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一、“滬倫通”計劃的推進

伴隨著“滬倫通”的加速推進,英國股票市場引起了更為廣泛的關注。本文在此背景下對英國股票市場的基本情況作了相關研究。

“滬倫通”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Exchange,LSE)的相互連通。“滬倫通”計劃有利於解決證券投資項下人民幣輸出和迴流的問題,是中國大陸地區和國外證券市場的第一個連通計劃。目前,“滬倫通”已進入加速推進狀態。在2018年6月14日舉行的“2018陸家嘴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滬倫通”大的制度已安排就緒,操作方面的準備工作也正在加緊推進,有望於年內正式推出。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滬倫通”的實施將對中國證券市場帶來一定的積極效應。首先,“滬倫通”的開通能夠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給A股注入新的活力。“滬倫通”意味著A股市場也將逐漸與世界接軌,進一步加快推動A股市場的國際化水平,擴大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另外,隨著越來越多海外投資者的加入,也會對A股上市公司的要求越來越高,對A股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要求也會更加嚴格。

二、倫敦股票市場的起源和發展

1. 倫敦股票市場的早期雛形和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誕生

根據吳國培所著的《英國金融制度》,英國股票市場的早期雛形誕生於16世紀,英商在組建海外貿易公司時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17世紀末,由於英格蘭銀行的成立,大規模發行了政府債券和銀行股,民間的股票交易行為主要分散在咖啡館內。1802年,倫敦證券交易所經英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2. 19世紀初至20世紀80年代倫敦股票市場逐步走向成熟

19世紀初期,英國的採礦業、鐵路業等基建行業的發展使得主營礦產、鐵路等基建公司的股票成為那一時期英國股票市場上主要交易的股票板塊。19世紀3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重工業和紡織業的發展使得行業內的大批企業也發行大量股票。英格蘭北部重點城市曼徹斯特、利物浦以及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等地都開設了地方性證券交易所,數量超過30家。1890年,由於英國證券市場協會的成立,該協會對英國小型規模的證券交易所實行合併。隨著英國在海外的大幅度殖民擴張,英國的證券交易所成為全球投融資中心。

20世紀上半葉,美、德的崛起使英國原本的霸主地位不斷削弱,一戰和二戰的爆發、“大蕭條”的影響均使英國股票市場嚴重受挫。二戰後,在戰後經濟重振政策的推動下,股票交易量日益活躍。但是受二十世紀60年代英鎊危機爆發的影響以及70年代滯脹的影響,英國經濟逐漸又陷入衰退,紐約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1973年,倫敦證券交易所與曼徹斯特、利物浦等地交易所進行合併。到二十世紀80年代末期,地方性證券交易所逐漸停止運作。在二十世紀80年代期間,雖然英國經濟的回升讓倫敦證券市場得以發展,但是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讓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成交額超過倫敦市場的成交額,英國人均股市值跌出世界前五。為應對英國證券市場的衰退和挑戰,倫敦證券交易所在1986年進行了重大改革。這次改革作為英國金融“大爆炸”的重要部分,極大地提高了英國證券市場的自由開放程度。這次改革設立了專門負責管理證券市場的證券投資局(SIB),允許國內外銀行、保險和證券公司成為交易所會員,允許交易所以外的銀行和保險公司以及外國公司以100%的比例持有倫敦交易所會員公司的股份;另外,允許交易所成員公司同時擁有證券交易商和經紀商的兩重身份;以自由議定佣金制度取代固定手續費制度;使用自動報價系統SEAQ(Stock Exchange Automated Quotation)和國際自動報價系統(Stock Exchange Automated Quotation International),與紐約和東京的證券交易所聯機,可以進行24小時全球的證券交易。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倫敦證券市場得到快速發展。1991年,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市場規模比1986年增長了5倍。

3. 20世紀90年代以來倫敦股票市場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面對歐洲其他國家證券市場的競爭,英國政府又採取了新的改革措施。1991年英國將原來的證券局(TSA)與期貨交易商及經紀商協會(AFDB)合併為證券期貨局(SFA)。1992年倫敦證券交易所取消了個人會員,規定所有會員必須為公司會員。1994年,英國允許本國投資者以全球存託憑證(GDRS)的方式投資海外發行的證券。1995年,英國建立了歐洲第一個另類投資市場(Alternative InvestmentMarket,AIM)和未上市股票(Off-Exchange)市場。1997年10月,倫敦證券交易所推出SETS(Stock Exchange Trading System)交易系統,意味著電腦自動交易代替了原來造市商制度。

