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国小孩都在学什么,看完之后我有点绝望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在中国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重视了。从给孩子报的兴趣班、补习班就可以看出来,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掌握多种技能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但看了外国的孩子都在学习什么让我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日本——2020年变成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

看各国小孩都在学什么,看完之后我有点绝望

从2016年开始,编程教学已经被列为日本从初中到大学的必修课程。而在2017年年,日本文化省再次宣布,从2020年开始,编程教学也将列为小学必修课程。

此项决议是在日本政府召开的产业竞争力会议上被提出的。会议提出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推进“第4次工业革命”是今后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而为了配合“第4次工业革命”,培养具备满足21世纪的竞争力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开始部署新的成长战略草案,将编程科目加入中小学学科教育当中来。

日本并非是最早一个将编程设为中小学必修课程的国家中,早在2014年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地区已经将少儿编程设为中小的必修之课。

看各国小孩都在学什么,看完之后我有点绝望

编程教育融入其他学科、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法国——让孩子成为小哲学家

看各国小孩都在学什么,看完之后我有点绝望

法国的小朋友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哲学启蒙了。法国爸妈热衷于教孩子“哲学的思考方式”,‘哲学的思辨能力’,听起来严肃,其实充满问题的孩子们是天生的思考家,他们的小脑袋里充满了问题:

为什么要上学?什么是朋友?各种为什么,是什么?而问问题正是知识和大脑兴奋的来源,需要鼓励和引导。

这类课程希望能让小朋友们一起练习他们的表达能力、分析、判断、逻辑思考等,能对人生重要课题如自由、欲望或科学等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思考。在法国哲学启蒙课程中,没有任何传统学习课程中的“价值判断”(jugement),也没有“失败”这样的概念存在,小朋友们不再担心评量或他人的异样眼光,勇于参与,自由发挥。

在法国,哲学课的地位跟数学、法语这样的主课相同,学生升入高中分科选课,但无论如何,哲学课都是必修课。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的,可以帮助他们健康的生活。

瑞典——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木工课

瑞典小学生一入学,木工课就成为必修课。学校有专门的制作教室和木工老师,各种工具一应俱全,各种板材码放整齐。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心致志地使用着小木锯、小木刨甚至电动工具。孩子们制作的成果主要是牵线木偶、小木马、木笔筒等。除了木工课,制作课还有手工缝纫,这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课程。学生们在缝纫教室里学会裁剪、缝制布娃娃、坐垫、书包和布球等,这些物品既实用又是不错的工艺品。按熙瑞典的传统习惯,青年人到了18岁,父母就不再承担供养义务,因此,年轻人独立生活比较早,一般18岁就不再依敕父母,这与注重从小培养动手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看各国小孩都在学什么,看完之后我有点绝望

这里说的木工可不是用类似我们见到的塑料或专用儿童性模拟工具模仿做木工的想象式游戏。在欧美的一些幼儿园,孩子们要真正地做木工活儿,从锯开木料,刨平木板,切割,打磨,装钉成型到油漆完工,孩子们要做出真正的木制生活用品或玩具来。至于最令人关心的安全问题,老师们自有解决之道。通常的安全守则包括:工具各安其位,用毕立即放回原处;工具仅能用于指定的用途;不断强调安全要领以及必须由足够的成人监护等。有趣的是,老师们发现,在喜爱木工活方面,女孩和男孩是没有分别的。

我们时常感慨,中国的学生出来之后知识很丰富,动手能力很差,其实是有原因的,这得益于人家从小的培养和社会的福利程度。有人说,外国的教育是为了选拔一部分人,中国的教育是为了淘汰一部分人,确实有几分道理。

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偏填鸭式,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原因暂时无法改变,但长期这样下去我们的孩子在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上就要落后别的国家一大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