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家國 結晶人生 ──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王靜康

開欄的話:

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鬥;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

“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描繪出億萬人民構建共同精神家園的美好圖景,宣示了中華兒女創造新時代光輝業績的壯志豪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是勤於勞動、善於創造的民族,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奮鬥者,他們也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本報今起推出“奮鬥者之歌”專欄,記錄奮鬥者的故事,展現奮鬥者的情懷,用榜樣的力量鼓舞人,用奮鬥的事蹟激勵人,用偉大的成就振奮人,匯聚同心築夢的磅礴力量。

昨日從天津大學獲悉,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王靜康牽頭的“規範引導、協同育人、均衡發展的中國化工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成果公示期結束,不出意外的話,將獲得“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王靜康是新中國工業結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她的一生是為民族工業不懈奮鬥的一生。翻開中國工業史,王靜康這個名字是同化學工程工業結晶領域中的許多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及技術推廣項目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從1980年參與完成01號國家“六五”攻關項目──“青海鹽湖鉀鹽生產系統工程研究”開始,王靜康始終帶領她的團隊戰鬥在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第一線。從此,她創造出一個又一箇中國工業結晶奇蹟,不斷地改寫著世界工業結晶格局。

搞科研,王靜康一絲不苟,被學生們譽為周身散發著奮鬥精神的女神。“學好科技、報效國家”是她一生的執著,王靜康時常叮囑學生們:“國際競爭是實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技工作者有著不容推卸的歷史責任。”王靜康的時間表是按照工作進度安排的,實驗室、教室、生產線、學術會議需要她哪天到她就哪天到。從教近60年,王靜康從不享受寒暑假和節假日,身為院士依然堅持為本科生、研究生授課,並編寫教材。科研繁忙,她就把課程選在週六、週日。“每當有人要報考我的研究生,我都會認真地告訴他們:因為你將從事的是國家項目,事關重大,在科研工作上必須爭分奪秒,每個實驗成果要重複20次以上才算成功,而且要做好沒有寒暑假和其他節假日的準備。”為企業幹項目,必須一次成功,不得有半點疏忽。她說,實驗是一個摸索的過程,這一過程的數據做實了,為企業“真刀真槍”做項目才能一次成功,才能為企業和國家節省資金。

(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

幹工作,王靜康愛“拼命”,她的家國情懷、民族精神體現在分秒必爭的工作中。除了實驗室,生產第一線也是王靜康的工作地點。王靜康帶領團隊的足跡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的百餘個工廠企業,他們既是研究員又是工程師,既是技術員又是操作工,有時每天在車間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餓了就吃方便麵,直到產業化成功。記得在“青黴素結晶新工藝與設備在生產中的應用開發”項目研發的後期,由於過度勞累,王靜康的甲狀腺疾病復發,引發心臟房顫。為了不耽誤項目研究,王靜康把手術時間一拖再拖,直到進入土建工程和設備安裝期間,她才住院。術後休養期間,她還先後7次趕到現場,檢查並指導設備、儀表及管路正確安裝到位,保證了工程一次開車成功,並且提前兩年完成了這個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該技術迅速在全國推廣,應用於全國90%的青黴素產業,使我國青黴素產品佔領80%以上的國際市場。

帶學生,王靜康言傳身教。儘管科研任務繁忙,王靜康堅持為學生講課,將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思路傳授給學生,拓寬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創新的思維。她不僅以自己淵博的知識教育學生,更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一次本科生的課上,學生們發現王靜康的臉色有些蒼白,助教和學生請她休息一下再講課,但她卻仍然站在講臺上,堅持為學生講完了180分鐘的課。後來學生們才知道,那天上午她剛剛從外地的會議趕回學校,是帶病為學生們講課。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如今已逾八旬的王靜康仍在辛勤地耕耘著,對祖國和教育事業的熱愛,激勵著她一直前行。

天津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