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與信息相遇,華爲無線將爲電力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期待……

電力與信息相遇,華為無線將為電力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期待……

孫震濤表示:“華為已經打造了基於4.5G面向5G的IoT-G230MHz電力無線專網解決方案。我們希望構建一個開放、共建的生態,為行業客戶生產和運營插上通訊的翅膀。”

數字化升維,智能紀降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預測,到2025年全球個人智能終端將達到400億,企業和機構的人工智能利用率將達到86%,數據利用率將達到80%,智能將像空氣一樣泛在。那麼,智能加持的電力行業會是怎樣的場景呢?

事實上,AI並非一個獨立的產品,需要端到端解決方案的配合。沒有海量的數據,AI都是空中樓閣。而無線通信網絡是理想的數據通道,是行業雲化、智能化順利發展的關鍵。

在2018年華為全聯接大會期間,10月11日舉辦的“IoT-G230MHz使能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產業論壇中,因為會議現場座無虛席很多人堅持在過道中摩肩接踵地站著聽了全程演講。

論壇中,華為與電力行業的專家向全球聽眾講解了電力無線專網IoT-G230MHz技術創新的進展,現有商用解決方案的優異性能以及產業狀況。現場觀眾除了屏息傾聽,最整齊劃一的動作就是追蹤每一頁PPT的翻轉跟拍。在這樣一個電力與信息相遇的關鍵時刻,所有的企業和機構亟待智能加持,洞見和把握市場先機,提升運營效率。大家希望不錯失一個關鍵,不放過一個亮點。

電力無線專網規模建設大勢已至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新能源、分佈式發電、儲能、用戶微網、充電樁等新型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不斷湧現,以及能源行業逐步向綠色、低碳、高效和能源互聯的方向發展的需求。這對作為基礎支撐的智能電網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設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成為實現這一切的關鍵。

如何運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建設安全可靠的通信基礎網絡,構築堅強智能電網,促進能源生產和消費變革,已成為當前電力企業和信息通信領域廠商共同探索的方向。

相對於有線建設難度大,無線公網可控性差的問題,無線專網以其安全、可靠、經濟、靈活、泛在的綜合優勢,成為了建設電力物聯網的有效手段。

悄然間,電力客戶紛紛開始逐步擁抱無線通信技術。

中國是較早將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LTE)應用於電力無線專網建設的國家,早在2012年就啟動電力無線專網建設。

2017年底,國家電網公司明確提出建設電力無線專網,對解決“最後一公里”通信問題,對推動世界一流電力企業建設和新興業務拓展具有重要意義,在2018年初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提出“建設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把公司打造成為具有卓越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戰略目標,將無線專網作為重要的支撐手段。

今年9月,為滿足電力無線專網建設對頻率資源的迫切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調整223-235MHz頻段無線數據傳輸系統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工信部無【2018】165號文),電力可優先申請223-226MHz,229-233MHz頻段上的頻點通過載波聚合和共享建設方式用於電力無線專網建設。

“《通知》的頒佈釋放了非常積極的信號。無線專網的建設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頻譜。230MHz頻段的調整給國家電網公司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供了政策與頻譜法規上的許可,使其具備了最關鍵的建設基礎條件。”華為企業無線產品線總裁孫震濤說。

提前釋放5G技術在行業中的潛能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的諸多特性使人們無不心嚮往之。

由於230頻段25kHz信道窄、離散梳狀的頻譜特點,國際通信組織3GPP定義的4GLTE寬帶技術只能用於連續寬帶頻譜。在該頻段上使用4G技術由於標準化和產業支撐方面的瓶頸,及在該頻段與其他行業數傳電臺干擾共存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一直髮展緩慢。在4.5G時代,在LTE持續演進的同時引入了面向窄帶信道應用IoT技術,為使用3GPP標準技術實現25kHz窄帶信道的聚合應用奠定了標準化支撐,可最大化重用3GPP技術和產業鏈,快速推動電力230寬帶產業的成熟,並面向5G演進。

