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乾隆最愛的「網紅店」稻香村起源於蘇州並非北京

中秋節轉眼而過,贏來熱鬧國慶,那麼,你家的月餅吃完了嗎?

要說中秋節最具儀式感的禮節,自然是送月餅了!中秋佳節,蘇州稻香村的月餅可謂飛入了千家萬戶。據天貓官方數據顯示,截止到9月21日,蘇州稻香村天貓旗艦店成交額已突破1.9億,穩居月餅銷量第一。而除了電商銷售是一把好手,蘇州稻香村的線下渠道拓展能力更是遠超其他老字號——600餘家專賣專營店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區域,甚至漂洋過海把糕點售賣到了30多個國家及地區。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所領悟,原來我們購買到的稻香村很可能都是源於蘇州,而非侷限在北京和北京周邊地區的“北京稻香村”。

作為持續經營了245年的中華老字號,蘇州稻香村已成為中國糕點行業的泰斗,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至於我們一直混淆的蘇州稻香村與北京稻香村到底有什麼區別,且聽我一一分解:

1.歷史淵源

如果說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是璀璨的寶藏,那麼蘇州吳地文化就是其中最閃亮的明珠,富饒繁華的江南水鄉,精細雅緻的人文環境,巧奪天工的蘇作匠人,締造出了蘇州園林、蘇州刺繡、蘇州糕點和蘇州木作等傳世技藝,成為國之瑰寶。

蘇州稻香村源於乾隆年間的姑蘇城,正是憑藉著二百多年來的苦心經營和技藝傳承才讓稻香村這個品牌聞名遐邇飽受追捧。而所謂北京稻香村,跟起源於蘇州的稻香村鼻祖裡外都不相干。

蘇州稻香村:不只是中華老字號 還是清朝“網紅店”

據記載,稻香村創立於清朝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在清朝已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相當於網絡時代的網紅店。

根據《南方飲食掌故》和1980年“百花園”《群眾文化》副刊第七期兩本早年文獻中的說法,乾隆皇帝南巡至蘇州,某日微服私訪到稻香村,頓覺店名頗為雅緻。隨後品嚐店內蜜糕,稱讚其“食中雋品,不可多得。”隨後令蘇州府將此物進貢進京。乾隆在宮中吃到蘇州稻香村製作的蜜糕後龍顏大悅,便賜下一塊葫蘆招牌,上書“稻香村”三個大字,稻香村自此名揚天下。

而《蘇州明報》1926年8月31日(農曆丙寅年七月二十四日)第一版還曾刊載蘇州稻香村的廣告:“蘇城稻香村廣告:本號開設蘇城玄妙觀前洙泗巷東首,百有餘年,馳名環球……自制中西茶食、各種糕餅……擇於夏曆七月二十四日開張,特別廉價,以酬惠顧。”這個在民國年間就已有百餘年傳承的蘇州稻香村,從乾隆三十八年存續經營到今天已走過兩個半世紀之久,可以說是真正的中華老字號了。

北京稻香村:披著“老字號”外衣的80後

說到北京稻香村,就要從另一枝上尋覓了。在蘇州稻香村成立後的第210年,也就是1983年,北京稻香村誕生了。這家稻香村以“復業”的名義而來,號稱是光緒年間成立的“稻香村南貨店”的繼承者,居然也被評為了老字號。然而此刻我們要打一個問號:此稻香村到底是不是彼稻香村,兩者是否真正具有傳承關係?

經過梳理,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成立於1895年的“稻香村南貨店” 因經營不善早在1926年就關了張,那時候北京稻香村的創辦者劉振英才只有5歲,倘若真如“稻香村”百度百科及相關文獻所說,劉振英是稻香村第五代傳人,那麼傳承之說難以成立。所謂傳承,大概是歷史的嫁接罷了。