4. 21世紀以來倫敦股票市場的創新和變革

2000年以後,歐洲證券市場呈現出不斷整合的趨勢,泛歐證券交易所和Virt-X交易所等新組建的交易所紛紛成立,倫敦證券交易所面臨著新一輪的競爭。2001年3月,倫敦證券交易所更名為“倫敦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同年7月,倫敦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為一家掛牌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OFEX市場倒閉。2005年,PLUS市場(Plus Market Group)和專業證券市場(Professional Securities Market, PSM)設立。PLUS市場是專注於中小企業的股票市場,PSM則是企業通過發行面向專業投資人的融資工具進行上市融資的市場。倫敦證券交易所還開設了專業基金市場(Special Fund Market),該市場面向專業化的機構投資人,使基金經理能夠接觸到高質量的國際投資人。

三、英國證券市場概況

倫敦證券交易所主要分為主板市場、另類投資市場市場(AlternativeInvestment Market,AIM)和未掛牌股票市場。其中,英國主板市場是英國最為核心的股票市場,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完善的制度,服務於具備強大經濟實力的大型企業。AIM市場成立於1995年6月19日,提供了低於主板市場的相對寬鬆的准入條件,主要為初創公司和高成長性中小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是歐洲第一家二板市場。未掛牌股票市場又稱為未上市股票市場,設立於1980年,為規模較小、尚未達到上市標準的公司提供融資需要。

1.英國主板市場概況

截止到2018年5月,倫敦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一共有1165家。其中英國本土公司有944家,海外公司有221家。

1.1 2018年英國主板上市概況

從2018年1-5月新登錄英國主板市場的公司來看,29家公司中有26家是英國本土公司,僅有3家是海外其他國家的公司,上市籌集金額為10.73億英鎊。其中,3月主板上市數量最多,一共有11家公司。從方式來看,IPO仍為主要的方式,共有17只股票通過IPO的方式登陸主板市場。由其他板塊轉移到主板上市以及反向併購上市這兩種途徑登陸主板市場的公司較少,分別僅為2家和3家。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1.2 2018年英國主板增發股票概況

2018年1-5月,主板增發新股的公司共有351家,其中327家是英國本土公司,24家是海外公司。增發股票籌集金額為49.22億英鎊。在此期間,主板增發新股的公司數量是主板新上市公司數量的11倍,增發新股籌集金額也超過發行上市籌集金額的4倍。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1.3英國主板市場上市公司市值概況

對於主板市場市值而言,截止2018年5月,股票市值大於500億英鎊的公司有22家,僅佔主板公司總數的2.1%,但市值卻佔主板市場市值總額的49.2%;股票市值位於100-500億英鎊的公司有47家,公司數量佔主板總數的4.4%,市值卻佔主板市場總市值的25.5%。市值位於50-100億英鎊之間的公司有55家,佔主板公司總數的5.2%,市值佔主板總市值的9.4%。由此可見,市值50億以上的公司數量佔主板公司總數的僅為11.7%,但卻市值卻覆蓋了主板總市值的84.1%。而主板中88.3%的公司市值都在50億以下,這些公司的市值總額僅為主板市場總市值的15.9%。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2. 英國AIM市場概況

對於AIM市場而言,從1995年AIM推出以來,加入AIM的公司數量連年遞增,到2007年AIM的公司數量達到最高值。2017年AIM公司一共有1694家,其中1347家是英國本土公司,347家為海外公司。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AIM公司數量開始呈現連年遞減的趨勢。2018年,AIM市場上的公司減少到941家,其中796家是英國公司,145家是海外公司,但市值總額卻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113億英鎊。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2.1 2018年AIM上市概況

2018年1-5月,AIM新上市公司有22家,其中19只是英國本地公司,3家是海外公司。其中,3月新上市公司數量最多,一共7家公司,其中6只是英國本土公司,1只是海外公司。上市籌集金額為4.68億。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2.2 2018年AIM增發新股概況

2018年1-5月,AIM增發新股的公司為787家,其中632家是英國本土公司,海外公司僅為155家,增發新股募集資金的金額為20.81億英鎊。AIM市場增發股票的公司數量為新上市公司數量36倍,增發新股籌集金額超過上市募集金額16億英鎊。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2.3 2018年AIM上市公司市值概況

