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體長期不生病,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5372天離


中國民間有一句話,意思是說,有的人從來不生病,一生病就是大病。這是不是說明平時從來不生病的人,其實反而不好,也就是說,長期不生病,是壞事。

一個人長期不生病,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當然是好事,不生病還不好啊,難道誰願意生病,想生病?那為什麼那些平時從不生病的人,一生病就是大病?其實,這裡面有幾個“原因”。

1、平時從不生病的人,其實也不一定真的就沒生過病,只不過他的體質好,身體健康良好,一點小小的感冒之類的小病,根本不需要去處理,很快就好了,別人需要一個星期,他可能一兩天就好了,而且症狀很輕,似乎沒有什麼感覺,無論是別人還是他自己,都感覺沒生過病似的。這是一種假象,長期一點小病都沒有的人其實是沒有的。

2、人體的免疫力是需要煅煉的,極少生小病的人,免疫力沒有得到煅煉,真到了關鍵時刻,反而可能就倒了,這其實主要是針對兒童青少年,免疫系統還在生長髮育階段,成年人的免疫力已經完善,則一般不存在這個問題。這其實就像是,部隊長期不打仗,一旦真打起來,就不行。

3、正當壯年的成年人,本來就極少生病,一點小病也根本不用去醫院,很多人所說的某某某從不生病,其實並不是真的他從來不生病,而是指他從來沒去過醫院,這個倒確實不少,年輕力壯的人,本來就極少上醫院。

4、很少生病的人,容易有麻痺心理,自以為自己身體好,於是各種“作”,任性吸菸酗酒……終於有一天,大病來了,倒下了。


腫瘤專科醫生


人長期不生病,說明身體倍棒,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強,當然是好事,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常言道:小病不斷大病不來,小毛病會刺激機體,使得免疫系統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相當於主動免疫,這就好比軍人平時的訓練就是為了抵抗突然的大事件,如果你的身體很久都沒有經歷過對戰狀態了是很容易倦怠的,這樣再病就不是簡單的毛病了,同樣的感冒,可能症狀會比其他人重,感覺會更難受一些。

長期不生病的人,會失去對疾病的重視,對於健康體檢通常是不屑一顧,總覺得自己自帶光環,身體天生好。偶爾生個小病,也不會去及時就診,等待它自然恢復,如果肆無忌憚,可能有些小病會慢慢演變成大病。有些肺癌病人住院的時候,會委屈的說,我活了幾十年,身體好得很,從沒住過院,這一生病就是大病。每個人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吃著五穀雜糧,不可能從不生病,只能說明他平時不把小毛病當回事,也不去檢查,自以為身體好,扛一扛就過去了。

經常生病的人會更在意自己的身體微小變化,經常性的與醫生溝通調理,所以更注重保養,會更加自律的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這些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比如長期高血壓,糖尿病的人,一般都在家裡自備血壓表,血糖儀,經常自我監測,只要嚴格控制好血壓、血糖,不出現嚴重併發症,這類病人的壽命完全和其他人一樣。而很多年輕人,平時身體很好,連感冒都很少發生,但經常性的熬夜加班,生活無規律,透支健康,近年來不少年輕人發生心源性猝死,這個與不良生活習慣及忽視自身身體狀況有關。

不管是常年不生病的人,還是體弱多病的‘’藥罐子"都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菸酒,堅持鍛鍊,畢竟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逐步下降,免疫力也會逐漸降低,不能因為從不生病而始終抱僥倖心理,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所謂的病來如山倒,其實只是從量變發現到了質變。


胡洋


生病是大家所不希望預見的事情,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生病就是一件壞事。但是又有些人認為那些在平時生活中有些小病小痛的人,比起那些平時很少生病的人,要更為健康。如果人長期不生病的話,其實是一件壞事。究竟這種說法正確嗎?

