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应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保存的用户个人信息真的还安全吗?

北京晨报近日报道,李先生日前在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办理ETC时,查询到个人信息竟在贵州被注册使用。李先生几番联系后得知,他的信息被人通过一款名为"裕福支付"的APP开通了ETC相关服务。对此,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裕福支付有限公司线上办理ETC过程中未对身份信息进行核验。公司工作人员称,该类事件并非先例,会配合车主注销信息。

"我跟裕福支付公司的客服沟通了好几天,最终他们跟我核对了信息,承诺给我注销。后来我去找速通公司确认,那边也说现在可以办理了。"李先生说。

可没想到几天后,李先生拿着证件再一次前往速通公司时又被告知,他的车牌号刚刚又被注册了。

李先生很担心,"对于裕福支付公司无当事人授权就可以随便开通服务这一点,我也感到很没有安全感。"

裕福支付APP工作人员表示,确实只需提供身份证以及驾驶证正反面即可线上开通ETC业务,确实没有身份验证环节。对于信息泄露被冒用,对方表示,之前也有过此类事情发生,只不过公司会在核实确认之后注销账号。

千应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保存的用户个人信息真的还安全吗?

裕福支付公司给李先生的回复称,第二次"被办理"ETC是由于工作人员不小心将待销毁的信息重新注册了新客户资料,裕福支付已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罚款和再培训的处理,会尽快注销旧账号。

《办法》中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网络支付机构在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识别客户身份,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通过合理手段核对客户基本信息的真实性。

监管部门对于支付机构反洗钱的重视,可从近年央行开具的罚单金额窥见一斑,少则几十万元,多的高达数百万元。去年之前,通联支付以95万元的反洗钱罚单位居榜首。这个月初,九派支付因反洗钱不力被央行重罚486万刷新了记录。

央行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全系统共开展了1708项反洗钱专项执法检查和616项含反洗钱内容的综合执法检查,对违反反洗钱规定的行为按规定予以处罚,罚款金额合计约1.34亿元。

裕福支付今年1月份披露的报告称,2017年度各类风险事件为0,交易类投诉为58件,服务类投诉为154件,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起投诉。

千应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保存的用户个人信息真的还安全吗?

法院方面的资料显示,裕福支付三年间出现两起和老员工的劳资纠纷官司,且都败诉。就在今年四月份还被法院强制执行了一笔7.2万元的赔偿。

今年7月,裕福支付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央行处以1万元罚款。

千应支付,为网络支付而生!

千应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保存的用户个人信息真的还安全吗?

湖南千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