對於AIM的市值而言,市值10億英鎊以上的公司僅為17家,僅佔公司總數的1.8%,市值總額佔AIM市值總額的29.9%。市值在5-10億英鎊之間的公司僅30家,僅佔公司總數的3.2%,市值總額佔AIM市值總額的18.1%。市值在2.5-5億英鎊之間的公司數量有47家,市值總額佔AIM市場總額的15.1%。由此可見,市值在2.5億以上的公司數量僅佔AIM公司總數的10%,市值總額卻佔AIM市場總額的63%。而AIM市場中90%的公司市值在2.5億以下。其中,市值位於1000-2500萬英鎊之間的公司數量最多,共有176家,市值僅佔AIM總市值的2.7%。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3.英國股票市場投資者概況

英國股票市場擁有較高的國際化水平: 2010年,海外投資者持股市值佔全部投資者擁持股市值比例的43.1%;到2016年,海外投資者持股市值比例已達到53.9%;本地投資者中,2016年的個人投資者持有市值比例為12.3%,較2010年的10.6%來說略有提高,另一個持有股票市值佔比較大的投資群體為封閉式信託投資基金,2016年封閉式信託投資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比例為9.5%。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4. 2018年英國股票市場交易額情況

2018年1-5月,英國主板市場交易量達到1.16億筆,交易金額為6235.07億英鎊,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在所有市場中佔據第一,大大超過了AIM、專業證券市場等其他證券品種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另一點值得關注的是,雖然AIM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大大低於主板,但是交易量和交易金額的增長率較去年同比增長了33%和48%,在所有交易種類中增長幅度位居第一。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5. 2018年英國股市上半年走勢概況

5.1 英國股票發行制度以及退市制度

英國的發行與上市審核制度相對特殊,英國採取典型的核準制,發行可與上市分離。若企業僅計劃發行股票而並不打算讓股票進入交易所交易,該企業則不需要通過監管部門的實質性審核。若企業計劃將其股票在交易所主板上市,該企業則需通過英國上市委員會和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兩重審核。這重項審核程序同時進行,都包含了實質審核的內容。在核準制的約束下,審核不僅要求公開公司真實情況,而且必須符合規定中的實質性條件。對於在主板上市的股票,上市需達到的主要標準為:申請上市的公司必須獲得上市監管局(UK Lubricants Association,UKLA)的准許;申請上市公司需有保薦人;擬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後市值不得少於70萬英鎊,公眾持股不少於25%,預購該證券的承諾和期權比例一般不得超出發行數的20%;擬上市的公司須有自己獨立並有收入的主營業務,一般要有不少於3年的經營紀錄;在過去3年公司對其主要資產擁有控制權;擬上市公司運營資本須充足,財務報表與註冊所在地的法律和交易所認可的會計準則相一致,並按英美或國際會計準則獨立審計。AIM市場沒有最低上市標準,對上市公司規模、經營年限和公眾持股最低比例均無要求。對於在AIM市場上市的股票來說,上市需滿足的核心標準要寬鬆很多:指定一名上市保薦人;指定一名經紀人;公開賬目符合英美或國際會計準則;若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記錄不超過2年,擁有1%或以上股份的員工需承諾公司在AIM市場上市之後的一年以內不賣出股份;當保薦商認為某一公司符合AIM上市條件以及向交易所作出推薦,該公司可在3天后於AIM市場上市。

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退市情形包括:交易所認為該股票不再適宜繼續交易;上市公司無法滿足上市的持續性義務;暫停交易的時間超過6個月;上市公司完成反向收購。

5.2 英國股票市場交易制度

倫敦交易所有SETS、SEAQ、SEATS PLUS和SEAQ International四種交易制度。倫敦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所於1997年11月引入電子交易服務(Stock Exchange Electronic Trading Service,SETS),SETS的交易對象主要是英國公司發行的股票,並且僅限於富時100指數的100種股票。作為完全自動化的指令驅動交易系統,SETS改變了以前SEAQ交易系統的競爭性做市商報價驅動的交易制度格局。作為一種完全自動化的指令驅動交易系統,SETS通過各會員公司在電子指令簿上的報價來完成交易。SEAQ(StockExchange Automated Quotation)的主要交易對象是SETS交易股票之外的英國股票及英鎊長期國債券、傳統期權。SEAQ採用的是一個連續不斷更新的數據庫,可將全部做市商的買賣報價顯示出來。由於SEAQ是一個競爭性報價驅動系統,一種股票可以有超過一個做市商,因此做市商之間存在競爭,做市商之間可以通過減少買賣報價價差來吸引交易者。SEATS Plus(Stock Exchange AlternativeTrading Service Plus)是面向AIM的交易系統。SEATS Plus的交易對象是AIM股票和在競爭性做市商資格方面不符合SEAQ要求而不能在SEAQ上市交易的英國股票。SEAQ International(Stock Exchange Automated Quotation International)是為國際股票提供的電子化報價系統。在SEAQ International中每種股票均以其發行國的貨幣標價,並且在該國際股票的上市地進行交易和清算。

