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峡:湟水进入海东第一镇

小峡是湟水河出西宁后进入海东的首站,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小峡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西宁古八景之一的“石峡清风”、曾沟通湟水南北两岸交通发展的卧桥、著名历史人物王承恩以及小峡奇石都被人们津津乐道。

近年来,随着城市步伐进程加快,小峡镇迎来了撤地设市后的春天。良田变高楼,荒滩变绿地,过去土里来泥里去的老百姓,告别了祖辈们坚守的土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人物王承恩

翻看小峡的历史资料,发现一个在明朝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王承恩就出自这里。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8岁的王承恩沿袭了祖上的官职成为了西宁卫指挥佥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在军中历练,因为几次在河西走廊东端的成功战例,王承恩得到了陕西督抚的重视。王承恩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以及在河西走廊东端成功抵御西海蒙古的战事中显现出他的军事才能。《明熹宗实录》中记载,当时的一名陕西御史对王承恩的军事能力很赞赏,兵部随即将他推崇为最勇敢能战的战将。

到了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王承恩被升为神机营左副将。天启七年(1627年),王承恩率兵赴援辽东,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即使遭遇朝中奸臣弹劾,他依旧身先士卒,不畏强敌,受到了明熹宗的重用。”明朝崇祯二年十月,后金兵直逼北京城,明廷在慌忙中宣布京师戒严,并下令各省兵马火速进京勤王。此时,王承恩已经升任临洮总兵,听到此消息,他把地方的管理事务交给下属后,立刻带领一千五百名精锐士卒向北京进发。其他许多地方所派的士兵在半路中都有兵变的事情发生,但是因为军纪严明,王承恩的部队却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崇祯三年(1630年),崇祯皇帝召见了王承恩,对他的这种忠君爱国的行为予以嘉奖。在随后的辽东战事中,明军一战即溃的情况在王承恩等将领的驰援下得到了改观,经过几次战斗,明军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四座城池。这使得朝廷上下非常振奋,崇祯皇帝升王承恩为太子少保、进左都督。

小峡卧桥通两岸

湟水河是我省东部河谷地区仅次于黄河的第二条大河,流量大,水位高,水流急。过去因没有桥,两岸人民来往十分困难,互助县红崖子沟和哈拉直沟的群众出行仅靠一只小木船和牛皮筏子来回渡河,交通十分不便。

清朝乾隆年间,红崖子沟和哈拉直沟群众为了解决过河难的问题,自发募捐,献工献料,依靠当地能工巧匠铸造了三根长两米,宽15厘米见方的四棱铁柱,在今小峡镇王家庄村架起了第一座旋涡式简易木桥,老百姓称之为卧桥。卧桥沟通了109国道南北两地的交通,对湟水两岸人民的文化交往以及发展河湟经济,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0年,因年久失修卧桥变成危桥。互助县高寨乡西庄村的范生录担负起危桥的复修工作。范生录用直径约两尺的圆木架起了卧桥,桥面上用木板覆盖,头顶还修了天棚,看起来外表十分壮观。历时一年,卧桥复修成功。至1958年兰青铁路铺轨时,为了从南往北拉运铁轨,铁路部门在卧桥两段筑起混凝土墩,两面架设支撑架,并横拉了6根粗钢丝绳,把卧桥变成了吊桥。小峡卧桥在兰青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迹遗址影响大

2011年,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安县文物管理所组建地文物勘探队,对分布在小峡镇石家营、古城崖村的石家营(丙)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家营东路沟东遗址、古城崖汉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崖羊圈山墓地、古城崖长沟沿墓地等五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了全面认真、科学、细致的勘探,勘探总面积达18.44万平方米。此次勘探出马家窑文化遗址一处、青铜时代—卡约文化墓葬30余座、卡约文化聚落遗址两处、汉墓12座、汉代陶窑遗址一处。此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文物勘探工作全面结束后,进一步扩大了平安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影响面,使广大群众真正意识到了文物考古工作的意义,明确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互利关系。也为平安区后续制定文物保护工作规划和工程建设规划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为接下来的文物抢救发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峡清风徐徐来

“石峡清风”是西宁古八景之一。石峡俗称小峡,清代西宁诗人张思宪曾写诗:“石峡新开武定关,东西流水南北山。行人莫道征尘污,两袖清风自在还。”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行人每到峡中,清风徐来,汗颜尽除,使人心旷神怡。小峡,在历史上是以险关危隘著称。它是连通东西交通的通道,又是隔断两地的重门。清代名将左宗棠在《西宁小峡河新筑南北两关记》中曾这样描绘小峡的雄浑与险峻:“西宁城东,悬崖陡壁,对立千仞,湟水中流,霆惊箭激,山径狭隘,车不双轮,马不并辔。”正如许多美丽的山河和优美的传说联系在一起一样,小峡也为人们留下了动人的传说:昔日此地重山环复、河道不通、有仙人投石击山、丘峦崩摧、湟水中通、形成了奇峻雄伟的小峡。

如今的小峡,缺少了曾经的巍峨与险峻,正如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样,公路平坦如砥,行人车辆川流不息。险关变为通途。唯一不变的是那石峡清风仍然徐徐吹来,游人到达小峡口湟水两岸时,即便是夏日炎炎,也会觉得凉风习习。当年那“石乱马蹄悉”的情景已成为一段历史的回忆。

奇石文化有特色

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千百年来,国人的爱石、搜石、藏石、品石之风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赏石文化,并进而影响到海外诸国家和地区,时至今日,赏石已成国际潮流。

在小峡镇王家庄村,过往109国道的车辆和行人都被村民住宅前摆放的一尊尊各具特色的奇石所吸引。收藏河湟奇石已成为这个村的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更有很多村民通过经营奇石找到一条新的致富门路。当地百姓依托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底韵,发展河湟奇石,不仅自己赏玩,还依靠奇石经营,增加了一项收入。河湟奇石文化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青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亮点,王家庄村也因奇石成为“特色文化村”。

安居乐业话幸福

2011年3月,小峡镇石家营、古城崖、上红庄等7个村的2612户农户因海东工业园区建设开始整体搬迁。经过多年建设,如今这座新城拔地而起,成为全省档次最高、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安置区。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片片映入眼帘的绿地,一座高原宜居新城扑面而来。如今,在这座新城里,既有资质优良、设备先进的现代化三甲医院,也有孩子们徜徉知识,软硬件设施健全的幼儿园、中心学校,大型综合超市、高铁站就建在家门口,这里无论是医疗、教育条件,还是绿化、环境卫生,和以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老百姓不仅实现了城市梦,昔日的小峡镇也将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更让人们对海东市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记者马正艳赵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