“基於華為在無線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我們的電力無線專網解決方案是依託於領先 的SingleRAN無線大平臺,80%複用了無線在IoT領域非常先進的技術。同時我們又把5G的一些技術引入進來之後適配電力解決方案。”孫震濤介紹道。

華為行業無線專網解決方案通過將行業特需的5G技術特性“下放”到當前的4G網絡,以智能天線、智能抗干擾、智能調度等特性保證系統在各種複雜場景有穩定的性能表現,提前3至5年釋放了5G技術在行業數字化中的潛能。

深度匹配電力無線專網訴求,華為以壓強式研發投入打造出了基於4.5G,面向5G的IoT-G230MHz(eLTE-DSA)解決方案。

該解決方案完全滿足230MHz最新頻譜法規要求,並且能夠完全滿足精準負荷控制,配電自動化,用戶信息採集等業務的要求。業內評價其不僅實現了無線技術和電力行業的深度融合,而且開啟了電力專網的新篇章。

華為IoT-G230MHz解決方案針對電力行業痛點,體現出了抗干擾能力強、低時延、低功耗、易演進等9大技術優勢。

  • 在抗干擾方面,IoT-G解決方案基於業界最先進最成熟的SingleRAN平臺,射頻指標和濾波性能業界領先,同時引入了隨機跳頻、公共信道備份等先進算法,保障與數傳電臺共存,排除隨機干擾對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響;
  • 在時延方面,採用3GPP標準的10ms超短幀結構,並引入5GGrantfree免調度算法,實現下行最低20ms超低時延,在各種複雜的無線環境下都能滿足精準負荷控制等最為嚴苛的低時延控制要求;
  • 在低功耗方面,IoT-G採用物聯網輕協議棧架構,大幅降低協議處理開銷,同時採用高集成度ASIC專用芯片,也是業界首款230商用芯片,使得終端模組靜態功耗小於0.15w,完全滿足如智能抄表、故障指示器等電力物聯網場景應用需求;
  • 在演進性方面,受益於採用標準的4.5G底層協議和最新的硬件平臺,IoT-G能面向5G持續演進,不斷滿足電力應用新需求。

另外,解決方案還具備全帶寬、大容量、高安全可靠、IPv6和多頻段網絡融合的優勢。

目前,華為IoT-G230MHz產品已在中國電科院完成性能測試,端到端時延小於20ms,單小區接入用戶數大於4000,另外在基站射頻指標、吞吐率、系統容量等關鍵指標都大幅領先。

“我們端到端解決方案所有的測試指標都非常好,實現了行業領先。測試結果證明華為IoT-G產品能夠滿足精準負荷控制、配電自動化等智能控制業務和海量電網數據採集需求。”孫震濤興奮地介紹道。

助推規模產業化全面提速

“國家電網公司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投資無線專網建設。在中國電力市場,我們還是非常看好電力物聯網帶來的發展空間,這將是一個確定性的市場。我們希望構建一個開放、共建的生態,為行業客戶生產和運營插上通訊的翅膀。”孫震濤直言。

據悉,今年4月IoT-G230MHz技術規範已經納入國網企標。同時,華為已經同國網在產業和生態孵化上展開全面合作,推進電力230產業快速發展。

有消息稱,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加速推進各省市電力無線專網試點建設,今年啟動11個省26個地市的試點項目,華為將幫助國網建設行業領先的電力物聯網,首先服務於配用電領域。

今天,憑藉技術的先進性、標準的開放性和華為的產業推進能力,多家主流通信設備廠家和電力領域領軍企業已開展IoT-G230MHz產品的研製,快速構建產業生態,共同推進電力無線專網建設。

孫震濤強調:“我們不僅希望能助力客戶成功,也希望能同合作伙伴攜手共進,將產業蛋糕做大。在終端我們會把模組接口開放給合作伙伴,讓他們可以深入匹配電力業務需求進行二次開發。這種合作將非常有助於230MHz電力無線解決方案以及生態鏈的快速成熟。”