5.3英國股票市場監管制度

早在1697年,英國國會為防止自營商不法操縱的行為,頒發了限制證券商人和其業務的法案。1720年,英國國會又通過了監管金融市場的《泡沫法案》。1733年,英國成立了證券交易所。但證券監管仍以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協會、證券業理事會等自律機構進行監督,沒有建立正式的證券監管機構。1985年,英國成立了證券投資局(SIB)。1986年,英國政府出臺的《1986年金融服務法》確立了證券投資局監管金融市場的權威性。證券投資局主要通過證券業的自律機構對證券行業進行管理,下設三個自律機構:個人投資局(PIA)、證券期貨局(SFA)以及投資管理監管機構(IMRO)。證券投資局唯一的監管手段是取締不服從管理的自律組織,並沒有權利對違規機構進行其他處罰。1987年,英國成立了專門負責處理金融犯罪行為的嚴重欺詐辦公室(SFO)。而英國金融“大爆炸”事件則意味著英國金融業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1997年,英國成立了金融服務局(FSA),它合併原本的證券投資局(SIB)、個人投資局(PIA)、證券期貨局(SFA)、投資管理監管機構(IMRO)、英格蘭銀行的銀行監管部、註冊互助委員會(RFC)、住房合作委員會(BSC)、互助合作委員會(FSC)、保險監管司、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英國上市監管局(UKLA)十家機構。2000年,英國政府頒佈了《2000年金融市場服務法》(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FSMA)。該法令不但明確了金融服務局的權利義務,而且規範了金融市場運作。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英國實行由財政部、英格蘭銀行、金融服務局(FSA)合作實行的“三方共治”監管模式。其中,金融立法和制定金融監管的結構框架由財政部負責,貨幣政策的實施和執行由英格蘭銀行負責,維持支付清算體系的運作。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三方共治”的監管模式暴露了一系列問題顯現。這種監管模式把所有的金融監管責任都交給了金融服務局,金融服務局要處理上至全球大型投資銀行、下至金融個體客戶的問題,事物管理範圍較為冗雜;金融服務局和英格蘭銀行都向財政部彙報工作,金融服務局未能將風險及時傳遞給維護金融穩定的英格蘭銀行;在“三方共治”的監管框架下,無一獨立機構有權對整個金融體系進行監督並及時採取有效措施。2008年後,英國對原本的金融監管機制進行大幅改革。2008年1月,英國政府發佈了《對沖基金標準管理委員會標準》,旨在強化信息披露和估值管理。2009年7月,英國財政部發布了意在改革監管機構、控制系統風險的《改革金融市場》白皮書。2010年7月,財政部公佈了《金融監管新方案:判斷、焦點和穩定性》白皮書,提出對英國金融監管機制進行全面改革,改變原本的“三方共治”體系。2011年2月,英國政府發佈了《金融監管新方法:建立更強大的體系》,進一步提出了改變 “三方共治”的具體方案。2011年6月,英國政府發佈了《金融監管新方案:改革藍圖》白皮書,明確指出“三方共治”體制的不合理性。2012年1月,英國政府向議會提交了《<2012年金融服務法案>草案》,草案經批准後,成為《2012年金融服務法案》。該法案廢除了金融服務局的監管,建立“雙峰監管”模式。在英格蘭銀行裡下設職能為宏觀審慎監管機構的金融政策委員會(FPC);設立對金融機構進行審慎監管的審慎監管局(PRA);金融服務局更名為金融行為局(FCA),不再擁有審慎監管職能,主要負責監管金融機構的業務行為和保護消費者。審慎監管局和金融行為局相互合作,並受金融政策委員會的指導。改革後的英格蘭銀行在金融監管體系中佔據核心地位。

