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相對論爲何未能獲得諾貝爾獎?這個神的預言指出了真相

愛因斯坦是公認的僅次於牛頓的偉大科學家。《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他為科學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但愛因斯坦卻並非通過這兩大貢獻獲獎,而是通過1905年提出的“光電效應”理論。

眾所周知,光電效應雖然也很了不起,催生了量子力學,但跟相對論比起來,分量要輕了許多。那麼,為何相對論不能獲得諾貝爾獎呢?

愛因斯坦相對論為何未能獲得諾貝爾獎?這個神的預言指出了真相

愛因斯坦光科學館在瀋陽棋盤山基本建成

原因是多方面的。

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後,曾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3個人能理解這個理論。有記者問愛丁頓爵士:“聽說世界上有3個人理解相對論,請問是哪三個人?”愛丁頓沉思了一會才回答:“我正在想這第3個人是誰。”可見相對論確實很難理解。

但並非沒有人能理解。德國著名化學家、諾獎得主奧斯特瓦爾德就分別提名他為1910年、1912年、19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可惜由於當時主流物理學界對相對論的懷疑佔了上風,愛因斯坦最終落選了。因為諾獎有一個最重要的評選標準,就是必須得到實驗的驗證。可相對論裡的結論要求速度接近光速,是不可能達到的,無法驗證。

愛因斯坦相對論為何未能獲得諾貝爾獎?這個神的預言指出了真相

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1919年愛丁頓率領英國科學考察隊對水星近日點進行的驗證,證實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這使愛因斯坦獲得了世界性的聲望。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湯姆遜宣佈,愛因斯坦的理論是牛頓以來科學界最重要的思想。

饒是如此,學界反對相對論的人有很多。美國首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邁克爾遜就認為相對論是錯誤的。他就是死也不會相信什麼相對論。反相對論者舉行了公開的集會,對相對論進行批判。德國物理學界有相當多的一部分科學家反對相對論,比如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勒納德、19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斯塔克、德國實驗物理學家格爾克、魏蘭德等。這些物理學家地位甚高,又堅決否定相對論,這給了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很大的壓力。

這時愛因斯坦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高峰,幾乎人人都認為他如果不獲得諾貝爾獎,那是諾貝爾獎的恥辱。所以諾貝爾獎委員會非常想找個理由把獎頒給他。於是諾獎委員會想到了一個折中的想法,既然相對論爭議大,反對的人這麼多,那就找一個能被大家都接受的理論,作為愛因斯坦的貢獻,頒出這個諾貝爾獎吧。

於是“光電效應”被選中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原本是空缺的,後來諾獎委員會宣佈將這個獎補發給愛因斯坦。這時已經是1922年了。此時愛因斯坦正在東方旅行。

愛因斯坦相對論為何未能獲得諾貝爾獎?這個神的預言指出了真相

不得不承認,諾獎委員會是很睿智的。如果當時對相對論頒發了諾貝爾獎,那在未來將會因此而面臨尬尷。因為相對論確實有錯誤。無論是狹義相對論,還是廣義相對論,都是如此。愛因斯坦無疑是一位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但科學的歷史證明,任何一個科學理論都必須在不斷的更新中才能向前發展。

早就有預言表示,未來將會出現一個華人科學家,提出一個超越相對論的新時代時空學說,指導人類星際航行。這個預言是龍氏星球的預言。

龍氏星球作出的預言是這樣的:

未來人類中將有人提出新時代的時空學說,並建立全新的宇宙模型,他將在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飛躍,而促成其理論飛躍的將是中國人傳統龍文化中的精髓,這一理論的提出將對人類未來進行星際航行有直接的指導意義,而提出這一理論的將是一位華人科學家。

愛因斯坦相對論為何未能獲得諾貝爾獎?這個神的預言指出了真相

可見相對論並非終極理論,將會被超越。可見,冥冥之中確實有一個力量在暗示著諾獎委員會,不要輕易將獎項頒發給相對論。否則,當時廣義相對論在得到愛丁頓驗證後,確實是如日中天,人人奉為神諭一般。諾獎委員會硬是頂住了壓力,未讓廣義相對論得到獎項,可謂是殊為不易。其實廣義相對論並非引力的根本解釋,只是引力的一個形象的比喻。這一點,在《時空波動論》裡已有詳細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