你知道嗎?乾隆最愛的“網紅店”稻香村起源於蘇州並非北京

2.主要產品

追根溯源,蘇州稻香村的正宗及鼻祖地位無可撼動,但產品又是孰優孰劣?到底有什麼區別?畢竟吃什麼、好不好吃才是消費者真正關心的問題。

蘇州稻香村:中式糕點集大成者

蘇州小吃今天仍然遠近馳名,對前往蘇州遊玩的遊客有著很大吸引力。蘇州稻香村繼承了兩百多年的蘇式糕點傳統制作技藝,主攻蘇式味道,堅持傳統糕點製作工藝。為了保證手工製作的口感,還在手工糕點的量產技術研發上獲得了數項實用新型專利。同時,為不斷適應消費趨勢,蘇州稻香村針對過去消費者頗受喜愛的“高油高糖高葷”的特點進行重點改良,再不改變產品口感口味的同時將成分中的糖度、含油量均降低了7%,更加契合現今推崇的輕食、健康的生活理念;近年來,蘇州稻香村更是不斷進行創新整合,將地方特色糕點也融入了現有產品體系,目前已成為中式糕點的集大成者。

目前,蘇州稻香村主要營業的產品品類包括糕點、月餅、麵包、麻花等,集中在米麵做的點心一類,產品類型比較集中。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專心的點心開發與製作,對歷史傳承的尊重與敬意,也讓蘇州稻香村生產的糕點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也充分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與認可。

北京稻香村:南方糕點換上北方招牌

與蘇州稻香村類似,北京稻香村在成立之初,也是專攻南味點心,就連招牌都是“稻香村南味食品店”,講究的是江南工藝和南方味道。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自身沒有能力生產,所以長期採用了代工的方式,還曾經專門到蘇州進貨再拿回北京來售賣。近年來,大概是發現“北京特產”的標籤比較好用,北京稻香村逐漸走上了一條 “去南味”而宣傳“京味”的路線,但換湯不換藥,實際上依舊是南方糕點的製作法子。

與此同時,北京稻香村還做起了熟食等副產品的買賣,這些額外的副產品帶來了非常高的收入,在每年的營業額裡倒是佔了大頭,一個傳承糕點的企業卻主要經營其它品類產品,也是挺有意思的。

3.品牌營銷

作為都在使用“稻香村”名號做宣傳的兩大品牌,蘇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在營銷方面可以說是截然不同。蘇州稻香村立足全國,不拘泥於百年老字號的歷史束縛,結合時代發展,走大膽創新路線;北京稻香村體制僵化,營銷手段滯後,毫無生機。具體兩家在營銷上都玩了哪些花樣,還是讓我們具體品味一下。

蘇州稻香村:緊跟時代 結合新玩法誓做老字號弄潮兒

說起營銷,不可不提的就是市場覆蓋。蘇州稻香村600餘家專賣專營店,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區域;將糕點銷售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蘇州稻香村已然成為中國的一張標誌性名片。而除了赫然的成績,更亮眼的當屬它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還能大刀闊斧地改革創新——歷史傳承不僅沒有成為這個老字號的包袱,反而成為了它努力開拓新渠道、全面啟動營銷活動的動力。

近年來,不僅借鑑了西式糕點技法,開發了冰皮、京式、西式等新口味,更和“東阿阿膠”共同開發了阿膠月餅,來不斷適應新消費市場的變化和需求。而藉助自身的產品創新,蘇州稻香村更是與時俱進,做起了在線直播。其技藝傳承人現場教學蘇式月餅製作,觀看人數高達20萬,反響熱烈。2017年以來,隨著AR技術的火爆應用和《中國有嘻哈》節目的熱播,蘇州稻香村抓住熱點,根據乾隆和蘇州稻香村的歷史緣分,設計了 “乾隆駕稻蘇州”的AR互動,既能觀看嘻哈乾隆精彩說唱,還能打造超級月亮表情,充分吸引了年輕人的關注,積累了更多潛在年輕消費者。在年輕群體較為活躍的遊戲領域裡,蘇州稻香村抓住其在遊戲中產生的文化共鳴,與《劍網3》合作推出定製款月餅,據統計,上線幾天限量5000盒一搶而空。而值此今年的中秋佳節,蘇州稻香村還把3D打印技術應用到月餅禮盒中,推出了一款“月球燈”的中秋特別款,月球燈開機連接藍牙音箱後用手機AR掃描6款內配月餅小盒可以聽到6種不同的音樂,掃描logo還能播放視頻,據目前不完全統計,融合3D打印懸浮月球燈的黑科技月餅款已取得不錯的市場銷量與好評。

