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聯手信美相互推出「相互保」,引入區塊鏈保障透明公正

支付宝联手信美相互推出“相互保”,引入区块链保障透明公正

10月16日,螞蟻保險、信美相互聯手面向螞蟻會員推出“相互保”,該產品面向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的螞蟻會員(60歲以下),無需交費即可加入,獲得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100種大病保障,在他人患病產生賠付時參與費用分攤,自身患病則可一次性領取保障金。

0元加入先享保障,隨時可退出

對於其付費機制,“相互保”相關負責人方勇介紹,與一般保險產品根據疾病發生率定價、需先行支付固定保費不同,“相互保”服務根據實際發生賠付案例的情況進行費用分攤。

根據規則,每月兩次公示、兩次分攤。在公示日,期間發生的確診賠案均會在適度隱藏敏感信息的前提下,給予公示並接受異議申訴。公示無異議的所有賠案產生的保障金,加上規定的10%管理費,會在分攤日由所有用戶均攤。錢花在哪裡,每個參與者需要分攤多少錢,完全公開透明。如果不願意繼續分攤,用戶在完成公示分攤後,選擇隨時退出。

方勇表示,均攤實際金額視每期公示的實際情況而定。但單一出險案例中,每個用戶被分攤到的金額不會超過1毛錢。

至於患病可以拿到多少錢,則要看用戶初次確診重疾時的年齡:不滿四十歲,賠付金額為30萬,超過四十歲,則為10萬。確診患病,只需手機拍照上傳相關憑證,公示無異議後就能一次性拿到保障金。

支付宝联手信美相互推出“相互保”,引入区块链保障透明公正
支付宝联手信美相互推出“相互保”,引入区块链保障透明公正

引入區塊鏈技術,大病互助保障透明公正

此前在一些互聯網互助產品中,也採用了風險共擔的機制,“相互保”信美方面總負責人曾卓向億歐介紹,“相互保”所採用的互助共濟的形式本質上和網絡互助有很大的不同。

他解釋:“支撐‘相互保’的是經過向銀保監會備案通過的保險產品,信美相互擁有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牌照,接受銀保監會的指導和監管,能夠長期穩健運營”。此外,據瞭解,相互保的一次性全額賠付也與網絡互助“收到多少、給付多少”政策不同。

對於“互助共濟”的運營模式而言,如何保障透明公正最為關鍵。“相互保”引入了兩大措施:一是設立公示制度,接受全體成員監督;二是引入了區塊鏈技術,保障信息不可篡改。

互聯網思維助力保險迴歸本源

數據顯示,癌症治療平均費用為50-60萬,全國因病返貧佔貧困人口42%以上,而2017年我國健康險的市場滲透率僅為9.1%。在健康保障領域,社保主要覆蓋基礎保障,而商業保險價格又相對較高,不少需要保障的工薪族、普羅大眾對保險缺乏瞭解,“相互保”或打開更多大眾對保險的認知。

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表示:“讓用戶以最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保障,是我們推出相互保的初衷,同時利用互聯網思維、技術搭建一個普惠、透明、便捷的平臺,讓保險迴歸本源。”

信美相互董事長楊帆也表示,如何在保險機構與消費者間建立信任一直是保險行業的挑戰。讓用戶相互守望、彼此幫助也是相互保險的使命。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互保”也對基礎保障形成了有益補充。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李曉林認為:“相互保險沒有股東,與消費者利益高度一致,建立好運營機制、整合好服務資源、服務好消費者是相互組織經營的核心目標,結合互聯網技術、高效運營,可以讓更多人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推動健康中國順利實現。”

除了“相互保”外,此前螞蟻金服也與信美相互推出面向0-18歲人群的健康保障“寶貝守護計劃”,並創新爭議解決機制“賠審團”,將理賠話語權交給大眾,改變了以往保險公司“說了算”的理賠現狀,實現了少兒重疾保障的普惠。螞蟻金服方面表示,後續相互保障及寶貝守護計劃機制成熟後,或將進一步擴大服務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