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为了记录当下在长沙的年轻人,都在做什么。这篇【我要上封面】的第六期出现了。以下所有内容均为采访形式后的选编。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 杨墨:“噶哩湫,在这里chill。”

常常会有朋友问到,“chill”到底是什么。我想我没有办法像百度一样回答问题。此次采访的杨墨,就是一个很chill的人。93年海南人,15年来到长沙,在太平街115号巷子里,经营一家“噶哩湫”的电子烟店。“Deep Throat Vape 深喉”是他自创的电子烟品牌。18年5月,在红咖举办了一场300多人很chill的电子party。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杨墨留着一头很chill的脏辫,穿着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喜欢的潮牌。光看外型,下意识会感叹:“这一定是个很酷的人。”

但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我没有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一开始只是想生存。如果在一开始,你想着要拿样、要做一件很酷的事情,你会丢失很多纯粹的东西。离开学校之后,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找到一个方向,一步一步的去实现所有想做的。”

什么时候,想着说要开这么家店?

“觉得自己已经够自由,够tmd的爽了,为什么不去做点什么事情。 ”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从最开始到现在,噶哩湫给人的感觉没变过,比较chill。”

事实上,噶哩湫是杨墨的第二家店。

“最开始只是个工作室,拥有各种电子烟产品。当初为了戒烟,接触的电子烟。从了解这些电子烟的区别,到一点点的筛选、制作,创造了深喉Deep Throat Vape这个电子烟品牌。”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深喉Deep Throat Vape的客户,深受众多长沙本地潮人、玩地下的艺人们喜爱,来过长沙的Jony J和布瑞吉也不例外。除了电子烟产品,噶哩湫还会贩卖一些local的潮牌、小酒。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2016.10 太平街115号/噶哩湫

大部分到访的客人,都会成为杨墨的朋友。2、3个朋友在这里跟杨墨聊天,人多的时候连外面的院子都坐不下,是噶哩湫的日常。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如果我去一家店,跟老板聊聊天会觉得很充实。噶哩湫就是这么个地方,从最开始到现在,噶哩湫给人的感觉没变过,比较chill,朋友们都把这里当家一样。大部分时候是开心的,大家愿意在这里交流。其中,听过最悲伤的故事,是有个朋友高考之际,妈妈去世了。你听到他平淡的跟你诉说时,你能感受到那种痛苦。”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那,噶哩湫一路走来有过艰难的时刻吗?

“我自己觉得挺顺的,开一家店挣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对的起所有的客人。没生意的时候,就带着女朋友逛街,和朋友们一起嗨。但开店之前有过,所有的艰难都是因为没想明白。”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想明白了?

“当你有点绝望,down到极致的时候。”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我的梦想很低,小时候就想买一个单反,但是觉得不可能。”

“读大学的时候,我靠自己努力得到了。就明白所有的梦想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杨墨后来的梦想,是去看看这个世界。于是,在天津读大学的时候,干起了兼职。跑业务、做销售。“在KFC只是在前台点餐,宅急送没人手就去帮忙,一个假期下来,我是整个片区销量冠军。”

总算可以一个人去旅行了。

从天津坐火车去北京、西安、成都,一路前行至云南香格里拉。返程前往丽江的时候,外面下着雨,一条沿着悬崖峭壁的小山路上,他坐在向下走的巴士里,看着一群往上的骑友。他流着泪想:“我应该跟他们在一起。”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我爸说:“到雅安,骑不动就回来。”

“回到海口我就跟我妈说我要骑自行车去拉萨,我妈说你去吧。直到出发前一周,我妈开始慌了,万一出个什么事情怎么办。那一刻,我真的有点犹豫,我觉得我爸妈把我拉扯成人特别不容易,他们他伟大了。”

“考虑了一晚上还是决定要去的时候,我妈什么也没说。晚上回到家,送了一辆自行车给我,说老妈不希望你3、40岁时,你会遗憾。我不能阻止,那就支持你,我相信你会照顾好自己。”

老爸说:“到雅安,骑不动就回来。”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用两个车轮胎的距离

衡量了整条从成都到拉萨的318

从成都出发,第一站就到了雅安。因为老爸的那句话,一路干到了拉萨。

“一路上都住的青旅,30块钱一个铺位,你会在这里遇到很多背包客,来自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起聊着有趣的事情,这是一种交流。但是你骑行,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过程,一种自我审视、没有人监督你的过程。”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我们去的时候是13年,一个叫相克宗的村镇的地方,到现在我还记得。一路都是泥,怎么洗都洗不掉。我们在那里过夜,第二天要连爬三座山,一直下着雨,接下来的路也全都是泥。同行的朋友差点都坚持不下来。我跟他说不要让自己后悔。”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当时,3、40个骑友,住在藏族人民自己盖的房子里。30块一晚上,还送你一碗清水粥,水是水、粥是粥,放了点盐。吃不下就去旁边买辣条,混着吃。”

“第二天,所有的骑友在那等着坐车,没有任何对话。他们往下,我们两个骑着车直接往上。就这样,我们用两个车轮胎的距离,衡量了整条从成都到拉萨的318国道。”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到了中午实在干不动了,走到打隧道的工地上,一个简易安置房里,有个阿姨在那里炒大锅菜。我们问能不能买点吃的。最后,工头招呼着我们跟1、200号人吃了午饭。”

“太感动了,真的,人都是人,不是说你有钱你就牛逼或者怎样,骑行影响了我这一生。你会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就算是错的,你也要明白你在做什么。”

“最后干到拉萨的时候,第一个电话给我爸:爸我到拉萨了, 牛逼不。到现在,我妈还收藏着那个牛皮纸,每到一站我们就会盖个邮戳的牛皮纸。”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这个城市有很多圈子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只有经历过这个事情的人才会懂。之后在噶哩湫遇到的2个青年导演,骑了差不多10个月,从长沙干到土耳其。我就觉得我们是一类人,互相惺惺相惜。结果对我们来说,不重要,最宝贵的是过程,这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过程。”

但是很多的年轻人,会退缩,会觉得虽然很酷,但是自己做不到。

“那你觉得他们算年轻人吗?30、40岁的时候,你还在做这个事情。你丧失了创造力,没有激情,民族的未来都是年轻人 。如果这个民族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丧失了,还有什么未来呢?”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所以,在噶哩湫,你会看到那些酷的、值得respect的年轻人,不同文化在这里交集,这是个交流的过程。今年过生日的时候,我发了个朋友圈,觉得来长沙这么久,也沉淀下来了,今年想做点什么。5月份,做了个电子音乐party。”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请了长沙本地优秀的艺人,比如年龄相仿的DJ。当时也很紧张,不知道会来多少人。这座城市的年轻人有大把人才,我只是希望能用自己一点小小的能力,让长沙这座城市更有意思,也让大家看到这座城市的年轻人在做什么。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5月第一场,300多个潮人在红咖chill疯了。这是他向长沙致敬最chill的方式。

10月19日本周五晚9点,红咖的第二场趴。如果你在长沙,你和他们一样chill,几百份小烟/衣服/裤子/帽子/袜子,在最chill的时候,往台下随缘撒送。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上图设计:噶哩湫毒姐)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 你有什么想对今天的主人公说的?-

↓ 精彩回答,择日上墙 ↓

“在长沙,有人叫你别,那一定是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