感冒是最為常見的生病情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體每經歷一次感冒,此時其機體的免疫系統就相應得到一次鍛鍊,其機體的免疫力也隨之增強,最終有利於人體抵抗力的提高。相反,對於那些一直處於不生病的狀態的患者來說,當病毒突然侵襲的時候,此時就會容易擊潰患者的免疫系統,最終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

事實上,人的免疫力是依靠人體內外的各種抗原刺激去激發機體的免疫系統最終產生的。因而極少量的細菌和病毒其實能夠起到對人體“打疫苗”的作用,在生活中,如果有時候生個小病的話,對機體健康來說所具有的好處也是不少的。

由此看來,相比較之下,在生活中那些經常生病的人,往往會更為關注健康的問題,其更能注意到身體發生的輕微變化,及時進行發現和治療。而不生小病的人,如果不多加註意,則容易忽視自身身體的檢查,對於這一類人而言,在平時的生活中,更應當要注意做好疾病的預防,以避免一些重大病患的發生。

從事臨床內科工作20餘年,對內科常見病,多發病,有著豐富的經驗。


醫聯媒體


有一句老話叫“長期不生病,一生就是大病。”

回答這個問題可不能耍流氓,DrX來給你說一說,必須要一分為二的看。

準確的說就是看生什麼病:

1.如果你長期有高血壓、糖尿病,這樣的疾病,長期不控制,肯定會慢慢的出現各種併發症,讓人後悔莫及;

2.對於心臟病、哮喘、老慢支、癲癇,這樣的疾病每次發病之後都對身體造成損害,疾病會越來越重,症狀越來越難控制,難以逆轉。

3.有些疾病是自限性的,比如普通感冒、病毒感染、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這一類很多即使不治療,都會好轉,大部分不會留下後遺症,有些還可以帶有免疫力。

對於前兩種疾病,肯定是越發病越重,而第三種,是爭議的焦點!


比如疫苗問題就引起過討論,疫苗確實起到了預防疾病的作用。尤其是新生兒,幾乎每個月都要去打一次。什麼麻疹、風疹、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結核、流感、乙肝,不勝枚舉。

而對於個體來說,雖然短時間內獲得了針對某種疾病的免疫力。但是,個體的免疫系統會不會變的越來越弱呢?

本來依賴自身產生的免疫應答,我們交給了疫苗。長此以往,免疫系統會變得不堪一擊。就像我們大規模的推廣剖腹產,很多女性都逐漸失去了自己分娩的能力。

未來,如果我們不打疫苗,我們會不會什麼疾病都抵抗不了呢?

更有人說,我們只是關閉了某種可見的疾病信號。各種病原體成為了人體內埋藏的各種炸彈,我們關閉了計時器,關閉了預警燈,而並不是拆除了炸彈。炸彈的導火索悄悄的燃燒,直到有一天,轟的爆炸,讓我們措手不及。那時候再想喚起自身的免疫力,已經為時已晚了。


你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和我交流。


醫學江湖


人平時食用五穀雜糧,生個病也是正常現象。不過,也有些人,身體很好,基本沒有生病過。那,人長期沒有病過就一定是好事嗎?一般人都會說,那是當然了,不生病難道還是壞事不成,不生病確實好,但也不是一點壞處沒有的。


人發生小病時,病毒進到人體,會刺激體內外抗原,激發免疫系統,從而獲得特異性的免疫力。從某程度上講,人體有少量病毒進入,可以說就像為身體打一次免疫疫苗。


人生病了通過治療會將人體毒素排出,有利人體形成新抗體,令人的抵抗力更強。而且平時生點小毛病還可以讓人注意自身身體情況,想到要進行體檢等,這樣有利於提前發現大病早期信號。


還有平時生點小病,還可以幫助人免疫力的增強,人體免疫力為通過人體內外多種抗原的刺激,來激發免疫系統而形成,抗原裡具有像病毒細菌等成分與代謝物,故較少的病毒,細菌等於為人體打了疫苗。


而且,人如果總是不生病,身體一直處於乾淨狀,一旦出現病毒侵入,便無法防禦,易導致免疫絮亂,不能很好的分別侵入病毒,導致出現不正確的免疫排斥,過敏等情況。


總是不生病的人,會缺少疾病的預防意識,容易出現突發大病。長久沒有病的人,會覺得自己身體很好,就會在飲食和日常習慣上不加以注意,令身體過度消耗,最後導致大病的出現。


我們平時一定要保持作息的規律,營養攝取的平衡,進行適當的運動,增強我們的免疫力,注意預防各種疾病。


光線醫生


有些傳言如“平時小病不斷,大病不範……”

