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我從小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好勝,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一種比別人更強的好勝心。” 丁世忠話語裡的底氣,似乎遠遠大於福建人的低調。

最近,丁世忠有點忙,除了召集手下開各種會議,還要時刻瀏覽網絡上的消息。是的,隨著9月12日,國內體育用品排名第一的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下稱“安踏”)在港交所公佈了“一則收購的內幕消息”,整個中國的體育用品圈子乃至企業圈都沸騰了。

網友的態度,足以用震驚二字來形容。“安踏買下了始祖?”“李大爺要哭了!”之類的議論充斥了坊間。

“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這是安踏掌舵人丁世忠的夢想。今天,他似乎離這個目標不太遠了。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01

我選擇,我喜歡


晉江商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種企業家的氣質。儘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但他們嗅覺敏銳、敢闖敢拼、勤奮精進——這在過去十年造就了晉江品牌的勃勃生機,也使它們從草創階段逐漸邁入資本層面。丁世忠這半輩子就是這樣的寫照。

丁世忠1970年出生,福建晉江人 ,現為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除了喝茶,福建人還深具做鞋的基因。丁世忠從小在父親的鞋作坊里耳濡目染,眼睜睜地“看著家裡人以極低的價格,將半手工製作的鞋作為OEM訂單,提供給國際大牌,再以高價銷往世界各個角落。錢都被人家賺去了。”當時的小丁憤然,他開始隱約浮現“做自有品牌,做內銷市場”的念頭。而在當時,這是一個大膽又瘋狂的想法。

17歲時,他帶著向父親借的一萬元和600雙鞋到北京推銷。1994年,丁世忠揣著賺到的20萬元回晉江,加入了岳父丁思忍創辦的安踏公司。“那時的安踏,商標僅僅是簡單的漢語拼音,甚至沒有進行註冊,一年的營業額也只有幾百萬。”

1999年,丁世忠力排眾議,花80萬重金聘請世界冠軍孔令輝擔任安踏品牌代言人,並賭上了全年利潤在央視大打廣告。那時的安踏,銷售額不過5000萬元,利潤只有400萬。出人意料的是,那一次的賭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丁世忠推出“我選擇我喜歡”的品牌口號,並在國內率先開創了“體育明星+央視”的營銷模式。品牌的提升拉動銷售的強勁增長,營業額迅速從2千多萬突破了2個億。晉江的其他品牌開始爭相效仿,這個彈丸之地也迅速聚集了前來淘金的廣告人與明星經紀人。

從那以後,安踏完成了從生產到品牌批發的構建,並著重在二三線城市滲透。“我們需要變成價值鏈的領導者。”丁世忠說道,面對越來越多的模仿者,他時時思考著如何跑得更快,在競爭愈演愈烈的晉江佔據先機。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02

改革“先從去家族化下刀子”


但一段時間後,企業高速的發展開始出現問題——快速增長的營業額,不斷膨脹的團隊,內部管理體制的制約,自身培養人才的速度——都讓丁世忠開始思考“去家族化”這個安踏繞不開的坎。

2006年起,安踏高層“橫下一條心”花了大量精力,與諮詢顧問們一起發現和解決問題。

那段時間裡,安踏的各個部門充斥著西裝筆挺、噴著淡淡古龍水的諮詢顧問們:科爾尼幫公司規劃了戰略,浩騰代理了媒介投放,畢馬威擔任了會計,智威湯遜則外包了品牌管理。

“安踏未來的定位一定是多品牌的管理公司”,丁世忠多次強調。站上資本競逐的競爭層面後,他所要做的,就是繼續把握好變革與穩健的平衡。

做完內部的梳理後,安踏於2007年在香港上市,這可以看做公司從家族控制走向系統化運營的一個標誌。與此同時,職業經理人們被丁世忠相繼請到了安踏,管理團隊正日益變得多元化。

