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如何正確移臂

短遊求快,長遊存力,短速遊中,移臂要快速有力,以求獲得最多的推進力,在長遊過程中,則要求保存實力,做到省力,做好每輪動作都能有短暫休息時間。自由泳遊的整體動作是一體、連續的,一氣呵成的,每個動作都與身體其它部位的動作都有極大的相關性。移臂也一樣,回臂不是簡單的抬高手臂,而是配合髖腰部發力節奏的一個被動結果。

在移臂過程中,首先涉及到的是提臂出水,這是移臂整體動作的發端,也是關鍵發力點,提臂出水的發力點不在手臂,這點很關鍵,初學者可能經常用手臂去提臂,但有一定基礎的游泳者,提臂出水的發力點是肩背肌群。

我們可以做一個試驗,平臥床上,雙手平貼身體,手摸大腿,用肩背發力讓大臂提起,聳肩發力,肘居最高點時,你會發現小臂與手像鐘擺,而這時你可以感覺到小臂與手得到充分的休息時間。要知道,小臂與手剛剛在出水前高肘抱水、划水、推水已經很累了,利用這一點點移臂的時間來休息、恢復是長遊的保障。

提臂結束後就正式進入移臂過程,與提臂時肩背的發力息息相關,移臂就是讓肘沿相對環形移動,並將小臂與手送入水中,這裡用送可能不大貼切,用甩可能會更好,因為在提臂的過程中,背肩肌群的力傳導到大臂與肘,產生提臂並移臂,肘相對過肩時這種力(或慣性)就會傳導到小臂與手,使小臂與手摔向肩的沿長線上入水,這就是移臂的整個過程。我們可以形象地將這個過程的發力比作仍線球,一個有線的鐵球拿在手裡轉幾圈扔出去,這個手就相當於肩,線就相當於大臂,球相當於小臂與手。

當雙臂像雙漿一樣推動身體向前時,我們的雙小臂其實就像兩個鐘擺一樣,在肘這個發調的作用下運動,短遊求快,鐘擺擺動快,休息時間短,易累,長遊則相反。正確的提移臂即能讓手得到充分的休息,還能在遊進過程中產生一種向前的慣性來拉動軀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