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 我不骗你 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前言:

如果说情人节是一群人爱的盛宴,那愚人节就是一小撮人寂寞的狂欢。

对于很多人而言,愚人节或许更加的真诚。

在这个日子里,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坦露心声。

哪怕结果很糟糕,也可以用一句玩笑掩过。

愚人节,一个被冠以玩笑的头衔,却总是促使人们表达真实的情感的日子。

玩笑是间奏,真诚才是主旋律。

人类对于资源的掠夺是永不停息的,国家对于资源的控制是永不妥协的。

愚人节 我不骗你 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资源日渐枯竭,日益稀缺是大势所趋。无论对于欧洲,日本,印度还是中国,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能源独立都可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未来经济的增长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能源的消耗,事实上,在发达国家,能源强度(指生产单位GDP需要消耗的能源)自1940年以来就一直在下降。

1980年以来,能源强度每10年下降越17%。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依然使用廉价落后,污染严重的技术建立化石燃料系统,能源强度持续升高。掌握着能源的国家占据着食物链的顶端,而那些被能源困挠的国家则陷入及其被动的地位。高消耗型的能源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资源短缺的国家必须居安思危,尽快摆脱这种局限性。

由于美国有足够的力量控制全球资源,也有通过发行美元来购买资源的便利,确保在能源技术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便成为美国投入最大,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在未来,由于资源更加稀缺,资源更加集中地掌握在少数大国手中,资源的垄断造就资源价格会越来越贵,比如:在美元升值周期美国可以在低价控制了大量优质资源,然后通过美元贬值可以使这些资源的价值成倍上升。我天朝要想崛起,那么能源安全绝对不能别别的国家控制,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要走能源多元化,能源进口途径多元化,大力发展及研究煤的清洁技术的主要原因了。

愚人节 我不骗你 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放弃老天给予我们的能源优势:煤。任何一届领导人都不会下这样的决定。化石能源终将被取代,这个驱动是缘于对能源枯竭的焦虑,然而这个时间过程太过遥远,50年以后的事情我没兴趣去管。言归正传,基于某些球友的要求,这个帖子主讲原油。(其实关于石油周期的资料已经收集很久了,写的也有些仓促。原油周期太复杂,明年再收集一些资料可能更有说服力,判断可能更准些。不过算了,趋势如此,早发晚发都一样:我认为明年下半年油价大概率走出泥潭,油价新的上涨周期肯定会来,而且比之前来的更猛烈,只是时间有待商榷)。ps:新旧能源观者,环保主义者,未来100年主义者,诗人,儿童请绕道。

原油作为一种对全球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兼具商品、金融和政治属性。商品属性大多跟某个品种或领域的微观影响因素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供需关系;金融属性则大多跟宏观影响因素相关,比如汇率、政治、经济等。原油不仅在全球现货贸易中举足轻重,同时也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等密切相关的特性,决定了其价格同时受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大因素的交替作用。具体地说,原油价格走势常受到供需平衡、地缘政治、美元强弱等的影响。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定价的诸多因素

二战以来国际油价年均值

在四个阶段,全球原油供需或生产、消费格局各有不同的表现,造成油价每个阶段表现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通过探究过往的油价周期,可以给当前油价分析及预测带来启示,达到博古通今的效果。

愚人节 我不骗你 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二战以来历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及增速

全球石油消费地理格局正逐渐发生改变,2015 年亚洲及大洋洲的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的 32.7%,北美和欧洲地区分别占 23.9%和 18.5%。当前,欧美、前苏联地区等发达国家的消 费增速放缓,中国、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石油消费主力,增速担当。

2015 年全球各地区原油消费量占比

全球原油消费地理格局(千桶/天)

全球季平均原油需求量及增速

2008~2012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虽是全球性的,但它在不同国家的 表现却差别很大:欧美国家受到重创,而中国却保持着引人注目的经济高速增长,印度和许 多发展中国家所受影响相对较轻。2013 年以来,美国已开始走向复苏和发展,但欧洲却仍 笼罩在经济增长停滞的阴影下。令人关注的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明显的经济困难中, 其中包括一度成绩斐然的金砖国家巴西、南非和俄罗斯,三国的 GDP 增长率在连续数年下 行之后,2015 年分别为-3.8%、1.3%和-3.7%。未来全球经济总体规模仍将扩张,以"金砖 五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但整体上全球经济(GDP)增速放缓。

愚人节 我不骗你 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与 GDP 同步增长

全球能源消费增速与 GDP 增速近乎同步

据 BP 统 计,美国下游炼油量增速近年来一直在 0%左右徘徊,而日本下游炼油量自 21 世纪以来连年下滑。

美国原油消费、进口量及增速(单位:千桶/天)

日本原油消费、进口量及增速(单位:千桶/天)

美国历年炼油量及增速(单位:千桶/天)

日本历年炼油量及增速(单位:千桶/天)

发展中国家季平均原油需求量及增速

2005~2013 年间中国和印度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5.61%和 6.79%,拉平 OECD 国 家-1.40%的年均增长率,全球增速平均保持在 1.0%左右。然而,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石油消费增速放缓。作为拉动石油 消费的中国已开始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继而中速转变。有研究预 计,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速将在 2020 年前降至年均 3%左右,至 2030 年降至年均 1%左右; 天然气消费量增速的相应值分别为年均 8%左右和年均 4%左右。再者印度今后的能源将更加倚重于煤炭、天然气,且制定了发展核电的宏伟计 划,其石油消费量增速将明显下降,填补 OECD 国家需求减少的能力有限。

愚人节 我不骗你 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中国季平均原油需求量及增速

印度原油消费量及增速

从炼油量来看,近几年中、印两国炼油量增速急剧放缓,印度炼油量体量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且近五年来,两国的炼油量增幅不大,2015 年中国中国炼油量增速仅 1.08%,印度近 三年增速始终在 0 左右徘徊,2015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从进口量看,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 其他国家进口量总量不敌中国,进口增速放缓趋势难以逆转。

中国近 20 年炼油量及增速(单位:千桶/天)

印度本世纪炼油量及增速(单位:千桶/天)

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历年进口量及增速(单位:千桶/天)

对于石油进口国而言,一定数量的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战术)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安全保障。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 1973 年中东战争期间。欧佩克组织对西方发达国家进 行石油禁运,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成立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 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储备相当于 90 天进口量的石油,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 两种形式。目前,中国也于本世纪初开始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制度。

愚人节 我不骗你 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