外人看來,想理清楚安踏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確實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耐心。畢竟,丁世忠的岳父也姓丁,這一大家子姓丁的,要安排好彼此的權益是破費心思的。好在,丁家的共識是把企業做大做強,個人的得失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從另一方面來說,反正是肉爛在鍋裡。“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是我們不斷髮展的關鍵。”丁世忠在公開場合不斷強調了這一觀點。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2002年4月,一家叫晉江世發的公司通過投資3000萬元的生產設備和相關資產,成為安踏福建的股東,持有其60%的股份。晉江世發是丁世忠的家族100%控股的家族企業,丁世忠的父親持有60%股份,丁世忠兩兄弟及他們的妻子各自平均持有10%股份。

2002年5月,丁思忍將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國的實益權益無償轉讓給丁世忠。而在同日,晉江世發全體股東也將晉江世發的實益權益無償轉讓給丁世忠。這樣,丁世忠就成了安踏福建以及安踏中國的唯一實益擁有人。

2006年,丁世忠又註冊成立了安踏長汀和安踏廈門,以建造和經營安踏的服裝生產設施。並在這一年,安踏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廈門投資成立上海鋒線,從事出售adidas、銳步和Kappa等品牌運動服飾的零售業務。而上海鋒線進一步在2006年及2007年成立了北京鋒線、廣州鋒線、哈爾濱鋒線、蘇州鋒線和廈門鋒線,以經營和管理安踏在中國不同城市的零售店面。

理順了結構,丁世忠越發有底氣進行新的冒險。隨即,他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成功競標為2009-2012年中國奧委會(COC)的合作伙伴,二是花4億港元收購意大利品牌FILA的中國商標所有權及港澳零售業務。對丁世忠而言,收購國際高端品牌多少讓公司在與阿迪達斯的賽跑中更進一步。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03

“會買的”安踏跑贏了“會賣的”李寧


丁世忠可能是中國體育界最早意識到溢價來自品牌的企業家。而安踏在2009 年獲得 FILA 中國經營權,的確是抓住了一個難能可貴的的機會。

用大眾市場積累的資本,安踏 2009 年從百麗手中以 6.5 億港元收購 FILA 在中國大陸以及港澳地區的業務。FILA 當時還不怎麼知名,在中國市場依然虧損。除了這個品牌的潛力,人們還質疑安踏能否運營好這個 DNA 極其不同的中高端品牌。但現在回看,這可能是安踏最成功的策略之一。

目前,按照 FILA 中國區總裁姚偉雄在 2017 年中期報透露:當時 FILA 對安踏銷售額佔比約為 30%。FILA 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可能已超過 50 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安踏在 2009 年接手 FILA 之前都專攻中低端市場。與此同時更早起步的李寧打算升級自己的品牌,和耐克、阿迪達斯爭奪中高端體育用品市場。但 2011 - 2013 年體育品牌在中國市場集體遭遇庫存問題。當耐克和阿迪達斯打折的時候,首當其衝的是定位最接近二者的李寧。2012 李寧虧損了 20 億元人民幣,主要是因為回購經銷商庫存。

無論如何,在這場豪賭中,曾經在奧體半空中閃展騰挪的李大爺,無疑是落後了一大步。相比起了個大早的國內最早的體育品牌李寧而言,安踏在資本方面的長袖善舞,的確是超乎競爭對手的“大手筆。”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2014年12月1日,“2014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安踏集團董事長丁世忠獲得本年度華人經濟領袖大獎。丁世忠站在領獎臺身上感慨萬千,他的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是的,此時的老丁的確有資格開懷。

就在當年,安踏實現了營收89.23億元人民幣,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年營收記錄。“2015年安踏的戰略目標是突破100億人民幣的營收。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和行業領導地位。”丁世忠在隨後接受媒體的採訪時表示。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代表中國體育品牌,安踏丁世忠出任平昌冬奧會火炬手

04

依託贊助國際體育賽事和體育巨星造勢


“贊助一個品牌,最重要的是跟商品要有關係。跟商品沒關係,就跟消費者沒關係。”丁世忠說。

2014年8月4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為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的合作伙伴,雙方的合作簽約發佈會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的體操館內隆重舉行。丁世忠與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羅超毅、運動員代表鄒凱、張成龍、姚金男、董棟、何雯娜、張豆豆等出席了發佈會,共同見證了安踏與中國體操正式攜手,開啟冠軍傳奇隊伍的全新榮耀征程。

