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山體崩塌的前兆

越來越多遊客願意選擇山區旅行,或登山遠眺、或山谷探險,也有三五結伴拼車進入山區越野的,無論選擇怎樣的山區旅行方式,大家都希望旅途能一帆風順。因此,相應的山區突發災害需要大家注意,避免遭遇險情。

山區常見的地質災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發生山體崩塌的時候,較陡斜坡上的岩土體會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崩落、滾動、堆積到坡腳。山體瞬間凹陷坍塌,一路裹挾山石泥沙俱下,使公路和鐵路被掩埋,破壞性極強!

認識山體崩塌的前兆

引發山體崩塌的原因有多種可能。山體在構造運動中形成了直立邊坡,巖體被切割成直立板狀,坡腳存在向外傾斜的裂隙,應力集中,雨季雨水沿裂隙運移,形成靜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長期作用,降低了其穩定性,使得山體越來越不穩固,從而容易受外力影響引發崩塌。

除了與雨水、本身巖體結構有關係之外,一些人為因素和自然活動等,也能引起山體崩塌。如地震、採礦等,很多人類活動和自然活動都會引起山體垮塌,當山體的穩定性達到極限時,任何一點觸發因素都有可能引發山體崩塌,並不僅僅侷限於雨季發生。

山體垮塌一般來講規模比較大,而且發生的時候都比較突然,所以它造成的危害性一般非常大,如果不能事先發現山體異常情況,想避開這種災害,難度是非常大的。

崩塌發生前一般會有這些前兆:1.崩塌體後部出現裂縫;2.崩塌體前緣掉塊、土體滾落、小崩小塌不斷髮生;3.坡面出現新的破裂變形、甚至小面積土石剝落;4.巖質崩塌體偶爾發生撕裂摩擦錯碎聲。

認識山體崩塌的前兆

而對於可能發生的崩塌體,主要根據坡體的地形、地貌和地質結構的特徵進行識別。通常可能發生的坡體在宏觀上有如下特徵:1.坡體大於45度、且高差較大,或坡體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2.坡體內部裂隙發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隙發育或順坡裂隙或軟弱帶發育,坡體上部已有拉張裂隙發育,並且切割坡體的裂隙、裂縫即將可能貫通,使之與母體(山體)形成了分離之勢。3.坡體前部存在臨空空間,或有崩塌物發育,這說明曾發生過崩塌,今後還可能再次發生。

所以遊客出遊前應做好 “功課”,確保出行安全,提前瞭解旅遊目的地及途經地區的天氣狀況,注意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及次生災害,合理安排旅遊線路。一旦發現危險前兆,切不可心存僥倖!千萬不能有“也許崩塌不會發生”的想法,一定要及時聽從指揮,遠離危險地段!

認識山體崩塌的前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