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 我不騙你 讓我來告訴你真相!

前言:

如果說情人節是一群人愛的盛宴,那愚人節就是一小撮人寂寞的狂歡。

對於很多人而言,愚人節或許更加的真誠。

在這個日子裡,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坦露心聲。

哪怕結果很糟糕,也可以用一句玩笑掩過。

愚人節,一個被冠以玩笑的頭銜,卻總是促使人們表達真實的情感的日子。

玩笑是間奏,真誠才是主旋律。

人類對於資源的掠奪是永不停息的,國家對於資源的控制是永不妥協的。

愚人節 我不騙你 讓我來告訴你真相!

資源日漸枯竭,日益稀缺是大勢所趨。無論對於歐洲,日本,印度還是中國,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能源獨立都可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未來經濟的增長不再單純地取決於能源的消耗,事實上,在發達國家,能源強度(指生產單位GDP需要消耗的能源)自1940年以來就一直在下降。

1980年以來,能源強度每10年下降越17%。但在發展中國家,由於依然使用廉價落後,汙染嚴重的技術建立化石燃料系統,能源強度持續升高。掌握著能源的國家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而那些被能源困撓的國家則陷入及其被動的地位。高消耗型的能源經濟模式是不可持續的,資源短缺的國家必須居安思危,儘快擺脫這種侷限性。

由於美國有足夠的力量控制全球資源,也有通過發行美元來購買資源的便利,確保在能源技術方面的絕對領先優勢便成為美國投入最大,傾注心血最多的領域。在未來,由於資源更加稀缺,資源更加集中地掌握在少數大國手中,資源的壟斷造就資源價格會越來越貴,比如:在美元升值週期美國可以在低價控制了大量優質資源,然後通過美元貶值可以使這些資源的價值成倍上升。我天朝要想崛起,那麼能源安全絕對不能別別的國家控制,這就是為什麼我國要走能源多元化,能源進口途徑多元化,大力發展及研究煤的清潔技術的主要原因了。

愚人節 我不騙你 讓我來告訴你真相!

放棄老天給予我們的能源優勢:煤。任何一屆領導人都不會下這樣的決定。化石能源終將被取代,這個驅動是緣於對能源枯竭的焦慮,然而這個時間過程太過遙遠,50年以後的事情我沒興趣去管。言歸正傳,基於某些球友的要求,這個帖子主講原油。(其實關於石油週期的資料已經收集很久了,寫的也有些倉促。原油週期太複雜,明年再收集一些資料可能更有說服力,判斷可能更準些。不過算了,趨勢如此,早發晚發都一樣:我認為明年下半年油價大概率走出泥潭,油價新的上漲週期肯定會來,而且比之前來的更猛烈,只是時間有待商榷)。ps:新舊能源觀者,環保主義者,未來100年主義者,詩人,兒童請繞道。

原油作為一種對全球影響最大的大宗商品,兼具商品、金融和政治屬性。商品屬性大多跟某個品種或領域的微觀影響因素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供需關係;金融屬性則大多跟宏觀影響因素相關,比如匯率、政治、經濟等。原油不僅在全球現貨貿易中舉足輕重,同時也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等密切相關的特性,決定了其價格同時受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兩大因素的交替作用。具體地說,原油價格走勢常受到供需平衡、地緣政治、美元強弱等的影響。

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定價的諸多因素

二戰以來國際油價年均值

在四個階段,全球原油供需或生產、消費格局各有不同的表現,造成油價每個階段表現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通過探究過往的油價週期,可以給當前油價分析及預測帶來啟示,達到博古通今的效果。

愚人節 我不騙你 讓我來告訴你真相!

二戰以來歷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及增速

全球石油消費地理格局正逐漸發生改變,2015 年亞洲及大洋洲的石油消費量佔全球的 32.7%,北美和歐洲地區分別佔 23.9%和 18.5%。當前,歐美、前蘇聯地區等發達國家的消 費增速放緩,中國、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成為石油消費主力,增速擔當。

2015 年全球各地區原油消費量佔比

全球原油消費地理格局(千桶/天)

全球季平均原油需求量及增速

2008~2012 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雖是全球性的,但它在不同國家的 表現卻差別很大:歐美國家受到重創,而中國卻保持著引人注目的經濟高速增長,印度和許 多發展中國家所受影響相對較輕。2013 年以來,美國已開始走向復甦和發展,但歐洲卻仍 籠罩在經濟增長停滯的陰影下。令人關注的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陷入明顯的經濟困難中, 其中包括一度成績斐然的金磚國家巴西、南非和俄羅斯,三國的 GDP 增長率在連續數年下 行之後,2015 年分別為-3.8%、1.3%和-3.7%。未來全球經濟總體規模仍將擴張,以"金磚 五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但整體上全球經濟(GDP)增速放緩。

愚人節 我不騙你 讓我來告訴你真相!

全球能源消費總量與 GDP 同步增長

全球能源消費增速與 GDP 增速近乎同步

據 BP 統 計,美國下游煉油量增速近年來一直在 0%左右徘徊,而日本下游煉油量自 21 世紀以來連年下滑。

美國原油消費、進口量及增速(單位:千桶/天)

日本原油消費、進口量及增速(單位:千桶/天)

美國曆年煉油量及增速(單位:千桶/天)

日本歷年煉油量及增速(單位:千桶/天)

發展中國家季平均原油需求量及增速

2005~2013 年間中國和印度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 5.61%和 6.79%,拉平 OECD 國 家-1.40%的年均增長率,全球增速平均保持在 1.0%左右。然而,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結構面臨轉型,石油消費增速放緩。作為拉動石油 消費的中國已開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經濟增速由高速向中高、繼而中速轉變。有研究預 計,我國石油消費量增速將在 2020 年前降至年均 3%左右,至 2030 年降至年均 1%左右; 天然氣消費量增速的相應值分別為年均 8%左右和年均 4%左右。再者印度今後的能源將更加倚重於煤炭、天然氣,且制定了發展核電的宏偉計 劃,其石油消費量增速將明顯下降,填補 OECD 國家需求減少的能力有限。

愚人節 我不騙你 讓我來告訴你真相!

中國季平均原油需求量及增速

印度原油消費量及增速

從煉油量來看,近幾年中、印兩國煉油量增速急劇放緩,印度煉油量體量不足中國的三分之一。且近五年來,兩國的煉油量增幅不大,2015 年中國中國煉油量增速僅 1.08%,印度近 三年增速始終在 0 左右徘徊,2015 年首次出現負增長。從進口量看,包括印度在內的亞洲 其他國家進口量總量不敵中國,進口增速放緩趨勢難以逆轉。

中國近 20 年煉油量及增速(單位:千桶/天)

印度本世紀煉油量及增速(單位:千桶/天)

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歷年進口量及增速(單位:千桶/天)

對於石油進口國而言,一定數量的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戰術)儲備是應對突發事件的必要安全保障。戰略石油儲備制度起源於 1973 年中東戰爭期間。歐佩克組織對西方發達國家進 行石油禁運,在此背景下發達國家成立國際能源署。成員國紛紛儲備石油,以應對石油危機。 國際能源署要求成員國至少儲備相當於 90 天進口量的石油,主要包括政府儲備和企業儲備 兩種形式。目前,中國也於本世紀初開始建立國家石油儲備制度。

愚人節 我不騙你 讓我來告訴你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