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输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遥想千百年前我们中国当之无愧的傲视世界,今日,距建国不足百年、改革开放不过四十年便以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真的不是说说而已。我们一方面学着老祖宗交给我们的居安思危,一方面又时常感慨于过去中国泱泱大国、万邦来朝。现在我们综合国力提升了,国际地位有了,许多人心中都有这么一个目标了——该轮到我们文化输出了。

何为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这一概念是在近年来兴起的,它的起源来自于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的约瑟夫·奈,他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概念,分为政治价值观、文化及外交政策。

而文化输出是软实力当中最日常可见的部分,进入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经济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局面。外来文化强势、中国文化处于下风,遂有大力发展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抗衡并进一步形成文化输出,在软实力上更进一步。

孔子学院的关闭风波

从2004年在韩国首尔建立首所孔子学院以来,十几年的时间,孔子学院可以说是在全世界四处开花,吸引了一大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但近年来却遭遇了几次关闭风波,

2014年9月25日,美国芝加哥大学宣布停止与孔子学院合作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于10月1日宣布,于2014年年底终止与中国孔子学院已达5年的合作

2015年1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宣布将关闭孔子学院。该学院开办于2005年,是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

北佛罗里达大学8月15日发表声明说,检视过去四年获孔子学院赞助的课程和活动,和学校使命及目标比较,校方认为两者并不相符,决定明年2月关闭孔子学院。

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输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此前美国政界及高等教育界曾提出质疑,中国设在美国的孔子学院是另有目的,所谓的另有目的不言而喻。

其实向孔子学院这样的海外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如韩国的“韩国文化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有很多,干的事情也都大同小异,但中国遭到这样的关闭情况从侧面也反映出外国尤其是美国及美国势力对中国文化传播的警惕。

像孔子学院的做法其实属于中策,学院的办学宗旨“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实质背后是向外传播中国文化,最低层次的是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固有的刻板印象,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是天天吃狗肉吃虫子、让他们知道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有人权妇女不裹小脚了。更进一步的层次是推广中国文化和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让对中国有意见有怀疑的人来学习,外媒散布的“中国威胁论”便不攻自破。在政府主导下的孔子学院背后一定有政治推手,你说它完全没有政治因素我是不信的,就算我信了,其他国家(例如关闭孔子学院的)也未必相信。

这次的孔子学院关闭实质是意识形态的较量的结果,这次受挫给我们的其实应该是更加完善孔子学院,例如专门成立的领导办公室容易引起别国的警惕和排斥,再例如传播中华文化不该闭门造车,积极与外国机构合作能让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出去。

抖音、手游、玄幻小说的爆红背后的思考

说道文化输出,我想没有人会想到走出去最快最有影响力的竟然是抖音、手游、玄幻小说这些东西。

抖音:

抖音海外版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月活用户过亿;

根据Sensor Tower 2018年Q1手机应用市场报告数据(5月1日发布),抖音及抖音海外版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iOS应用;

App Annie数据显示,抖音海外版Tik Tok在日本、泰国、印尼和越南等国多次登顶当地App Store或Google Play总榜。

手游:

荒野行动和google合作获得大范围推广,在海外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反馈,在GooglePlay中新上架的第一名就是荒野行动。

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输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王者荣耀》也推出了海外版《Arena of Valor》(简称“AOV”)走向全球市场。

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输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近日,据市场研究机构Sensor Tower数据显示,《AOV》在海外市场的累计营收已经突破了1.4亿美元。虽然这款游戏刚刚开始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开展相关业务,但是手机MOBA游戏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两亿,并且每天活跃的用户数量也达到8000万。相比之下,即使是《守望先锋》最近才在全球达到了3500万玩家,就算是《口袋妖怪GO》最流行的时期,其用户数量也才达到《王者荣耀》的一半。

小说:

这位靠中国玄幻小说成功戒毒的大兄弟你肯定不陌生。

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输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输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可以看到中文的网文在国外大行其道,每天国外的读者跟我们当初读小说时候是一模一样的情形,每天苦巴巴的坐在电脑前面等下一章更新,更有统计许多国内的大热IP如《鬼吹灯》《花千骨》《盗墓笔记》以及大多数历史类、言情小说都鲜有问津,反而是玄幻类的爽文得到了众多外国读者的疯狂追捧。

这不得不令我们思考,中国文化通过这种方式走出去进行文化输出而爆红到底是因为什么?

文化输出不能端着,流行的通俗的才是好的

我们常常自诩有五千年文化,底蕴丰厚无可比拟。但问题是在丰厚的底蕴也要正确的表现出来才能让别人接受啊。

就拿戏曲来说吧,京剧那是我们的国粹,但反观现在的人,老年人爱听戏的可能还有不少,但年轻人有几个爱听戏的呢?记得《说唱脸谱》里有这么一段“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哇呀呀呀,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出来的,那个时候的人就已经认识到了要传播中国文化固步自封是不行的,脱离时代是不行的。

我们在文化输出时经常会有一些错误的想法,希望把我们的儒家思想、山水画、古诗词这些东西传播出去,提起来阳春白雪倍儿有面子。但是实际上,传播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通俗的、流行的、门槛低的。像京剧昆剧这种中国人都不一定明白的怎么往外面去传播呢?

现在的社会我们总说是年轻人的天下,因为年轻人掌握着网络的话语权,年轻人象征着这个国家之后是什么样子,年轻人受什么文化影响决定这个国家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的文化输出要做到年轻人喜欢看,就像前面提到的抖音、小说都是年轻人喜欢的,而且他流行、他通俗、他进入的门槛低,一台手机一个APP足矣。

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输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时常想,中国进行文化传播有很多方式。在《甄嬛传》在国外大火被接连翻拍之后其实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要进行文化输出就要从最生活最普通的地方去进行。前面说到孔子学院是中策,拿上策是什么?是好莱坞大片、是日漫、是韩国的偶像剧,这种东西一旦传播就融入生活方方绵绵,就像文化传播润物细无声,只可惜我们的影视剧创作这方面实在太不给力,要达到人家的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我们中国的悠久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内容,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有可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