8月,華為在成都和上海舉辦了兩屆電力230無線產業大會。同10月11日華為全聯接大會上的產業論壇一樣,會議彙集了來自全國各省市電力公司、設計院、終端廠商、集成商等客戶和產業夥伴共聚一堂,共同探討了豐富的電力終端和業務應用。

此次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華為從創新技術,領先優勢,到端到端產品,全方位展示了IoT-G230MHz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目光。展島中,華為還與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演示了基於IoT-G230MHz方案的遙信、遙控、饋線自動化等SCADA業務,充分體現了IoT-G230MHz完全能夠滿足業務需求。華為還同時展示了與南瑞信通公司合作研發的配電通信終端。

孫震濤表示,今後華為將繼續在技術研發、生態構建、商業模式探索方面勇於嘗試,攜手夥伴和客戶持續探索行業無線的新未來!

服務全球智能電網建設

華為無線已經服務超過全球500家運營商和超過30億移動用戶,在4G、4.5G和5G領域標準、解決方案、產業、商用全面領先。

在企業市場,基於無線領先優勢和深厚積累,華為打造了eLTE行業無線解決方案,實現先進無線技術與行業的深度融合,助力企業提升生產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已簽訂663個eLTE合同,服務於安平、智慧城市、能源、交通等多個行業,位列全球第一。

華為eLTE解決方案從2012年開始持續服務電力客戶,已先後幫助客戶在廣東(廣州、珠海、佛山、深圳)、海南(瓊海)、江蘇(南京、蘇州)、天津、福建(福州、龍巖)等地建設1.8GTD-LTE商用網絡。在江蘇,華為助力蘇州建設國際能源變革典範城市;在天津,幫助天津電力客戶實現密集城區配電自動化建設,助力電網數字化業務應用。

  • 2017年3月,華為於德國CeBIT發佈的eLTE無線智能電網解決方案。國網信通部主任王繼業出席了發佈儀式並致辭。在發言中,他充分肯定了華為在江蘇、天津的無線專網建設中滿足電力終端接入網發展新需求的作用。
  • 2017年9月,中國無線電協會電力無線專網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華為作為理事會成員加入聯盟,並作為主要角色承擔了國網LTE-G1800MHz技術規範和測試規範的編寫。
  • 2018年4月,華為LTE-G1800MHz產品首批通過中國電科院測試認證並取得認證證書。
  • 2018年9月,華為與中國電科院聯合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果,共同發佈了包括IoT-G230MHz技術白皮書、測試白皮書、產品、工具和測試結果等創新成果。

在海外,華為eLTE系列解決方案已服務英國西部電力、奧地利ArgoNet、匈牙利MVM、墨西哥NetCity等客戶,幫助構建配電自動化和AMI網絡。其中在墨西哥,華為eLTE-IoT方案成功部署於墨西哥城,幫助NetCity客戶構建一張強大的電力神經網絡,除了解決墨西哥城電力AMI抄表,同時幫助客戶將業務延伸至智慧路燈、水錶等智慧城市業務。

從中國驅動到中國引領

基於國內IoT-G230MHz解決方案的進展,華為於8月27日在巴黎CIGRE第47屆國際大電網會議正式面向全球發佈了基於IoT-G230MHz技術規範的eLTE-DSA商用解決方案。

從全球範圍來看,歐盟制定了20-20-20計劃,要求到2020年,實現20%能源效率提升,減少20%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20%分佈式可再生能源佔比。英國、德國、法國對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投放等都有明確的要求,智能電網的發展是基礎支撐,數百萬電力線、資產、可再生資源、充電樁、電錶需要通過有線和無線融合的方式進行連接。對於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而言,城市化進程帶來電網現代化需求,選擇先進的通信技術來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樣至關重要。

面對這些新需求與新挑戰,孫震濤透露:“華為將攜手國網共用推進IoT-G230MHz標準國際化,成為全球電力行業廣泛認可並採用的無線專網技術。同時我們在產品上也有考慮,針對海外400兆頻譜的解決方案已經在開發了。華為將和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聯合攜手創新,砥礪前行,共同引領電力無線專網技術發展,支撐全球智能電網和能源互聯網建設。”(楊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