四、英國股市的重要指數和富時綜指的概況以及歷史走勢

1. 英國股市的重要指數

英國股票市場的主要指數有富時綜指(FTSE All-Share Index)、富時100(FTSE100)指數、富時100指數總回報指數(FTSE 100 Total Return Index)、富時250指數(FTSE 250 Index),富時350指數(FTSE 350 Supersectors Indexes)、富時AIM英國50指數(FTSE AIM UK 50 Index)等,這些指數均由富時指數有限公司 (FTSE)編制。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100)於1984年1月創立,選取了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的100只股票,這100只股票的上市公司遍佈9個主要國家並以英國企業為主,其他上市企業所屬國家包括了德國、意大利、法國、瑞士、瑞典、芬蘭、荷蘭及西班牙,英國富時100指數曾一度被認為是英國經濟的晴雨表,它和法國的CAC-40指數、德國的法蘭克福指數並稱為歐洲三大股票指數,是觀察歐洲股票市場重要的風向標之一。富時100指數總回報指數(FTSE 100 Total Return Index)結合資本表現和收入,衡量富時100指數總回報的指數。富時250指數(FTSE250 Index)衡量富時100指數之外約佔英國市值的15%的中型資本公司股票走勢的指數。富時350指數(FTSE 350 Supersectors Indexes)是衡量來自FTSE 100和FTSE 250指數公司的18個實時行業指數。FTSE小型股指數(FTSESmallCap Index)是衡量主板小型市值公司股票走勢的指數。富時AIM英國50指數(FTSE AIM UK 50 Index)於2005年5月16日設立,是衡量AIM市場50間最大市值公司走勢的指數。而富時綜指(FTSE All-Share Index)覆蓋了英國證券市場98-99%市值的股票,反映了富時100、富時250指數、富時350指數和富時小盤指數綜合表現,因而富時綜指是反映英國股票市場最為全面的指標。

2.富時綜指行業概況

2.1 2016年富時綜指行業概況

截至到2016年12月31日,富時綜指一共有636家公司。其中金融公司數量最多,為293家,工業類公司有115家,數量位居第二,消費服務類公司有94家,數量位居第三。總市值排名前三的行業為:金融(5924.4億英鎊),消費產品(4090.2億英鎊),石油及天然氣(4022.5億英鎊)。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2.2 2017年富時綜指行業概況

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富時綜指的公司總數上漲到641家。其中金融行業公司數量仍最多,一共有297家,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家。工業公司數量仍位居第二,有110家,比去年減少了5家。消費服務類公司穩居第3,比上一年度末增加了1家,共95家。從行業總市值來看,石油及天然氣行業的總市值超過了金融行業,從2016年度總市值排名第三上升到第一(5921.3億英鎊),金融行業的總市值位居第二,從上一年度的5924.4億英鎊減少到5863.3億英鎊。消費產品行業市值退居第三名,市值為4334.7億英鎊。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2.3 2018年富時綜指行業概況

截至到2018年6月22日,富時綜指公司數量仍為641家。其中金融公司數量最多,為305家,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家。工業行業的公司數量有106家,位居第二,比上一年度減少4家。消費服務類公司有91家,位居第3,較上一年度減少4家。總市值排名前三的行業依然為:石油及天然氣(7171.8億英鎊),金融(6872.1億英鎊),消費產品(4852.5億英鎊),總市值相較去年均有所上升。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3. 富時綜指市值排名前十個股

3.1 2016年富時綜指市值排名前十個股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富時綜指總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為匯豐控股(HSBA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B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A LN Equity),聯合利華(ULVR LN Equity),碧闢公司(BP/ LN Equity),阿斯利康公共有限公司(AZN LN Equity),沃達豐(VOD LN Equity),英美菸草(BATS LN Equity),葛蘭素史克公司(GSK LN Equity),必和必拓(BLT LN Equity)。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3.2 2017年富時綜指市值排名前十個股

截止2017年12月31日,總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依次為荷蘭皇家殼牌(RDSB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A LN Equity),匯豐控股(HSBA LN Equity),碧闢公司(BP/ LN Equity),聯合利華(ULVR LN Equity),英美菸草(BATS LN Equity),必和必拓(BLT LN Equity),葛蘭素史克公司(GSK LN Equity),力拓公司(RIO LN Equity),阿斯利康公共有限公司(AZN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B LN Equity)和荷蘭皇家殼牌(RDSA LN Equity)已超過匯豐控股成為富時綜指中市值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股票。沃達豐退出市值前十行業,經營採礦業的力拓公司進入市值前十的行業。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3.3 2018年富時綜指市值排名前十個股

