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里哪一本可靠性最低?

说什么正史被官方有意篡改,那么,至少我们还有篡改的资料。而且,任何一本官方正史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官方意识形态影响,这就不好比较了。

但是,二十四史里前四史都是个人编纂的,后面二十本是官修史料,我们着重看看后面二十本哪一本最不靠谱。

我个人觉得是《辽史》,别的还可以商榷,《辽史》成书本身就非常曲折。公元1261年,就有官员建议修辽史了,元至正三年六月才开始编修,第二年第二年三月份编成。大约是1343年到1344年样子。而辽代灭亡在1125年(不算西辽政权),两百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而1261到1343年之间,元代人一直争论宋、辽、金的正朔问题,就这样争论了那么久。最后定论是三国各为正统,要不然恐怕《辽史》要么继续耽误,要么直接胎死腹中。

仅仅花了一年时间,这部《辽史》怎么样呢?我们先看看史料来源,辽代本身修史制度不健全,这一点在于,辽代有一定汉化程度,但有些具体内容还是简单模仿。

元代人主要依靠的史料是但是辽代有一部书《皇朝实录》和后来又有金朝人陈大任《辽史》。这两部书就成为元代《辽史》的主要史料来源。

那么,《辽史》质量如何呢?清代人钱大昕、赵翼、顾炎武等人对此书多有批评。

正史里哪一本可靠性最低?

这部书缺陷在哪呢?

1.存在疏漏和错误。

比如说对于国号更改的错误,再比如耶律阿保机早年由契丹部落到称帝的历史,记载不够详细。这似乎不能怪元代人,毕竟他们本身修史也就缺乏史料支撑。

2.篇幅简略,内容重复。

《金史》(将近120年历史)136卷,文字几乎是《辽史》一倍。《宋史》(两宋也是三百年左右的历史)496卷,文字近乎《辽史》十倍。《辽史》仅有116卷,每卷文字少的可怜。而辽代记载的是近300年历史(因为算上了西辽政权),辽代地域也是极为广阔。(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辽史》称“幅员万里”。)这么少的文字真是可怜,更何况里面还有很多,很多重复的文字。(百官制和食货制内容基本上从其他部分就能找到。)

正史里哪一本可靠性最低?

3.既然不好,我们换一本当史料如何?

记录辽代一个朝代史料的仅有《辽史》和《契丹国志》(这是二手史料,价值次一点,而且很多都是宋人听的传闻,价值不高)。系统的研究和学习辽代历史还是必须依靠《辽史》,也就是这部书有不可替代性。

反观,看看也被诟病的《元史》,虽然也是速成,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朱元璋手下修史的人参考的是元代宫廷官方资料,史料丰富准确。修的快,也不大会有篡改。反而有一定价值。

正史里哪一本可靠性最低?

所以,这样看《辽史》跟其他史料没法比,修史开始的太晚,修的太快(主要是没资料,所以写的快吧),辽代自身史料保存也不好。被辽代灭亡,而认真给他修史的却是元代。宋代投降的元朝,官方档案和资料都被继承了,所以,《宋史》是24史里面资料最丰富的,字数最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