北京稻香村:脫離年輕群體 漸被互聯網浪潮淹沒

北京稻香村的線下銷售渠道主要分佈在北京及北京周邊地區,多以社區門店為主,主打中老年人群。其次,在線上銷售方面,北京稻香村的營銷活動也算不上出彩,官網早已投入運營,但與電商平臺的互動,仍然較為欠缺。

2013年北稻首次涉足微博營銷,截止目前看來,北京稻香村的線上營銷進程較為緩慢。可能線上對北京稻香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接觸年輕消費者的策略嘗試。畢竟面向中老年顧客的傳統營銷渠道,才是北京稻香村的營銷主流。

細細數來,一方面,從網絡上媒體對關於老字號創新的報道內容來看,北京稻香村遠遠弱於蘇州稻香村在產品品牌營銷上的迅猛趨勢;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北京稻香村的銷售業績“非常漂亮”,但就像前文提到的,其中熟食等副食品的比重也是要考慮在內,是否可以從側面說明北稻在其糕點類包括月餅在內的產品銷售業績其實並不是佔據主要的營收來源,一切還有待考證。

4.銷售情況

作為糕點界首屈一指的名號,不管是蘇州稻香村還是北京稻香村,在市場上的戰績都各有輝煌,也為“稻香村”這個字號吸收了大量的擁躉,那麼兩家的銷售經營情況究竟如何,我也找來了相關的資料。

蘇州稻香村:加快增長步伐 遠銷海外的“國貨”擔當

2014年起蘇州稻香村開啟集團化戰略,成立稻香村集團,近三年的增長速度保持在百分之三十以上。目前已經在全國擁有9大現代化食品加工中心,600餘家專賣專營店分佈全國,已然成為了傳統老字號中的佼佼者。

除此之外,蘇州稻香村更是不斷加速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2013年開啟全球戰略佈局;2016年蘇州稻香村進入加拿大;2016年11月,又與德國公司簽訂中德企業互惠戰略合作協議,打開北歐市場;2017年,亮相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世博會,將傳統糕點的精彩呈現給了世界人民,目前,蘇州稻香村已經將中式糕點售賣到全球30幾個國家及地區。

而到了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線上銷售。蘇州稻香村從2009年就開始涉足電商,到了電商發力的最近幾年,蘇州稻香村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了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糕點行業的第一名,2017年,各品牌天貓旗艦店成交量排行榜中顯示,蘇州稻香村成交量約1.5億,北京稻香村僅3500萬;2018年蘇州稻香村成交量上漲至1.9億,北稻銷量5700萬,北稻月餅銷量僅佔蘇州稻香村銷量的30%。

北京稻香村:皇城根兒下的傳統櫃檯連鎖店

談到北京稻香村,其市場主要聚焦北京及北京周邊,採用“前店後廠”的模式,將在北京基地生產的糕點運送到華北地區。但糕點對保鮮的要求相對較高,以這種生產運輸配送,一方面在產品品質上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企業運輸成本也大大增加,相比之下,還是蘇州稻香村的9大現代化食品加工中心更具優勢些。

在經營形式上,不同於蘇州稻香村的專賣經營,北京稻香村則採用了“連鎖+櫃檯”的形式。除了經營糕點,其連鎖店如同小超市,還經營其他品類、品牌的食物及調料等。雖然不知道北京稻香村打算什麼時候改變“前店後廠”的傳統生產模式,但全力聚焦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北京稻香村,顯然無力顧及海外市場。在電商方面,2014年,北京稻香村首次在天貓、京東開設旗艦店,經過四年的探索,線上佈局稍微彌補了北京稻香村的線下業務範圍,但儘管如此,其線上營收仍然不能與佈局近十年的蘇州稻香村相提並論。

你知道嗎?乾隆最愛的“網紅店”稻香村起源於蘇州並非北京

通過以上對稻香村歷史、產品、營銷、銷售、經營情況的分析後,想必大家已經對兩家稻香村有了清晰的認知和區分,大家如果選購稻香村糕點的話,看完此篇,就不至於再像以前那樣傻傻分不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