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這些情況,要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經歷雖有不同但大多都是相差不多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要學會很多的知識和技能。孩子開始長大,需要擺脫尿布自己上廁所了,自己上廁所是寶寶邁向獨立的標誌。一般幼兒在1-2歲會發展身體感知能力,從尿布到馬桶的轉變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那麼什麼時候媽媽們可以開始訓練孩子自己上廁所呢?媽媽先要觀察寶寶想要自己上廁所的信號,再幫助寶寶培養如廁習慣。

寶寶出現這些情況,要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1.走路很穩,能夠彎腰撿東西

想要讓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首先就得等孩子的身體能夠自如的控制排洩,只有這個最基本的要求達到了,寶媽們才有可能讓寶寶一步步的學會自己去上廁所。寶寶能夠獨立走路,並且能夠很順暢的彎腰撿東西,之後就可以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了。其實這是因為寶寶這個時候的神經發育已經相對完善,可以控制自己的排洩了。

2. 坐的很穩

寶媽們在幫孩子上廁所的時候一般都是抱著孩子來讓孩子進行排洩,這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前為什麼不能學會獨自上廁所。孩子以前無法自己上廁所,是因為骨骼發育不到位,還不能夠坐著一段時間上廁所。

寶寶出現這些情況,要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3.知道尿不溼不舒服了

我們都知道,寶媽們在孩子獨立上廁所之前都會給孩子用尿不溼來防止孩子尿褲子。用著尿不溼很不舒服,尿尿和便便之後尿不溼貼在屁屁上非常的難受。孩子會自己提出想要自己上廁所,不想用尿不溼了。

4.會模仿大人行為了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會受到父母很大的影響,這就是因為孩子會刻意去模仿父母和家人的一些行為。而孩子如果能夠模仿大人們的行為了,那這就更加有利於寶媽去訓練孩子了。孩子的模仿能力對孩子在生活中的學習和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寶寶出現這些情況,要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如廁的訓練方法介紹:

一、告訴寶寶如何上廁所

想要訓練寶寶上廁所,要先告訴寶寶上廁所是幹什麼。跟著大人一塊上廁所,讓寶寶明白馬桶如何使用。言傳身教最直接,最有效。

二、坐便器

寶寶坐便器放在衛生間裡,讓寶寶熟悉這個環境和位置。鼓勵寶寶試著去坐一下,鼓勵寶寶的行為,讓寶寶熟悉馬桶。

寶寶出現這些情況,要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三、不給寶寶使用尿布

當寶寶習慣坐在馬桶坐便器上後,可以試著把尿布去掉,讓寶寶嘗試在坐便器上方便。等寶寶多試用幾次就會習慣,之後有了上廁所的感覺,就會自覺地去。

四、每天都去嘗試

每天在寶寶將要上廁所的時候,讓寶寶坐在坐便器上,看看寶寶能不能進行排便。每次在寶寶排便時間段進行訓練,更快的讓寶寶學會如廁。

五、拉拉褲

訓練寶寶如廁,要先把紙尿褲換掉;用拉拉褲代替最好,可以幫助寶寶更方便的脫下褲子。

希望以上介紹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我是秋秋育兒經,歡迎寶爸寶媽們關注我,育兒路上我們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