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兒子丈夫打,六旬老人井下生活20年


北京朝陽區附近,多處井下不足3平米的簡陋空間裡,住著一些白天外出謀生、晚上下井居住的人。每個穴居井蓋有兩個出口通向地面,在平均不足6平米的“蝸居”空間裡,堆置著各類生活用品,例如吃剩的饅頭、用過的被褥、衣服、蠟燭、球鞋、雨傘等等。

這位老人來自河南商丘,名叫全友芝,今年已經66歲了。據全友芝稱,她並不是無兒無女孤身一人,她有兩個兒子都在老家,由於經常被丈夫和大兒子欺負,被逼無奈離家出走。來京第一年就選擇居住井下,以撿廢品為生,至今已有20年。

全友芝老伴原來在外地掙錢,兩年前來北京找到自己,但由於經常打罵自己,所以倆人不同住,但他也在附近住井。井下居住雖然方便,但也經常“東躲西藏”,“城管查得嚴,多次封我的井蓋,我只能換個井繼續住。

她的生活很簡單:早上從麗都出發,步行前往三里屯、雅寶路、亞運村、團結湖等地區撿拾塑料瓶,然後找地方賣掉。一個瓶子8分錢,除了買點豆漿、粥、饅頭等簡易的三餐,昨天一共掙了18元。最多的一年,她這樣攢下了九百多元。

在老人的“家”裡,很髒的被褥鋪在地上,周圍散亂地扔著不少破衣服、報紙。一些破舊的廢品被老於堆在暖氣管道上,所有這些舊物都散發著一股黴味。

井下,溼氣較重、有黴味,但20℃左右的溫度比地面上暖和太多。整個井底面積,不及一張雙人床面積大,側面還有不少管道佔了空間,上面有人走動時,有土和灰落下。地上攤著兩床破舊的被褥、幾件卷著的衣服,還有鹽、鹹菜……這就是她簡單的“家”,沒有水、沒有電,只有五元一包的紅蠟燭微微閃著昏黃的燭光。

住在麗都附近的外國人很多,老人此生第一次吃到的麵包就是這裡的外國人給的,還有一位黃頭髮的外國女學生經常特意來給她送吃的。前幾天有口井滲水了,她就換了口井住,結果有警察來問她是否需要救助,自己為了躲避,就又換了口井住。除了在這附近,她在三里屯也有“家”,只是很少住那邊。


老人腿腳利索,手勁很大,藉著記者們的閃光燈和手電,雙臂一抖,挪開井蓋,順著管子慢慢爬下井去。

老人展示自己撿到的衣服。

這些住井人主要分兩類,一類是拾荒乞討者,一類是在周邊幹“黑洗車”的。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因兒子不孝養,有家不能回蝸居井下20年,靠撿瓶子維生讓人揪心。願天下少一些世態炎涼,多一些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