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欢迎捧场照理说事之拍案惊奇。在节目的后台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这两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日本成功了中国却失败了?

咱们这期节目就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首先,我不认为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这个说法基本正确,而日本的明治维新绝对不是自上而下的,恰恰相反,它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明确了这一点,咱们再来分析两者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大家常常觉得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原因在于这场改革是以明治天皇的名字命名的,那肯定是天皇推动的,当然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其实所谓的明治维新并不是字面意义的这么简单。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跟推翻幕府统治同步发生的,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是江户幕府,也就是将军来统治日本各地的大名,也就是地方的藩主。明治天皇只是个从来没有实权的象征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以九州和本州岛西部,这些远离幕府权力中心的地方势力,他们在闭关锁国的日本,仍然能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对外贸易,从贸易当中也学习到了关于西方的知识。这些地方势力他们认识到了幕府的腐朽,更认识到了幕府在西方列强面前的软弱无能。正是这些地方势力希望能够改变幕府的统治,进行改革。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他们改革的方式就是发动一场自下而上的武装革命,其实就是造反。就像中国历史上的造反一样,这场造反的名目就是要求幕府大政奉还,把权力还给已经当了几百年傀儡的吉祥物,天皇,这场造反的旗号就叫做尊王攘夷,尊王就是让天皇掌握权力,攘夷就是让日本强大起来抵御西方列强。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最终日本各地方发起的这场造反成功了,在江户,也就是今天东京的德川幕府被推翻,明治天皇从京都搬到了东京。其实,从本质上讲明治维新是日本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规模宏大的近代化运动,这次造反让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明治维新不仅推翻了幕府统治,而且结束了长达600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建立起了日本近代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明治维新它是一场造反,一场自下而上的颠覆性革命,自然可以打破日本的既得利益集团,打破日本的旧制度。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反观戊戌变法,这场变法从根本上是一场清政府内部的改革而不是一场革命,更不是造反。既然是来自于内部的改革,自然需要在旧的体制内去谋求对体制本身的改变,这种变革除非在最高层有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支持必须强大到足够消灭体制内的反对力量,甚至必须强大到能革统治者自己的命。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没有实权吗?


这一切对于并没有掌握实权兵权的光绪皇帝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尽管得到了来自于南方沿海地区维新派的支持,但是维新派也仅仅是文人而已,在整个清廷的权力架构中人微言轻,而且没有握有兵权的强力人物的支持,这也就是为什么谭嗣同希望能够获得袁世凯支持的原因。一场是自下而上,实力强大的地方势力的造反,一场是权力根基本身就不牢固的统治者自己推动的体制改革,成功与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