我認為太片面了。

如果一個人平時不患發燒、感冒這種所謂的小病,就只能代表一個人不發燒也不感冒。

至於他為什麼有一天突然就一病不起了,原因很多,比如遺傳,比如生活習慣不好,比如身體不舒服了也不當回事兒,再比如常年不做體檢……但人真的不會因為平時不發燒不感冒一生病就特別嚴重,我認為沒有理論依據。



對於疾病,可以減少,但不可避免。如果長期不生病,人體的抵抗力反而削弱,平常傷風感冒等小毛病,是要有的;但是多了卻也不行,而且我們也不希望自己生病。有些慢性病,更是影響人的壽命。總之有些矛盾,臨界線不明確。


總之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

平時不重細節,小問題不在意才引發大問題的。很多病尤其是慢性病都是天長日久的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


就拿高血壓來說吧,高血壓不是一下子就血壓高了,即使有遺傳的因素在裡面,我家五口人四個都是高血壓,唯獨我現在不是,所以我特別注重生活中的細節。

我是這樣做的:

1.不熬夜,保證每晚睡眠時間8小時。


2.不吸菸、不喝酒。


3.低鹽高鉀飲食:

鹽主要成分就是鈉,食鹽<5克,鈉<2000毫克1克鈉=2.53克食鹽


少吃味精、蘇打、醬油、醬鹹菜、醃製食品等高鈉食物限制高鈉的加工食品


蔬菜:每天5個品種以上水果:每天2個品種以上主食:多吃雜豆、雜糧、薯類


4.限制能量,維持健康體重: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簡便和常用的生理測量指標是體質指數BMI(身高m÷體重kg ²).


成年人正常體質指數為 18.5-23.9kg/m²,在 24-27.9kg/m²為超重,提示需要控制體重;

BMI³28kg/m為肥胖,應減重。

或者看腰圍,成年人正常腰圍<90/85cm(男/女),如腰圍³90/85cm(男/女),同樣提示需控制體重,如腰圍³95/90cm(男/女),也應減重

丟掉愛吃甜食,油炸食物的習慣,減少在外面就餐。

5. 運動:每天30分鐘,每週至少5次。

6.釋放壓力,保持愉悅的心情。



如果你已經是高血壓的患者,在配合藥物的同時,能做到以上幾點,血壓也會很平穩,也不會輕易出現腦出血或腦梗塞這麼嚴重的問題的。


小病不在意才會引發大問題,不要忽視身體一些細微的問題,有個好的生活方式,身體素質自然會好,也就不愛生病了。


/執業中藥師/衡膳學院一級講師


營養百事通


流傳著一種說法:平時有些小病小痛的人,比起那些平時沒有任何毛病的人更健康,也就是常說的“小病不斷,大病不來”。

不生病的人,往往認為自己身體素質很好,不愛檢查身體,忽視身體的輕微不適,給重病造成可乘之機。

感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界環境、感冒病毒的一個抗衡過程。如果經常感冒,可能是機體免疫力低下的表現,但是如果從來都不感冒那麼也並非好事,因為你無法鍛鍊自己的免疫能力。

一年中感冒最好不要超過3次,這樣的免疫力屬於正常範圍,如果超過4次,那麼可以說是免疫力較低了。

感冒的好處是可以激發人體的免疫力,一年內感冒不足一次的人,比一年內感冒幾次的人,得癌症的機會要高5倍。人體每經歷一次感冒,免疫系統就得到一次鍛鍊與充實,實力得到增強,有利於人體抗癌能力的提高。

感冒病毒可以殺死癌細胞,某些經常遭遇重感冒的癌症病人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痊癒,這是感冒病毒的貢獻。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問題中提到的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從表面上看答案無非是兩個,其一,長時間不生病代表體質好身體棒,自然不是壞事;其二,長時間不生病則以,一得病就是大病,因此未必是好事。精靈醫生在平日的診療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患者家屬說:某某平日身體可好了,從來不得病,也沒有任何疾病的先兆,怎麼一下子就得了要命的病。其實兩種說法可能都過於絕對,以下精靈醫生就針對這一問題為大家分析解答。

首先說說第一種看法“長時間不生病不是壞事”。如果以能夠確認的確是長時間身體沒有生病為前提的話自然不是壞事,但這個前提非常難以確定。現在多數人以是否身體存在不適來作為是否患病的標準,有些人甚至於對一些自己可以忍受的身體不適也置之不理。因此實際上很多自己和周邊人認為的長時間身體沒有疾病實際上是存在疾病而並沒有被發現,如果是這種情況則非常危險。比如很多高血壓患者平常並沒有身體不適,因此也不在意,更沒有進行治療,一旦出現併發症則身體一下子就會處於極度危險之中。

