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引文:文化圈中的人常说:宋亡之后无华夏。谁先动手谁有罪?或许是宋亡的原因之一。

下面对比下汉文化精髓之一 的宋清两代皇帝书法。

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宋徽宗草书

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乾隆书(人赠外号涂鸦大师)

徽宗时代是宋朝文化的高潮,不仅仅是徽宗,宋朝的每一位皇帝都是书法的高手,而清朝公认的写得最好的是雍正。

乾隆写过1000多首诗,书法作品无数,大家普遍认为诗书的水平都不怎么样,近年来古董交易市场开始炒作乾隆的书法作品,毕竟买的人越来越多,古董不够用了。

宋朝为什么会灭亡

宋朝的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结果。这次我们要阐述的是当时的民间文化特点

一、始于宋朝的女性缠足文化。小脚是当时文化背景形成的一种畸形审美,小脚禁锢了女性的活动自由,小脚的女人不能从事田间劳作,古代的女人的主要生活技能是女红,做饭,宋朝之后的女性基本不能离开男性独立生存了。

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晚清小脚女性

小脚对家庭的影响深远,他们她们不会像欧洲那样进行激烈的运动,也会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而农业主导的社会,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士兵数量和质量。

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中国《孝经》中的内容,流传至今,受该内容影响的将会变得过分爱惜自己身体,不敢与人争斗。

(很多人心里都有点羡慕战斗民族)

三、谁先动手,谁有罪。这一条也是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的民间法则,日本在法治健全之前的幕府时代也有这条法则(日本学习强国,当时的中国是东南亚最强的国家)。这条法则是为防止民间冲突升级,维持治安稳定。这也导致人们不管对错,不管动手。我们的父辈,农村,很多还有这种思想。

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网友热贴

上述文化特点的制定本意是防止被统阶级威胁到皇权统治,然而受到无此些思想禁锢的外敌外侵时,事必会影响到军队个体战斗力。

正当防卫 与防卫过当

电动车夺刀杀人事件(视频现在网上已经没有了),网上也是流言四起:

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网传

流传比较多的是电动车无责,加上被砍者被认为是恶人,这可能大多数人的意愿,可能会影响到判决结果。小编表示没这么快出结果,走流程你懂的,而且这个事件应该会一两个月后,人们逐渐淡忘时才进行实质处理。

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被砍者

下面细致说一下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

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百度百科。

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网络数据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被判定正当防卫的属于极少数,大多会被判为防卫过当。

正在进行这个词难以界定,防卫一般处在需要极其迅速判断的环境下。以武侠影视剧来模拟:对方拔刀了,然后摆好姿势,刀还没有砍过来。即使砍过来了,刀还没有落到你头上,你依然没有受到伤害,这个算不算正在进行伤害呢?

下面是引述网友的逻辑分析:

在我国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中,还有一个“正在进行”的定义。也就是说,你的正当防卫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包括名字听起来很厉害的“无限防卫权”,也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防卫。如果对方的不法侵害已经结束了,你再伤人,那就是故意伤人而不是正当防卫了。举一个让人有些难受的例子:如果一个杀人犯,刚刚结束了自己杀人的犯罪行为,这个时候,你无权对他做任何所谓的“正当防卫”行为。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就会形成一个逻辑——我先殴打你,如果你不反击,我不必负刑事责任,你只会忍气吞声;如果我先殴打你,你反击造成我轻伤,我们属于相互斗殴,你要承担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我也能占到便宜;如果我对你实施轻伤害行为,你反击造成我重伤,你要承担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我不仅不承担刑事责任,反而能得到民事赔偿。在这种局面下,一些人当然愿意先动手殴打或者伤害他人。(《故意伤害罪司法现状的刑法学分析》)

可见网友,已经对法律认识逐渐提高,已不再是”谁先动手,谁有罪“的传统意识。

但是以目前的公知:

谁先动手谁有罪?——电动车车主夺刀反杀事件

网图

还是靠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