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如果把食物們當作明星的話,我想我們最關心的可能就是這些食物到底有沒有整過容。

因為在他們“出道”之前,大部分食物都在“整容醫生”---農民伯伯的手中被精心改造過,讓人絕對想不到他們本來的樣子。

所以,為了滿足各位的好(ba)奇(gua)心,小編喬裝打扮深入食物圈,為大家揭穿它們的真面目!

腰果

在我看來,給腰果取名的前輩一定是資深擼串愛好者。

它的外形酷似腎臟,然而若將它稱之為“腎果”,難免會有些騷氣而且也著實不好聽,於是便借用了燒烤攤中羊腎的叫法,才得名腰果。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ins

然而它小時候的樣子可能和大家想象的相差甚遠,我們平時見到的腰果只是整個果實的一小部分,完整的腰果分為真果和假果兩部分。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ins

假果是整個果實的上半部分,外形酷似蓮霧,口感也與蓮霧有些相似,而我們常吃的腰果,屬於果實的真果部分。

在果實成熟後,農民伯伯對假果部分進行切除,並且將真果部分的外殼捨棄掉,最後所得到的就是腰果。不得不說,農民伯伯手藝確實高超,一整個果實經過他們的手後,成果竟與之前的樣貌迥然不同,這技法令人佩服。

開心果

如果不是成為美食編輯寫下這篇文章,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開心果竟然是長在樹上的。

開心果初長成的時候,果皮為淺綠色,隨著果實逐漸成熟,顏色也漸漸轉變為緋紅色,遠遠地看去和桃花似的,好看極了。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待果皮轉為玫紅色時,也就意味著其完全成熟,這時開心果果實會自動地從果皮中脫落出來,之後經過農民伯伯的能工巧手使其“開心”,就成了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開心果啦!

碧根果

和開心果一樣,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碧根果是生長在樹上的。但是不同於開心果,碧根果果實外層的果皮呈青綠色。

隨著果實的逐漸成熟,果皮也漸漸地開裂,尋著裂縫將果皮剝開,所得到的就是我們常吃的碧根果了。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板栗

對於小編這般的糖炒栗子星人來說,沒有板栗的秋天是不完整的。

第一次見到板栗的原型大概要追溯到初中時期,和父母前往郊區遊玩,看著樹上毛球竟不知裡面包著的就是最愛的板栗,惹來了父母的嘲笑。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ins

板栗最外層的殼一般稱之為慄蓬,分佈著密密麻麻的針刺,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傷。將慄蓬打開後,裡面有2-3顆深棕色的堅果,就是我們最常吃的板栗了。

酸角

之前父母去雲南遊玩回來,特意帶回了一大袋酸角,作為生活在內陸地區沒見過世面的本人來說,看著一大袋子酸角,竟不知要從哪兒下手。

大部分人瞭解到酸角應該是從一種叫做“冰糖酸角”的零食開始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樣子。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ins

酸角外殼為土黃色,果肉呈棕黑色。將外殼捏開,每粒果實由一些筋絡相連,食用時僅需將筋絡祛除即可,無需過多的複雜步驟。

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酸角,從口感上被分為酸型、酸甜型以及甜型三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購買。

鳳眼果

蘋婆、九層皮、七姐果都是它。紅色的外皮,黑色的果實,遠遠地看過去使人不自覺地聯想到某社交平臺logo。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ins

市面上其實很難見到有售賣鳳眼果的,中藥櫃才是它的“主戰場”,不過它的果實確實也是可以食用的。將果實從紅色的外皮中取出來後,經過晾曬即可。食用時僅需將果實煮熟,口感與栗子相似,但卻比栗子多汁爽口。

無花果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吃過無花果乾,尤其是在課堂上,伴著老師在講臺上的滔滔不絕,口中的無花果乾彷彿都會更加美味。

然而,吃了這麼久的無花果乾,你知道無花果到底長什麼樣嗎?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ins

成熟的無花果顏色一般為暗紫色,用小刀將無花果切開後,果肉呈淡紅色,與芭樂有一些相似,口感酸甜。果肉中的種子也是可食用的,咬下一口後,聽著種子在牙齒的咬合間啪啪作響,也算是一種吃無花果時特有的樂趣。

菠蘿蜜

菠蘿蜜素來喜愛熱帶氣候,作為北方妹子,小時候基本沒有見過這種水果。

直到近幾年,隨著倉儲物流的逐漸發達,菠蘿蜜才逐漸地在北方流行開來,但是大部分人見到的也只是菠蘿蜜的果肉,並未見過整個的菠蘿蜜究竟長什麼樣子。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ins

菠蘿蜜的外殼呈黃褐色,較為堅硬,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而且它竟然還長在樹上,如果我在南方的話,可能每天都會陷入走在路上會被掉下的菠蘿蜜砸到的恐慌之中吧。

芝麻

如果單看芝麻“整容”前照片的話,我想我肯定認不出它,只能說食物圈“整容”技術太過於高超,誰能想到小小的一粒芝麻,竟與毛豆“撞臉”?

芝麻的外殼呈嫩綠色,看上去和毛豆可謂雙胞胎。不過將外殼打開後,就可以看到裡面排列整齊的芝麻啦。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之前一直不懂《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對著背後藏有無數寶藏的大門為何要喊“芝麻!開門”。現在想來,大概和芝麻原貌有關吧,只要將藏有芝麻的“大門”---外殼打開,就可以得到藏在裡面數不勝數的芝麻。

馬蹄

記得小時候去市場的時候,還可以看到菜攤上成堆擺放的馬蹄,然而現在越來越少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已經削去外皮的馬蹄果肉,我想這大概和人們越來越懶有關吧。

看到它們原來的樣子,你一定下不去口

圖片來源自ins

馬蹄,在我們家這邊叫做荸薺,如果語速較快,那它的名字被念出之後可就變味了。馬蹄外皮呈醬紫色,頂部有蒂且外皮較硬,需用小刀將其削去。裡面的果肉為乳白色,口感脆爽,比起作為配菜製成菜餚,我更加喜歡直接食用馬蹄,清新爽口,更加適合炎炎夏日食用。

說了這麼多,你們還知道哪些關於這些食物“整容“的八卦,趕緊在留言中告訴小編,滿足一下小編的八卦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