再聊聊第二種看法“長時間不得病,一得病就是大病”。實際上在前面已經介紹了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少人關心的重點並不是對潛在的疾病進行發現和及時治療,並且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而是用這一說法來作為自己經常患病的心理舒緩的理由。如果長時間如此,不進行有效的生活和體質的調整,最終不僅不能避免大病,而且還會增加患嚴重疾病的機會。

綜上問題的關鍵並非是長時間生病是壞事還是好事,而是是否已經患有疾病,以及如何積極的進行診療和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如果可以積極對待那麼壞事也許也會變成好事,而如果是一味地自我麻痺,那麼輕症也可能變為重症,最終自然是件壞事了。


精靈醫生


人長期不生病,對人來說是一件壞事,因為長期不生病的人,一但生病,就會引起大病,甚至失去生命。有的人年輕的時候不生任何疾病,自我感覺身體不錯,就在飲食及生活習慣方面不進行注意,也不注意鍛鍊身體。比如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東西,平時喜歡抽菸、喝酒、賭博,經常熬夜等,導致身體發胖,平時也不注意鍛鍊身體,經常吃完飯後就睡覺,白天長睡不起,晚上熬夜熬到很晚,時間長了,身體體質就會越來越差,結果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個系統及機能退化,新陳代謝減慢,進而導致各種疾病都出來了,比如血壓升高導致高血壓、血脂升高導致高血脂,血糖升高導致糖尿病,甚至年輕輕的就出現腦出血、腦梗死(導致長期癱瘓在床)或者心源性猝死很快失去生命。

而有的人,天生體質不好,身體差,經常容易生病,為了防止疾病的發生所以處處小心,比如很少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東西,經常吃一些容易的消化而且有營養的食物,平時注意休息,很少熬夜,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經常鍛鍊身體,時間長了,身體體質也就慢慢好起來了,年齡大了也就很少出現疾病。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人長期不生病,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的回答是,看待事情要一分為二,人長期不生病即是好事又是壞事

好在哪呢?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不生病,長期不生病的人除了遺傳方面的“底子好”之外,一定是後天自己的調整,不管是飲食還是運動,一定都是得當的。

相對於疾病的狀態,不生病時更容易吃好睡好心情好

有些人經常這樣說,生病是因為“老了”,其實不盡然,即便是年輕人,如果沒有健康的飲食、運動、行為生活方式及良好的心理狀態,也一定會大病小病都找上門來;一些真正的老年人,只要認真的對待身體上每一個零件,也不一定就疾病纏身了。

人要做到完全不生病那是不可能的,發燒感冒走路崴個腳脖子都在所難免,但我們要儘量減少生病的次數,怎樣才能做到呢?

1.平衡多樣的食物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只有把健康這個1緊緊的握在手裡,才能贏得後面更多的0

下圖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16),寶塔旁邊的文字註釋,標明瞭能量在1600-2400kcal之間時,一段時間內成人每人每天各類食物攝入量的平均範圍,歡迎參考

2. 合理適當的體重

體重是衡量我們是否“吃動平衡”的重要指標,如何來判斷健康體重呢,目前常用的指標是體質指數(BMI),他的計算方法是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下圖是成人體重分類

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3. 生活方式的調整

規律足量的睡眠、不做“低頭黨手機族”、戒菸控糖限酒、科學喝水、綠色出行、回家吃飯… …,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都會為我們的健康加分

4. 健康平和的心態

凡事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常心,踏實做人、精心做事。


以上就是關於長期不生病的好處及如何做到減少生病的次數,下面我們來說說長期不生病的壞處

壞在哪呢?

長期不生病也會有壞處嗎?當然有

主要是針對一些平時忽略了對自己身體的重視,但身體確實沒表現出疾病的人群

這類人群因為暫時長期不生病,所以沒能重視體檢及對身體的養護

以至於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一查查出個大病來

所以說防病永遠是勝於治病的!

願健康與我們每個人相伴終生!

營養海賊船調酒師~任洪葉(婦產科主治醫師、營養師、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心理諮詢師,熱愛生活的寶媽一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