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成本优质烧脑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经典小成本优质烧脑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看过《恐怖游轮》的各位朋友,一定会被《恐怖游轮》电影中所蕴藏的各种精密烧脑的逻辑和思考,还有女主角的精湛演技所迷倒,不停为之称赞叫好。《恐怖游轮》是一部脑洞极其大,整部电影细节丰富,埋藏的线索也能融会贯通,那么这部《彗星来的那一夜》,不得不说与《恐怖游轮》一样设计精巧,甚至在逻辑思考上,更胜一筹。

经典小成本优质烧脑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彗星来的那一夜》用很低的成本,简单的电影镜头,还有简单的故事架构,却是在逻辑上埋下了更多细腻的伏笔,一部引起人们内心对平行空间,这个概念思考的科幻悬疑作品。

经典小成本优质烧脑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整部电影先开始的节奏很慢,甚至看起来会有些枯燥,在前面30分钟用一个很平凡普通的聚餐式开头开启整部电影。若是没有特别有耐心的观众,可能会觉得前面30分钟是在浪费时间,并没有特别大的看点,或者有些人受不了的会在前30分钟就弃掉整部电影,但是如果弃掉的朋友们,真的是非常可惜了,因为在前面30分钟整部影片埋下了许多令人吃惊的伏笔,在看完整部电影后回过头来仔细思考,还会有点细思极恐

后面30分钟影片的节奏变快,聚餐的房间里突然断电,网络也突然断掉,即将到来的彗星将他们的现实划分成了许多平行空间,他们一行人中的想去外面探索还依然亮着灯光的房子。哪里知道,只要出了原有的房子,慧星就像一个无形的手,你经过那片漆黑的小森林,你就像站在时光的转盘上一样,迷失方向,彗星也会把你随机送到一个平行的空间。

经典小成本优质烧脑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影片用一个薛定谔的猫这样的哲学科学定理贯穿整部电影,大家想象,当你十分迷茫,想探索外界的时候,你突然抬头发现:对面有个一模一样的你,坐着和你一模一样的事情,甚至更奇怪的是,你正在做的事情,比如说你想写一个字条给对面的屋子,字还没写完,自己的房间就被粗暴的敲门,打开门发现自己还没写完的纸条已经完整的出现在了房门上。没错很奇怪,影片中其实有无数多个未知的平行空间,那里面的你,可能经历过你已经经历的事情,有些甚至进程比你慢,你过去看他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事情你早已经经历过,那你再走几步,又发现这么一个房间,里面又有一个你做着一些曾经根本没做过的事情,会不会感觉到特别的恐怖?特别的诡异?

就是这么一部脑洞大开的电影,用了极小甚至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成本,拍摄了五个晚上,就给我们呈现出了如此精彩的剧情,整个制作团队可谓是潜力无穷了。

经典小成本优质烧脑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在观看整部电影的时候,兴许有些人会吐槽整部电影的镜头感,因为总是感觉摇摇晃晃,而且整部电影的画面感也会经常明明暗暗,电影剧情还会不时的用黑色画面中断,让人看了兴许还有点不爽,但是整部电影看完之后用一种回望者的目光去看待整部电影,设计还是非常巧妙的。摇摇晃晃的镜头会让我们体验到一种真真实实在在的家庭录像感,显得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像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一样,还会带着一点紧迫压抑感,十分能带动我们的心情起伏。还有每个片段都会出现的黑色画面,这其实是精心设计过的,每个黑色画面出现又切回到正常的影片镜头,这其实代表着影片中房子的平行空间的切换。

经典小成本优质烧脑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经典小成本优质烧脑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影片的各种伏笔和细节也是多到数不过来,从影片一开始,女主用手机跟男主打电话的时候,整部电影就开始给我们暗暗埋下伏笔了。一些细节处,比如整部电影中多次提到女主的手机炸掉了的事实,还有一行人喝的酒杯中酒的颜色,休头上的胶布的种类,人物聊天话题中透露的信息,还有一行人聊天总是带着一点不连续感,这一切一切都慢慢的向我们暗示着,其实影片包含了无数多个空间。整部电影给人看起来真的很不像是一般的电影,像是大家嘻嘻哈哈在日常录制的一个冒险游戏或者说是家庭录影带,影片具体的呈现效果也是非常的棒,通过不同空间里面的人物的描绘,可以看出每个人物的性格,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呆在这个房间里,每一步所做出的决定,,导致了这个空间接下来的发展会和其他的空间不一样,就像薛定谔的猫这个定理,你不打开这个盒子,永远无法知道里面的猫是死还是活,影片的一行人也是这样,他们必须行动起来,你不行动,永远无法知道未来下一步的发展是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