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起义,失败还是成功?

在读《水浒传》时,当我们读到宋江全伙接受朝廷招安之时,总不免有读者感到惋惜,认为这标志着宋江起义的全面失败。但是当我们的目光放到整个宋朝,就会发现我们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宋江一伙起义失败与否,很难说。

梁山泊起义,失败还是成功?

以招安为目的的起义是宋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只有了解这种文化现象,才能对宋江的起义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

梁山泊起义,失败还是成功?

湖南常德:水浒108单将雕刻与观众见面

宋朝采取一些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导致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地方的财力和军事力量的大大削弱,进而导致整个国家都是积贫积弱。因此,宋朝统治者不仅对外一贯采取卑逊态度,不断割地、赔款甚至称臣,甚至对内乱也只能在尽力镇压的同时采取大量采用招安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统治者不像其他朝代的统治者那样,只是把招安作为镇压的一种补充,而是认认真真的把招安作为一项安定内乱的基本政策予以实施。宋太宗曾经悬赏招募"啸聚数百人"活动在京兆一代的焦四等"各赐以锦袍、银带、衣服、緡钱,并擢为猛龙军使。"嗣后的统治者便效仿祖宗成法,招安时都许以相应的官职。"由是乡党子弟,诡为盗以免税,卒伍有过,窜名为贼中,皆得所欲。"加上宋朝官场黑暗,哲宗以降"天下监司牧守,无非时宰私人"。社会缺少正常的仕途进阶之路,于是"起义 ——招安——做官"便成为时髦的进身之阶。徽宗时活动在两河、山东的起义首领贾进、张万仙等,钦宗时在严州起义的倪从庆等,都走这样一条捷径。

梁山泊起义,失败还是成功?

资料:中国传统年画大观

正是因为朝廷把招安作为基本国策,所以所以宋朝时有民谣说是"仕途捷径无过贼" "要高官,受招安;欲待富,须胡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集团,又是以"替天行道""忠义"为口号,而且他们也说自己是"聚义",并没有说"造反"。在行动上也只是杀掉一些贪官污吏,并没有侵占州府。在李逵提出"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口号时,遭到了戴宗的呵斥,显然他的意见是不被宋江等主要领导人所接受的。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宋江只是希望早日收到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而已。

梁山泊起义,失败还是成功?

剪纸作品《水浒传一百单八将》 dfic

在《水浒传》书中,也把宋江一伙接受招安描绘成了节日盛典。"从梁山泊直抵济州地面,扎缚起二十四座山棚,上面都是结彩悬花"。或许,在《水浒传》作者的眼里,梁山泊全伙接受招安是他们真正的胜利,因为梁山泊上绝大多数头领多年的夙愿实现了。

梁山泊起义,失败还是成功?

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