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宿松县罗汉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摘穷帽

9月23日,天蒙蒙亮,当仙云庵的钟声响起的时候,45岁的洪再林已经把自家山货收拾好到村异扶点广场支起摊位。这几天她迎来了第一批县城客人,“第一次开张就挣了150块,要是以后旅游发展起来了,这日子就好了!”

中国新闻网:宿松县罗汉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摘穷帽

洪再林向游客销售农产品

洪再林和另外几家摆摊销售农产品的贫困户,是罗汉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批受益者。按照整体规划,罗汉山村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联合邻近的村庄,一道打造乡村休闲体验游。

山区乡村有了脱贫“药方”

罗汉山村位于宿松县北浴乡,大别山余脉贫困区,这个仅有826户3083人家的小山村,275户是贫困户,贫困人口950人。村子坐落在海拔1013m的罗汉山脚下,村子因山得名。相传慧能和尚曾在此观日出日落,终成正果,李时珍在此尝百草,采药材,写下《本草纲目》巨著。

古村顶着一顶穷帽子,厚重的历史与贫穷的现实形成了令人尴尬的对比。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成了驻村扶贫工作队首要思考的问题。帮扶单位徽商职业学院刘安国书记,初到罗汉山村的感受是,这里“山好水好,土薄地少。”

中国新闻网:宿松县罗汉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摘穷帽

左一罗汉山刘安国书记左二县文广新局主任郭继春左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姜晓磊;

优美的山水田园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罗汉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对全村826户村民进行了摸底了解和调查。扶贫工作队通过对其他乡村游发展较好的贫困村调研,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协助下,提出了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初步意见。在和县乡相关部门研讨论证后,罗汉山村的精准扶贫“药方”被定为“乡村旅游+互联网”。村党总支部成员深刻意识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同样也深刻地改变着旅游业的运行方式。“我们不能再‘因陋就简’、‘抱残守缺’,而应该给我们的管理‘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与时俱进,主动融入信息化变革、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革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电商+旅游”大有可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宿松旅游业与电商融合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可进一步助推区域经济增长和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同时,电子商务也成为宣传展示文化、旅游、乡村名片的最佳渠道。

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入户宣传动员,从街巷卫生提升到与邻村联动资源共享……最终,罗汉山村的乡村旅游+电商被纳入到北浴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中,这让罗汉山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在县委宣传部、北浴乡党委政府、县商务局、旅游局、文广新局、农业委、文明办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9月23号北浴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暨第一个农民丰收节在罗汉山隆重举办”,为了保证游客的体验,村里决定统一规划、统一培训,北浴乡乡长郭方红多方协调获得各级部门的支持解决部分硬件设施,在优先考虑贫困户的同时,发动村民组织农产品展销、游客接待等第三产业。

中国新闻网:宿松县罗汉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摘穷帽

北浴乡村旅游扶贫暨第一个农民丰收节开幕仪式

洪再林第一个报了名。“虽然年纪大了,但爱人卧病在床,得想办法挣钱”。洪再林一家3口,仅有2亩薄田,靠种地全家的年收入不足5000元。几年前,老公朱仁火意外摔伤,留下了后遗症,卧病在床。去年儿子刚刚毕业,让这个本不宽裕的家庭捉襟见肘。

在第一批游客购买产品后,记者再次见到洪再林时,她算了一笔脱贫账:“来村里旅游的每周要是有100位,一个月就有400个游客,平均每人消费10元的农产品就有4000元,脱贫肯定没问题

开发乡村游,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罗汉山村依山傍水,村口仙云庵始建于清道光乙未,悬崖千仞似壁立,洞穴无计如眼口。良木丛生绿葱葱,珍禽遍布唱啾啾”。罗汉山海拔1013m,大自然这位鬼斧神工制造出罗汉山竹海“翠、奇、秀、幽”的梦幻景色—— 翠是这里的本色:山翠、竹翠、树翠、地翠、天翠。

“山美、人穷”,村党总支部委员吴爱平是土生土长的罗汉山村人,他心里的盘算其实也是全村人的共识:“历史文物、自然山水和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道,是乡村游的资源,仅仅靠这些还不够,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通过网络将游客引进来、通过网络将农产品卖出去!

中国新闻网:宿松县罗汉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摘穷帽

除了大力推进的乡村游,在县商务局的支持下,在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帮助下,组织贫困户参加电商知识培训,帮助其掌握互联网工具,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把可销售的东西卖出去,把不可销售的展示出来,吸引游客来看、来玩、来买。并帮助贫困户建起了线上销售渠道,打造立体扶贫,在经营中给予全程帮扶和引导,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对罗汉山村进行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等。互联网+旅游既发挥了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又可实现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刘安国书记告诉记者,在县各职能部门及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这几个脱贫项目均稳步推进,项目完工后可实现全村275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