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歐陽詢《化度寺碑》,唐李百藥撰文,貞觀五年,即公元631年刻。原石早佚,宋以後有翻刻本數種流傳。此碑書法結體嚴謹縝密,秀整清勁,氣韻清古渾厚,深合體方筆圓之妙。歷來被視為歐陽詢楷書第一代表作,是楷書的極則。

本文所錄為《化度寺碑》剪裱殘本,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經洞中被發現,凡226字,共存12頁,其中起首2頁39字為法國人伯希和所得,今藏法國國家圖書館。後10頁187字為英國人斯坦因從敦煌所得,為大英圖書館收藏。

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歐陽詢是唐初聲實茂譽的書法家,是“率更體”書的創造者,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和影響,自古至今能與之相較的,不過數人而已。

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大凡中唐以後千餘年來,凡習書而不學歐的大約極少,即使在當代中國,也可算是婦孺皆知的人物。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以其“書貴瘦硬方通神”的風格,成為唐代乃至後世楷法之祖,是書法入門的最佳途徑之一。

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歐陽詢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他的楷書看似平正,點畫稜角分明,字形莊重森嚴,但細細觀察,你會感覺到他的字變化多端,結構穩中寓險,有些筆畫盡力伸展、傾斜,又險中求穩,通過點畫之間的顧盼呼應,使每個字和每幅作品都呈現出平正穩妥的氣象,真是出奇制勝,靜中有動,別有情趣。 除《九成宮醴泉銘》之外,《化度寺碑》也都是歐陽詢的代表碑刻。

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歐陽詢《化度寺碑》剪裱殘本,深合體方筆圓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