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kpi恋爱”了没?

文 / 西门君

图 / 网络

1.

最近,西门君越来越有种感觉,现在人们谈恋爱,真的和上班混职场差不多。比如情侣每天的“早安晚安”,其实就是公司的上下班打卡。

又或者,大家用各种方式脱单,什么相亲、探探、搭讪,像不像在各大招聘网站广撒简历。说什么“贵公司是我的首选”,无非只是把每份简历里的公司名换了而已。表白也是一样,哪来这么多真爱,无非是刚好撞见了某人,或者压根没得选而已。

我在以前的公司试探问同事,“你们想过换公司没?”他们总是义正言辞地回答我:“别乱说,我是要和XXX共进退的。生是XXX的人,死是XXX的鬼。”然后过了个把月,其中一位仁兄说辞就辞,据说是“谈妥了下家。”

谈恋爱也有类似的经历。我的某个前任对我说的情话都可以出一本撩汉指南了,分手以后我把聊天记录发给她看,她一句“神经病,谈恋爱说的天长地久也你也信?”就把我拉黑了。

其实很多感情和上班是差不多的,大家表面一团和气,相敬如宾,其实都在暗咯咯找下家。

“互不知情”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是大家发现彼此都留了底牌,还得装作不知道,逢场作戏到底。

“啊,王总您别误会,我这上智联招聘是看竞对公司的招聘水平,好做竞对的方案呢!”

“宝贝你信我,昨天我只是顺手送了老同学回家,绝对没有送她上楼!”

王总笑笑没有说话,心里的潜台词:“昨天有猎头挖我,可不能让大家知道了!”

你的女朋友立马也原谅了你,果断将昨天被同事告白的秘密压回喉咙。

在职场浸淫久了,都市男女谈恋爱难免沾上点职场上的坏习惯,“kpi恋爱”就这么应运而生。

今天,你“kpi恋爱”了没?

2.

“kpi恋爱”是什么?西门君是这么理解的——

两个人谈恋爱,纯粹是为了共同达标某一种业绩(kpi)。

几乎每个工种或多或少都有kpi的要求,比如银行的客户经理,你一个月不拉到几百万的存款,就卷铺盖走人。或者新媒体运营,每个月粉丝不涨几千, 那你的工资就得扣几百。

Kpi的本质是数字,说白了,都市白领们每天的挥汗如雨,焦虑成疾病,都是因为这堆数字。

就连他们谈恋爱也有雷同的烦恼。

我有一个做销售经理的哥们老方,他和女朋友的相处模式,经常让我觉得匪夷所思。

比如一般人可能一年就过一次情人节,小菡偏不,每个月14号都要过一次情人节。这就罢了,她还要求老方一定要精心准备礼物。

用老方自己的话说,每个月情人节的前一周,“我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今天,你“kpi恋爱”了没?

又或者,小菡不允许老方延迟太久回微信,一个小时是底线。

“如果过了一个小时,会怎么样?”我好奇地问老方。

小菡制定的“恋爱约法n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简直让老方叫苦不迭。

但是别以为老方就是省油的灯了,他给小菡定下的kpi丝毫也不含糊。

“每个月允许你四次和异性出去吃饭,够宽容了吧?”

“每周做一次饭给我吃,就当锻炼厨艺了。”

“你一个月不对我乱发脾气的话,我就给你买XXX最新的口红。”

......

我不知道老方的坦诚里有没有添油加醋的成分,反正我听完一个反应,目瞪口呆。

这哪儿是什么情侣啊,根本就是互相较劲,互相制约的企业合伙人吧!


今天,你“kpi恋爱”了没?

3.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叹“谈恋爱没意思又累”?

没意思是因为谈恋爱像是按部就班的公事,每一步都得规划好再前进。累是因为除了上班要完成领导的业绩考核,下了班还得依着对象履行所谓的“义务”。

在职场我们兢兢业业干活,谨小慎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为了什么?升职加薪呗!

同理,之所以那么多人选择“Kpi恋爱”,目的也很明确,为了结婚。

有错吗?没错。可是很多事可以制定目标,然后倒推拆解,唯独感情这码事不能。

典型的反例就是在《奇葩大会》上语出惊人的张雪峰老师。

“我给自己定过一个期限,30岁以前必须结婚。结果离婚期还有40天,新娘跑了,为了让婚礼照常举行,我换了一位新娘。

今天,你“kpi恋爱”了没?


今天,你“kpi恋爱”了没?

30岁前结婚像一个kpi指标,截止日期摆在那,新娘跑了没关系,换一个人顶上,反正和谁结真的没差,只要不影响kpi的完成就好。

你看,像不像我们出去找工作?去哪个公司都无所谓,待遇择优就行。

有些时候,我看到那些为了奔赴婚姻殿堂,在爱情里不得不忍辱负重,互相折磨的小情侣特别心疼。可是,谈恋爱绝不是完成kpi,更不是为了所谓从情侣到夫妻的“升迁”。

恋爱就是恋爱,它是纯粹的,感性的。一旦用数字和目标去裹挟任何一方,两个人的感情立马会变得俗不可耐。

至于我,如果非逼我选一份“kpi恋爱”的话,对不起,我宁愿选择自由职业。

今天,你“kpi恋爱”了没?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个人公zhong号《西门君不吐槽》。关注我,毒鸡汤管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