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擔當作爲典型風采|羅建華:變「短板」爲「樣板」

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風采

羅建華:變“短板”為“樣板”

紮根瑤鄉7年,湖南江華縣委書記羅建華帶領全縣幹部,將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短期內實現後發趕超,“後進”變“先進”,“短板”成“樣板”。

7年來,有著30多萬瑤族人的江華瑤族自治縣,GDP、財政總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形成獨特的“江華現象”。

江華驚豔崛起的背後,有何奧秘?

從不搞轟轟烈烈的“形象工程”

總投資上百億元、總庫容15.1億立方米的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能解決江華、江永、道縣、寧遠4縣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問題,並在湘江枯水期補水,從源頭上保護湖南母親河。但巨大的工程牽涉到28431名涔天河庫區群眾要從大瑤山裡遷出,其中有17302人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少數移民群眾對移民政策不理解,對工作隊員不信任,有的見了就躲,有的見面就罵。對此,羅建華帶頭並要求全體工作隊員“把移民當親人、用真情換真心”,不厭其煩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對工作難度較大的移民村,他主動掛點,苦口婆心講政策,挨家挨戶做工作。為搶抓外出務工人員回家過年的有利時機開展移民工作,從2013年開始,羅建華帶頭放棄春節休假,每年都從正月初三開始進村,一戶戶宣傳、一個個解釋,並在反覆徵求移民意見的基礎上,調整了移民安置方案,促使移民從最初不理解、不信任、不配合逐步轉變為積極參與、全力支持。

2016年底,遷出的近3萬人全部集中到6個移民安置點居住,迄今無一上訪。

涔天河水庫大壩蓄水之前,江華縣常有洪澇。每遇水災,他都第一時間衝到一線。2015年5月20日,江華突發特大洪水,導致庫區原有道路和碼頭損毀,他乘坐衝鋒舟進入庫區,並從岸邊的樹林草叢中艱難跋涉到災區瞭解災情、安撫群眾、指揮搶險。在水口救災現場,道路發生塌方掩埋了一輛小汽車,他帶頭救援,組織群眾將小汽車中被困的3名群眾救出。

“沒有產業的發展是鬼話”

隨著涔天河水庫的建成,數萬離開了故鄉、沒了田地山場的移民靠什麼生活?長期以來,受傳統的“老、少、邊、窮”地域觀念影響,江華廣大幹部群眾對加快發展信心不足、精神不振,有種天然的自卑感,推動工作顧慮重重。面對難題,羅建華認為,一個地方的落後主因必然是企業的空缺,因為沒有企業的支撐,這個地方是沒有發展前途的。

他提出,對引進的企業提供積極主動無私的“母親式”服務,打造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投資有多快、服務就有多快、辦理審批就有多快”“不見面審批、足不出園辦成事”,用“軟環境”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硬實力”。

今年國慶節前夕,貴德集團董事長喻貴用“一見鍾情”描述了當時對江華幹部服務意識的認可。“論政策條件,江華能給的,其他地方都能給。但他們從縣委書記到招商局員工,都是貼身式服務。”

2017年6月8日,喻貴首次到江華考察,經過洽談後,當月26日就決定與江華縣政府簽約。150天后,投資10億元的貴德光電產業園即順利投產。

和喻貴一樣,採訪中當地多名企業家談及投資江華的動因時,總會提到“被江華領導班子務實肯幹的精神所打動”。

投資10億元的九恆科技產業園落地江華後,羅建華堅持週六、週日早晨、傍晚時,不與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到工地現場,瞭解情況、幫助解決問題。九恆條碼項目從廠房開工建設到第一單產品下線,僅用120天,創造了“九恆速度”。

羅建華與班子成員,認真研究國家、省、市各項政策,結合江華實際,出臺配套措施,把上級的政策紅利細化為江華髮展的“軟環境”。近年來,江華縣高新區引進和培育規模企業73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建成百億園區。目前,已有產業工人近萬人。

有了產業支撐,2017年,江華實現GDP113.86億元,7年間,實現年均增幅10.6%。今年6月14日,湖南省優化發展環境現場推進會在江華召開,“江華經驗”廣受矚目。

“要用幹部辛苦指數去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7年來,羅建華堅持每月下基層、下企業都在15天以上,鄉間平整的水泥路上、機器轟鳴的企業車間、涔天河水庫移民的庭院裡,處處留存著他奮鬥的印記。他經常告誡全縣各級幹部:“工作要上去,幹部就必須沉下去,與其天天坐在辦公室開會等彙報,不如把會議直接開到現場。”

羅建華一心撲在工作上,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5+2”“晴加雨”“白加黑”已成為一種常態。2016年某一天,江華縣自來水廠管道破裂,導致全城停水。當時在長沙開會的羅建華,第二天凌晨1點趕回江華,第一時間趕到自來水廠指揮搶修工作,直至供水正常才回家。

為摸清全縣旅遊資源狀況,加快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年過半百的他經常帶隊深入原始森林,攀高山、鑽溶洞、探峽谷、看瀑布,曾險些從海拔近1900米的黃龍山上摔下。

2017年,江華的財政總收入已是2012年的2.3倍。縣城內一棟棟電梯樓拔地而起時,江華縣委大院裡,兩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的4層小樓依然挺立,4個人合擠一間辦公室的情形仍很常見。

對待群眾,他始終飽含真情,先後整合資金700萬元建立“縣級深度貧困家庭子女入學資助專項基金”,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整合資金1200萬元建立“縣級健康扶貧基金”,確保重度貧困人口患者享受基本醫療……

7年來,江華哪裡問題多、矛盾突出、工作推進緩慢,哪裡就有羅建華衝鋒在前的身影。去年,他再次跑遍全縣112個貧困村,為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戰把脈開方。2016年、2017年,江華縣連續兩年脫貧攻堅工作實績考核排湖南省第一。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洪克非

2018年10月16日 03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