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領袖出書:擔心中俄「結盟」 美國可能受到「兩線夾擊」

美國人如何看到中俄關系?最近木叔注意到美國媒體報道了一家智庫召集研討會的內容,對此有一些看法,其中提到了中俄是不是盟友的關係。

這個智庫名叫全美亞洲研究所,該所負責人理查德·艾林斯出版了一本新書,討論中俄合作的影響。他稱,中俄之間雖然沒有正式的同盟關係,但是它們之間的戰略合作非同一般。

美國媒體報道稱,艾林斯在書中認為,中俄日益接近對美國構成越來越大的挑戰。他最大的擔心是,美國可能最終不得不在亞洲和歐洲進行兩線作戰。

智庫領袖出書:擔心中俄“結盟” 美國可能受到“兩線夾擊”

按照他的說法——“如果說在亞洲出現重大的衝突,俄羅斯可能會利用這個局面,在美國軍隊的注意力轉移到亞洲的時候,力圖在歐洲佔據有利局面。結果我們不得不在兩條戰線上面臨挑戰。”

他同時強調,美國在太平洋和歐洲地區的同盟關係要比中俄強大。

木叔之前在採訪和報道中,也曾高度關注中俄關系問題。甚至在採訪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時,也問過兩國關係有沒有可能結盟。

其實不只是我們,俄羅斯方面也對此多有報道。

在做記者的時候,木叔注意到2014年12月,俄羅斯主要大報《獨立報》的就兩國關係發表過評論文章,認為與俄羅斯如果和中國結盟,可能成為中國的附庸,或將限制行動自由。但也有學者認為,面向中國是俄羅斯的戰略選擇。

智庫領袖出書:擔心中俄“結盟” 美國可能受到“兩線夾擊”

木叔對國際社會上的結盟關係,以及未來是否會結盟有4點分析:

第一,結盟不是冷戰思維。

很多國人認為結盟就是冷戰思維,殊不知不結盟運動也是起源於冷戰,它是厭倦美蘇爭霸的第三世界國家和部分發達國家對國際霸權體系不滿的反應,希望自強求自立,不被美蘇所操控。

然而冷戰結束之後,國際關係體系早已今非昔比。金磚國家崛起、西方力量相對衰落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冷戰陰霾早已散去,和平與發展成了世界的主題。

在此背景下,不結盟運動也應該與時俱進,如果能更好維護本國利益,結盟應該不是一個問題,更不應該諱言。任何國家對待結盟問題應該更靈活,而不應該死板地遵守教條,導致國家利益受損。

第二,結盟是國際關係的最高形態。

結盟其實是不同國家關係體系中最高級的一種形態,它說明雙方都把對方當作不能或缺的夥伴,處於絕對信任的最親密的地位,並依靠其維持國家利益。而每個國家的朋友中,肯定有關係親疏和遠近之分,一味地不結盟,實際上是將所有國家置於在國際法上的同一地位來看待。

智庫領袖出書:擔心中俄“結盟” 美國可能受到“兩線夾擊”

換言之,任何國家彼此都沒有形成最親密的關係。這種“一碗水平端”的政策,看似公正,實際上在最需要的時候缺乏最需要的朋友——對任何國家而言,單打獨鬥地對付聯盟國家稍顯力不從心;對受美國打壓的其他國家而言,希望維護雙方共同利益則無所適從。

第三,俄羅斯也在奉行結盟政策。

結盟對國家利益的好處毋庸置疑,除了美日同盟、美韓同盟、美菲同盟外,現實的例子還有很多,即使是自稱在國際體系中一貫保持中立客觀的俄羅斯,其實也沒有放棄結盟政策。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部分繼承了蘇聯的國際關係戰略,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白俄羅斯結成聯盟。這一體系不僅讓白俄羅斯政權長期穩定,免受西方勢力的侵擾,也給俄羅斯增加了難得的西部戰略空間。特別是在烏克蘭危機顯現的當下,白俄羅斯成了俄羅斯對抗和防守北約打壓的西部前線,為俄羅斯緩解了不少政治和軍事壓力。

第四,結盟政策需要靈活與聰明。

任何國家如果要想與美國在外交政策和軍事政策上佔據更多主動,有更多對美反制的手段,那麼外交政策的威懾性就應該增加。

智庫領袖出書:擔心中俄“結盟” 美國可能受到“兩線夾擊”

適時的調整不結盟政策,在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國際熱點區域,有選擇的考慮一些國家作為盟友,以盟約的形式加以固化,或者適當微調外交政策,強化準盟友的地位,這樣的“聰明結盟”或許就可以有更多手段來牽制西方對中俄利益的侵擾,從而緩解因東北亞和東南亞的“美國聯盟圈”的外交和發展壓力。


你如何看待中俄關系對美國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