2014年10月13日,NBA中國與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京宣佈結成長期合作伙伴,安踏正式成為NBA官方市場合作夥伴及NBA授權商。此次合作是NBA首次授權中國體育用品公司使用聯名品牌。除了推出聯名品牌球鞋外,安踏還將攜手NBA在中國推廣籃球運動,並參與包括“NBA籃球國度”、“NBA全明星票選”等球迷活動。

其實最初,對於安踏提出的很多權益,NBA是拒絕的。“當時的談判很艱難,談了大概兩年。”丁世忠說,“我們跟他們說,NBA是一個聯盟的品牌,但是這個聯盟的品牌如果在中國做,就要有能力的企業來幫你跟消費者合作。” 結果是沒有懸念的,老丁又贏了。

05

成長為國內體育市場的“一哥”


看上去,安踏的發展平穩而迅捷,丁世忠似乎作對了每一件事:1994年至2000年間,丁思忍分別註冊成立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國,製造和銷售運動鞋。2000年至2002年間,丁思忍又以安踏企業的名義注資1400多萬到安踏福建。丁世忠先擔任安踏福建的董事,並於2000年起一直擔任安踏中國的總裁。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安踏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體育用品品牌公司。2007年,他帶領安踏在香港聯交所(代碼:2020)掛牌上市,融資超過35億港元,創造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市盈率及融資金額最高紀錄。截至2017年11月,市值首破千億港元,位列全球體育用品行業第三位。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據安踏2018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收入為105.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1%。破百億的數據也刷新了國內體育品牌半年度最高營收的歷史記錄。在淨利潤上,安踏更是以26.89億元的成績躍居李寧、361度、特步淨利潤總和之上。

最近轟動業界的“內幕消息”是,安踏已連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方源資本,向芬蘭高端體育用品巨頭Amer SportsCorporation(下稱“Amer Sports”) 發出收購要約,擬以40歐元/股的價格現金收購AmerSports全部股份。請注意,是“全部股份”,而不僅僅只是要個“控股權”或“控制權”。

Amer Sports就是始祖鳥的母公司。雖然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可能大家印象不深,但是其旗下品牌絕對知名:始祖鳥(Arc'teryx)、薩洛蒙(SALOMON)、ATOMIC、威爾勝(Wilson)、MAVIC、Suunto······這些在各個領域做到頂尖的品牌,絕對讓人震撼。而如果安踏可以順利得手,也可以想象對於他們是怎樣的補充。

06

重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資本教科書


事實上,善於靠國際化併購來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方式,已經被丁世忠運用得非常純熟了。

此前,安踏也曾被熱炒想收購橫跨時尚與體育界的彪馬(PUMA)品牌,但最終失之交臂。失之東隅,得之桑榆,安踏從不會止步於一個小目標:2009年成功收購FILA在中國大陸的業務;2015年,丁世忠完成對英國戶外休閒、登山運動品牌SPRANDI的收購;2016年,安踏成立合資公司,開始在中國經營DESCENTE業務;2017年,安踏收購KINGKOW業務,併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經營KOLON SPORT業務。

最會借勢的人,丁世忠的“安踏進化論”


這使得安踏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多品牌佈局——安踏、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DESCENTE、SPRANDI及NBA等子品牌,且各有“專攻”,不過,這其中FILA取得了明顯的成功。

“如果從單純的市值管理角度考慮,安踏已經走到了一個顯見的瓶頸期,在傳統運動服裝領域,未來增長乏力,能維持原有份額和利潤情況已屬不易。”在老丁看來,安踏要想成為一家比肩阿迪達斯、Nike的國際公司,單純依靠內生的成長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通過合理的國際併購去“滿足市場未來中長期的想象力。”就變得非常的順理成章了。

此次瞄準的Amer Sports或許就是安踏物色已久的對象。在2018年半年報中,安踏明確表示將持續物色國際體育用品品牌的收購及合作機會,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回報。

老丁的此次收購,還有一個暗含的“彩蛋”——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還有3年時間,在他的規劃中,安踏能夠在這之前完成收購,以冬奧會為跳臺再做一次飛躍。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BU-style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