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我們爲何焦慮?如何緩解焦慮

今天和大家聊聊焦慮。

如果問你們是否有焦慮的情緒,我想大家的回答都是有的,毋庸置疑,焦慮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普遍的情緒了。

學生焦慮考試成績不好,擔心考不上理想大學;上班族焦慮工作表現不好,工資低,沒有晉升的機會,為了生活而焦慮;即將步入中年,感到焦慮;到了退休的時候,為未來的生活憂心忡忡。

似乎,不同接待不同年齡的人都一樣面臨著焦慮情緒,嚴重的甚至因此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和工作。

社會心理學:我們為何焦慮?如何緩解焦慮

焦慮和焦慮症經常被人搞混,其實兩者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正常焦慮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挑戰、困難或危險而出現的正常反應,它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隨著原因的消失而消失;而焦慮症是指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或者誘發的事件與焦慮的嚴重程度不相稱的驚慌,而且持續時間長,對人的影響較大,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各個方面。

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任何人都可以體驗到。

社會心理學:我們為何焦慮?如何緩解焦慮

心理學定義焦慮:焦慮是預期即將面臨不良處境的一種緊張情緒,是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

社會心理學:我們為何焦慮?如何緩解焦慮

弗洛伊德認為焦慮是我們的自我在感覺受到威脅,有危機感時大腦提出的一種警示。

相信大家應該都瞭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他將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超我”這三個部分。

社會心理學:我們為何焦慮?如何緩解焦慮

“本我”代表人的本能慾望,是人格的基本結構,處於最深處,遵循快樂至上;

“自我”是一種適應環境、保護個體的結構,是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的執行者,協調本我與外界的關係,遵循“現實原則”,瞭解周圍環境,從而調整自己。

最外面一層是“超我”,就是我們父母和社會教的道德和良心,遵循“道德原則”。

一般來說,“本我”起著驅動力作用,“自我”起著控制力作用,“超我”起著指導力作用。

弗洛伊德將焦慮分為三類:客體性焦慮、神經性焦慮、道德性焦慮

社會心理學:我們為何焦慮?如何緩解焦慮

客體性焦慮:指個體在現實世界中遇到實際危險時產生的恐懼不安。

神經性焦慮:意識不到的焦慮,造成焦慮的威脅來自本能衝動。

道德性焦慮:患者威脅來自超我,由於違背社會道德標準,在社會要求和自我表現發生衝突時引起的內疚感。

三者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產生的根源不同,客體性焦慮來自外部世界,神經性焦慮來自“本我”,道德性焦慮來自“超我”。

焦慮是人人都可以體驗到的,但是卻不能區分產生焦慮的根源到底在哪裡。一種焦慮往往背後不止一種根源,它往往是幾種焦慮的混合。

社會心理學:我們為何焦慮?如何緩解焦慮

焦慮是由於衝突引起的,具有特殊功能,它能使我們及時發現內部或外部的風險,所以適度的焦慮對我們是有幫助的,可以幫助我們適時調節自身情況以快速適應環境,做出應激行為。但是過度的焦慮卻不是我們想要的,它會給我們造成消極影響,甚至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調節自己,緩解焦慮。

那麼如何緩解焦慮呢?

1.首先要先問自己,你的焦慮點在哪裡?這個焦慮是有效或無效。焦慮是否會在未來一兩天帶來一系列行為?你會做些什麼來消除這種焦慮?它會一項項地發展下去嗎?一個個問題提出之後,通過自己的解答 ,其實你會發現其實你的焦慮是沒有意義的,,大部分都是不會發生的。

2.關注當下,活在此刻。你是不是總是擔心哪些未知的不確定的事件,或者過去的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響至今殘留在你腦海裡,始終擔心同樣的事情再次出現?試著告訴自己,順其自然,生命的美好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接受所有發生的一切,抱著良好的心態面對當下的生活,專注此刻所做的事情。

3.轉移注意力,緩解焦慮。但你目前的焦慮暫時得不到解決時,試著先放下,去找點其他事情分散你的情緒,可以出去運動或者約朋友一起聊聊天,看看風景。

4.關注事物好的一面,不要只看到其不好的一面,看長遠些,眼前焦慮的問題是否會一直延續下去?未來的你想起此刻的焦慮還會覺得如此緊張,擔憂嗎?

其實,不管我們焦慮什麼,生活還是要繼續,希望大家可以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去面對未知的美好的明天,為了未知的未來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