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協第16屆學術年會開幕 3位院士報告熱點領域研究進展

上海市科協第16屆學術年會

日前在科學會堂拉開帷幕。

本屆年會主會期為10月至11月,主會場設在科學會堂。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參加了開幕式和主題報告會。第13屆上海工程師論壇同期舉行。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本屆學術年會由開幕式暨主題報告會、綜合分論壇、學會(區科協)年會、專題活動組成,圍繞改革開放40週年回顧與總結、非常規能源、城市建設等主題組織了9項綜合分論壇活動。市科協所屬學會、協會和研究會、區科協等圍繞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等主題,組織了40多場專業年會、專題活動。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協主席陳賽娟教授致辭,並與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向通過四星級、五星級選拔評估和新升級為一至三星級的30家學會進行授證表彰。市科協副巡視員黃興華主持開幕式暨主題報告會。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在主題報告會上,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協副主席、中科院上海分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建宇研究員,陳賽娟教授,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金亞秋教授等分別就空間探測、血液學、遙感數據的智能演進等熱點研究領域作特邀報告。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王建宇曾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項目中率領團隊負責單光子(量子通信的基本單元)探測等技術環節。當墨子號衛星以每秒近8公里的速度繞地球轉動時,地面系統要探測到它發出的激光,技術難度相當於要從上海持續精準地打一束激光到北京的某扇窗戶上。王建宇在報告中介紹,單光子探測技術是未來量子通信、光子通信的核心技術,空間量子通信技術是實現全球量子保密網的重要途徑,空間光子通信是今後深空探測中信息傳輸的主要手段。我國將在未來的深空探測任務中採用空間光子通信技術,這種技術比目前廣泛採用的微波通信更先進,上海科研團隊在光子通信領域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陳賽娟長期致力於白血病發病機理與治療研究,率先提出並實施了白血病基因組解剖學計劃,發現了一批新的白血病發病相關的突變基因與融合基因,揭示了白血病發病的新機制,為臨床診斷、預後判斷和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生物分子標誌和靶標,並建立了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預後相關的分子分型體系,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白血病發病的分子機理,為制定分子靶向治療策略提供了理論依據。她報告的內容是關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癒與攻克癌症的思考。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金亞秋長期從事複雜自然環境與目標電磁散射、輻射傳輸和空間微波遙感定量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他介紹了應用神經網絡和AI技術,多模式遙感大數據的信息智能反演技術,並強調了學科交叉在其中的重要性。他透露,關於用新的電磁AI來實現微波視覺AI的算法,他的團隊正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開展一個很好的研究項目。

上海市科協學術年會創辦於2003年,旨在開展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推動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在科技社團和科技工作者的精心組織下,已成為上海科技界規模最大的多學科、綜合性、開放性學術交流平臺,為推動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