拍到了一組特殊的照片。

當時,他正在夏威夷的海里潛水,突然看見不遠處出現了三條短肢領航鯨。領航鯨可以說是鯨魚中最活潑也最聰明的鯨了,它不僅有自己的一套語言系統,還有非常團結的家庭關係。

他當時一看,發現其中一頭雄性短肢領航鯨口裡銜著死去的幼崽,由兩頭雌性鯨魚護送前行。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這個鯨魚父親,放不下自己孩子已經去世的事實,用這種沉重的方式哀悼自己夭折的寶寶...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在去年,BBC紀錄片大作《藍色星球2》曾經風靡一時,而其中裡面的一個片段,也曾無數人痛心。

在片中,BBC記錄了這樣令人心碎的一幕——一條領航鯨媽媽在孩子死去後,一直守護著她已經死去的寶寶,

在長達數天時間中,都久久不願離開...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或許是母親的天性,或許不理解自己孩子死去這個事實,這隻鯨魚媽媽可能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醒過來,所以它一直沒有拋棄孩子的遺體,久久不肯離去...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在這個地球上,不單單是隻有人類才會愛護孩子,每一個物種對自己孩子的愛都是相同的...囧哥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都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淚目!小鯨魚一出生便夭折,鯨魚媽媽帶著其屍體遊了17天1600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