2018年6月22日,總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依次為荷蘭皇家殼牌(RDSB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A LN Equity),匯豐控股(HSBA LN Equity),碧闢公司(BP/ LN Equity),聯合利華(ULVR LN Equity),英美菸草(BATS LN Equity),力拓公司(RIO LN Equity),阿斯利康公共有限公司(AZN LN Equity),必和必拓(BLT LN Equity),嘉能可(GLEN LN Equity)。其中,荷蘭皇家殼牌(RDSB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A LN Equity),匯豐控股(HSBA LN Equity)市值均超過2000億英鎊。嘉能可取代葛蘭素史克公司進入市值前十。近三年,總市值排名前十有4只股票都屬於石油及天然氣行業:荷蘭皇家殼牌(RDSB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A LN Equity),碧闢公司(BP/ LN Equity)和必和必拓(BLT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B LN Equity),荷蘭皇家殼牌(RDSA LN Equity),匯豐控股(HSBA LN Equity)在近三年時間裡市值均位列前三。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4. 富時綜指1978-2017年曆史走勢

富時綜指是反映英國股票市場走勢的最為全面的指標。本文選取富時綜指來考察近40年來英國股票市場的走勢情況。從1978-2017年近40年的走勢來看,英國股市歷史行情大體呈現出五輪牛市和四輪熊市,“熊長牛短”特徵頗為顯著。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1)第一輪牛市:1978-1999年

二戰結束後,英國經濟增長緩慢,整體經濟實力不斷下降。20世紀70年代後,英國經濟進入滯漲時期,股市持續低迷,經濟發展陷於困境:國企效率較低,很多國有企業出現了長期虧損,需要政府的大量財政補貼才能繼續經營;除此以外,社會福利支出龐大,公共債務持續攀升,國際收支逆差大幅擴大也使英國經濟發展出現困難。尤其在1974-1975年,英國GDP實際增速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隨著20世紀70年代末,撒切爾夫人出任英國首相,在經濟上實施了供給側改革,降低了以往政府對國家經濟的干預,進行國企私有化改革,大力推進民營化,政府逐漸放鬆對經濟的管制,著手推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推行減稅政策,用緊縮貨幣的方式有效地抑制了通貨膨脹。在1982-1989年之間,英國GDP實際增速保持在2.1%到5.9%之間,消除了之前出現的負增長情況。英國富時綜指在1978-1989年之間,從220.6點上漲到了1204.7點,近乎翻了6倍。

隨著1990年梅傑當選英國新一任首相,梅傑政府期望通過降低利率刺激經濟的計劃落空,在緊縮政策和高利率的影響下,英國經濟開始出現下滑趨勢。1990年,英國GDP的實際增長率跌至僅0.5%。1991年,GDP實際增長率降為-1.2%。期間,富時綜指從1989年的1204.7點調整至1990年的1032.25點。之後英國經濟逐漸復甦,1993-1997年之間,英國GDP實際增長率保持在2.5%-4%之間。與此同時,富時綜指大體走出上升的形態,到1997年梅傑卸任時,富時綜指達到2411點。

1997年以布萊爾為領袖的工黨上臺後,英國經濟政策從新自由主義轉向“第三條路”。政府力圖穩定整體經濟,注重民生問題,擴大就業機會,保持政府支出穩定,降低通脹,增加公共支出。英國GDP實際增長率從1997年的2.6%上升到1999年的3.2%。與此同時,富時綜指從1997年的2411點上漲到1999年的3242.06點。

(2)第一輪熊市:2000年-2002年

2000-2002年,由於美國互聯網過度投機和泡沫破滅,美股迎來大跌。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超過3000點。在此期間,受美國經濟全面下滑和美股嚴重下挫的影響,英國經濟和股市也遭遇不小的打擊。2002年,英國GDP實際增速從2000年的3.8%降到2.5%。與此同時,富時綜指從1999年的3242.06點跌到2002年的1893.73點。

(3)第二輪牛市:2003-2007年

隨著歐美經濟的復甦以及英國工黨應對經濟衰退的有效政策的實施,2003-2007年之間英國GDP實際增長率平均值為3%,均高於2002年2.5%的增幅。富時綜指在2007年也上升至3286.67點的高位。

(4)第二輪熊市:2008年

2008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影響,富時綜指在2008年大幅受挫,2008年12月富時綜指以2209.29收盤,較2007年12月收盤時的3286.67點下降了超過1000點。自2008年9月美國經濟危機深化以來,首相布朗領導的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經濟恢復政策:英國的基準利率從5%不斷下調,2008年12月基準利率已降至2%,到2009年3月基準利率已降至0.5%,達到50年來的最低水平,政府將特殊流動性計劃的規模擴大至2000億英鎊。政府對蘇格蘭皇家銀行,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和勞埃德TSB銀行注入總額370億英鎊的資本金,公佈了總額為200億英鎊的一攬子財政刺激計劃,實行減稅、增加政府支出以及小企業貸款的擔保等措施。

