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逆袭成优等生|我如何用开发者的思维教育孩子

三个月逆袭成优等生 |我如何用开发者的思维教育孩子

上周和朋友约海底捞,进门刚坐下,她就和我开启了诉苦模式。

“你是不知道啊,我这阵子跟了一个网瘾少年的采访,可累惨了”

我素来爱听故事,便兴致勃勃要求她讲下去。

三个月逆袭成优等生|我如何用开发者的思维教育孩子

“你之前听过电击治疗网瘾吧,后来那些孩子都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治疗结果,但也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后续我们做了一组当事人及其家长的采访 ,访问结果真的是触目惊心啊”。

“其实好多当事人不太愿意提及这段经历,所以内容挖掘起来特别费劲。后来为了素材需要,就联系了当事人的家长们”

——“支持,孩子都沉迷网络了,这样的治疗如果能把孩子扳回正道也值得。”

——“那就不管治疗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吗?”

——“什么心理创伤,等孩子以后成才了肯定会来感激我们的。”

1

网游猛于虎

三个月逆袭成优等生|我如何用开发者的思维教育孩子

前段时间,人民网的长文刷爆了朋友圈,“网游”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让每一位家长谈虎色变。更有家长在文末评论,“为了防止孩子沉溺游戏,我们家甚至都不放电脑不安网线”、“孩子玩游戏上瘾,家长就跟着操心,现在是俩人轮流看着,不让他碰电脑”……一排排的评论表明,玩游戏上瘾成为了一个过于普遍的问题。

在长文推送成功的几天之后,又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被高度转发,原作者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资深游戏策划,道出了游戏上瘾的真实情况。

“为了让玩家沉迷,我们做的功课比各位父母要深入的多,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对抗,所以无奈是大多数父母的感受。我们非常清楚你的儿子想要什么,愿意付出什么,以及什么是他喜欢的。百万玩家的数据和调研在我们的数据平台上随时可查,我们的每一个改动都和数据有关,我相信我比你更了解你的儿子的喜好。”

2

沉迷游戏的本质

三个月逆袭成优等生|我如何用开发者的思维教育孩子

游戏是一个把复杂事物条理化的产物,游戏的很多玩法的设计都源于生活、来自于人性,只不过设计者将规则设计得比现实更清晰、反馈更明确、更洞悉玩家的想法。所以玩家在游戏中会有爽、满足、实现了的快感,这是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

简单来说,就是设计非常多的细节目标,让玩家按部就班的达成,并给予奖励的过程,以达到上手游戏的目的。相信设计者是专业的,有大多数家长都没有的耐心。

“我给我儿子同样定了一套上学的新手引导,在三年级刚上英语课的时候,我只需要他及格,便奖励他一个月的零花钱翻倍。他们班只有不到六个人不及格,他很轻松的完成了目标,我立刻给他兑现了奖励。在游戏行业我们管这叫首充,只需充值几块钱,可以享受数倍于你充值的奖励。”

玩家始终需要被引导,不然就很容易离开游戏,孩子也一样。

每一次目标无需太难,太难会适得其反,保持在一个个稳定的画饼-完成-奖励再画饼的小循环中,让人始终在追求。

“兑现奖励后,我要求他拿70分。一旦他进入了这个循环体系,成绩变好只是一个结果。”

三月后,果然他的成绩成为班级的佼佼者。

3

如何引导孩子避免网瘾

三个月逆袭成优等生|我如何用开发者的思维教育孩子

惩罚与奖励法

许多家长的惩罚方式很容易将自己摆在孩子的对立面。

如何惩罚孩子,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拿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在游戏设计中有一个常识,策划几乎不因为玩家没达到目标,而把他已有的东西拿走来作为惩罚,相反是许诺一个奖励,你达成了才能获得。好比完成任务后获得的金币,打死Boss掉落的装备。不会因为你没打死Boss,策划说作为惩罚没收你的装备,这样会带来极强的挫败感。

惩罚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在游戏中我们也极少惩罚玩家,哪怕你玩的再烂,我们都会告诉你:你玩的不错,还有以下几种办法可以让你变得更强。

而如何奖励孩子,简单来送儿子东西时要谨慎。

首先游戏策划永远不会偷偷或者无缘无故的送你东西,背后始终都惦记着你什么,不管是期待你多上线也好,期待你想充钱也好,而且大奖励在送之前,都会先画个饼,告诉你想获得是有条件的。

奖励跳出来的特效永远酷炫具有仪式感,希望你记住我们对你的好,让你心情激动的明白,这是我们奖励你的,而不是我们欠你的。

我们要投其所好,但要记住,这些奖励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使用范围,人民币就是没有使用范围的奖励,你不知道他是攒着买手机了,还是消费到游戏中浪去了,它能实现他所有的目标。

奖励的目的是它能获得短暂的快乐,满足他的某一个需求,但过去就没了,下一个目标又在眼前。

想清楚什么是想要的,利用它和孩子站在一起,完成你们想要的目标。哪怕他想要买手办,在你眼里这不就是个塑料小人吗,那你自己也要明白,你买的价值不是这个塑料小人,买的是你儿子达成目标所付出的努力。

三个月逆袭成优等生|我如何用开发者的思维教育孩子

父母端正自己的态度

真想要让孩子摆脱网瘾,做家长的自己首先要端正态度,如果只把游戏当做洪水猛兽,不去深入了解,逃避只会让事越来越大。

“我儿子当然玩游戏,非但给他玩,我还买更好的游戏让他体验。最开始玩植物大战僵尸和我的世界,去年开始玩王者荣耀,不过给他买了switch后,开始玩塞尔达了,而现在在玩奥德赛。”

为什么他不和同龄人一起玩王者荣耀?

当你见识过越多,就对越低级的刺激不敏感。就像没有人一边玩《塞尔达》一边玩《贪玩蓝月》一样,人的阈值会越来越高,逐渐对低质量游戏变得不感冒。禁止孩子玩游戏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选择合适的游戏让他体验,高质量的游戏教会的并不比书本要少。

好比作为一个成年人,钱对我的乐趣比玩游戏可带劲多了,马云却认为钱对他没有意义。玩游戏不是原罪,哪怕没有游戏,还有番剧、网络小说,只要它比读书有意思,就足够所谓“毁掉一个年代的孩子”。

而这些就是达内童程童美想要传达的理念,如果对编程对游戏并不陌生,甚至还能自己制作游戏并让周围人有机会体验作为开发者撰写的游戏,那么还会上瘾吗?还会沉溺其中吗?不会,见识过更广袤的领域,只会带来眼界的提升,让人发觉过去非常执着于喜欢的东西,不过是沧海一粟。目标的拆分和建立,让人可以持之以恒的坚持。

游戏如此,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经历过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人在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相对于指望政府和游戏公司,家长你自己就是最好的领路人。

而这里,即将有一个游戏编程体验的机会。你可以放心地带孩子感受游戏的魅力。

体会编程制作的喜悦。并充分理解程序猿背后的神秘。

勇敢的Golden Hunter,来到了未来的失落世界,只有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闯过4重关卡,集齐四枚万能之印,才有机会开启尘封多年的黄金塔,拿到珍贵的Golden Egg,并赢取神秘大奖~

这即将开启一场规模宏伟的闯关体验,也即将给你和孩子提供一次亲密相处的机会。

三个月逆袭成优等生|我如何用开发者的思维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