(5)第三輪牛市:2009-2010年

英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發揮了一定作用。英國GDP實際增長率從2008年的-0.3%和2009年的-4.3%上升至2010年的1.9%。2009年4月開始,富時綜指開始出現反轉,到2009年12月,富時綜指回升到2760.8點。2010年,富時綜指上漲到3062.85 點。

(6)第三輪熊市:2011年

2011年,受歐債危機影響,富時綜指從2010年的3062.85 點降至2857.88點。為了降低歐債危機的影響,卡梅倫政府在2013年1月發表的中期執政報告中表示為了捍衛英國經濟利益,不參加新的歐元區救助機制。除此以外,英國政府還表示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設立單獨的歐元區救助基金。

(7)第四輪牛市:2012-2013年

在卡倫梅政府的政策下,歐債危機對英國的影響較為有限,到2013年12月,富時綜指已回升到3609.63點。

(8)第四輪熊市:2014-2015年

受脫歐投票緊張情緒的影響,英國富時指數從2013年底的3609.63點降至2015年底的3444.26點。

(9)第五輪牛市:2016-2017年

2016年6月23日,投票結果為支持脫歐者獲勝。儘管公投當天英國股票大跌3.8%,但是到2016年12月底,富時綜指回升到3873.22點。2017年12月,富時綜指已回升到4221.82點。

5. 2018年英國股市上半年走勢概況

5.1 2018年1-6月富時綜指走勢

2018年上半年,英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僅為0.1%,消費者信心指數1-5月的平均值降至-8.4,受制於英國脫歐談判的進展緩慢和不確定性、歐洲政局動盪、美國加息、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逐步擴大等因素,富時指數主要在3800點到4300點之間高位震盪。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5.2 2018年富時綜指1-6月行業漲跌幅情況

從2018年富時綜指上半年漲跌幅情況來看,從2018年初截止至2018年6月22日,漲幅前三的行業為消費服務(+11.12%),醫療保健(+8.58%),工業(+7.89%)。富時綜指跌幅前三的為電信(-18.16%),消費產品(-8.57%),科技(-8.39%)。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5.3 2018年1-6月富時綜指漲幅居前十個股

從2018年初至2018年6月22日,富時綜指漲幅排名前十的依次為Ocado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52.20%), 牛津生物醫藥有限公司(+130.55%), NEX集團公共有限公司(+70.98%), 吉姆鑽石有限公司(+69.72%), Nanoco集團公共有限公司(+55.43%), Evraz公共有限公司(+54.35%), Huntsworth公共有限公司(+52.62%), Fidessa集團(+51.92%), Softcat公共有限公司(+48.08%), Premier 石油公共有限公司(+47.67%)。2018年1-6月漲幅居前十的股票覆蓋了消費產品、醫療保健、金融、科技、消費服務、石油及天然氣,而工業、電信產業和公用事業這三個行業則無公司進入漲幅前十的行列。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6.富時綜指走勢與其他地區市場走勢對比

6.1.富時綜指和美國市場走勢對比

從1978-2017年近40年的走勢來看,英國富時綜指與美國的道瓊斯工業指數(DJI)、標普500基本的走勢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在這近40年的時間裡,英國富時綜指的第一波上漲行情發生在1978-1999年,在此期間,富時綜指從1978年的220.6點上升到1999年的3242.06點。而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也從1978年的117.98點上升到1999年的4069.31點。標普500也從1978年的96.11點上升至1999年1469.25點。富時綜指與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普500在這一期間走出相似的長牛形態。2000-2002年之間,英國股市迎來了一次大幅回調,2002年12月富時綜指以1893.73點收盤。在此期間,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普500均走出一輪跌勢,2002年12月分別以1335.51點和879.82點收盤。2003-2007年,英國富時綜指與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普500共同走出了一波上升行情。2008-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英國富時綜指與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普500一同回落,2009年12月分別以2760.8點、2269.15點、1115.1點收盤。2011年,英國富時綜指受歐洲次貸危機影響走出一輪跌勢,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也出現一輪小幅下跌。2012-2017年之間,除2014-2015年英國富時綜指受脫歐投票影響有所回調,大部分時間英國富時綜指與美國的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均走出一輪上漲行情。至2017年末收盤,英國富時綜指與美國的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均創出4221.82點、6903.389點和2673.61點的新高。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6.2富時綜指和歐洲股票市場走勢對比

從1978-2017年富時綜指和歐洲市場的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近40年的走勢對比來看,富時綜指和歐洲市場的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關聯度較大。

在1999年之前,英國富時綜指和歐洲市場的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基本都處於同步上漲中。1999年底,富時綜指以3242點的高位收盤,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也以5958.32點、6958.14點和7570.1點收盤。

2000年,英國富時綜指開始回落,法國CAC40和德國DAX也開始進入一波跌勢,瑞士市場指數在2001年也進入下跌階段。至2002年末,英國富時綜指與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分別以1893.73點、3063.91點、2892.63點和4630.8點的低位收盤。

2003-2007年,英國富時綜指與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均走出一輪牛市。2007年12月,英國富時綜指與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上升到了3286.67點、5614.08點、8067.32點和8484.46點。2008年12月,受金融危機影響,英國富時綜指回落到了2209.29點,法國CAC40也分別從2007年12月的5614.08點回落到了2008年12月的3217.97點,德國DAX從2007年12月6596.92點回落到2008年12月4810.2點,瑞士市場指數也從2017年12月的8484.46點回落到2008年12月5534.53點。

2009年末,英國富時綜指與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一同實現了小幅回升。2010-2011年,受歐債危機影響,英國富時綜指與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經歷了一波熊市。2012年後,隨著歐債危機的影響逐漸減小,英國富時綜指與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又進入了新一波牛市階段。2012-2017年之間,除2014-2015年英國富時綜指受脫歐投票影響有所回調,以及2015-2016年瑞士市場指數受瑞士國家銀行(SNB)取消歐元兌瑞郎的保底匯率後經濟衰退而回調外,期間大部分時間英國富時綜指與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一同走出了長線上漲行情。2017年12月,英國富時綜指與法國CAC40、德國DAX和瑞士市場指數分別以4221.82點、5312.56點、12917.64點和9381.87點的高位收盤。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6.3 富時綜指和亞洲市場走勢對比

英國富時綜指和亞洲股市的走勢關聯性較低。受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經濟危機影響,日經225指數在1990-1992年經歷了一波大熊市,日經225指數從1989年12月的38915.87點跌至1992年12月的16924.95點,下跌了近22000點。而在此期間富時綜指上漲了將近300點。1996-1998年,日經指數又經歷了新一波的熊市。1998年12月,日經225從1995年末的19868.15點跌至13842.17點,而在此期間,英國富時綜指上漲了超過800點。從英國富時指數和香港恆生指數的走勢來看,英國富時指數和香港恆生指數相互影響作用不明顯。恆生指數在1993-1999年之間呈現出多輪震盪行情,而在此期間英國富時指數處於穩步上漲的長牛階段。從英國富時指數和上證綜指的走勢來看,英國富時指數和上證綜指走勢的同步性較低。1999-2000年,當富時綜指從3242.06點跌至2983.81點時,上證指數從1999年的1366.58點上漲至2000年的2073.4點。2016-2017年,上證綜指走出一波回落行情,但富時綜指卻在2016-2017年呈現大幅上揚態勢,並於2017年底達到4221.82點的高位。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6.4 2000年12月31日-2018年6月22日富時綜指走勢和市盈率(P/E)

從2000年12月31日-2018年6月22日的富時綜指走勢和市盈率變化來看,富時綜指市盈率的衝高往往帶來指數的下跌。富時綜指的市盈率從2000年底的24.84上升到2001年底的63.87,富時綜指從2000年底的2983.81點下跌到2001年底的2523.88點。當富時綜指的市盈率從2007年底的13.09上升到2008年底的27.75,富時綜指從2007年底的3286.67點回落到2008年的2209.29點。富時綜指的市盈率從2014年底的22.42上升到2015年底的35.55,富時綜指從2014年底3532.74點跌至2015年底的3444.26點。而市盈率的大幅降低時,富時綜指往往相應走出一波上漲行情:2003-2007年市盈率從28.38降到13.09,富時綜指從2207.38點上升3286.67點;市盈率從2016年底的34.79回落到2018年6月22日的14,富時綜指從2016年底的3873.22點上升到2018年6月22日的4203.66點。目前富時綜指的處於4200以上的高位,而市盈率則處於相對低位,目前僅為14。

「川財海外」看世界系列之四:“滬倫通”與英國股票市場概覽

風險提示:全球金融市場黑天鵝事件,美國貿易戰衝擊,英國經濟政策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