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爲何如此濃郁

歸根結底,這就是傳統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古代社會結構、階級模式、教育方式等均對“官本位”思想的流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早已深深烙印在了每個讀書人的心中,這既是作為士子的無奈,又是其終生奮鬥目標。即使是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現在,人們對於“公務員”這個鐵飯碗還不是趨之若鶩,爭得頭破血流?

階級固化讓“官本位”思想成為主流

在封建社會中,“帝王—官僚—士紳—百姓”這種社會架構極為穩固,且每個階層之間的上升通道極為有限,形成了極為龐大而森嚴的社會體系。

“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為何如此濃郁

封建社會下的權力結構嚴謹而又系統、高度集中又等級森嚴,整個社會就是一個由權力搭建起來的金字塔結構,塔的頂端就是皇帝,塔的基座就是廣大百姓。在這個“金字塔”中,等級森嚴、界限分明,上下尊卑不容僭越。

在傳統的階級模式中,底層階級被定位為被管理、被統治者,通常以上層的“官員意志”為轉移,這種模式下使得底層通常對上層形成了一種敬畏、效仿、羨慕的心理。因此,所有人的目標都是能夠進入上一階層,從而享受到相應的“層級福利”。

“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為何如此濃郁

而在古代,打破階層的手段極為有限,階級固化是封建統治穩固的基礎。下層想要獲得晉升,除了殺官造反也只有科舉這一條路可選,這種情況下,讀書人“入仕”便成為了必然,這可以說是士子的無奈。

特權制度讓“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

在封建社會中,官員是一個擁有特權的群體,這使造成了一種特殊的利益導向。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旦成為這個特權階級,社會地位、家庭財富、政治利益便隨之而來。

“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為何如此濃郁

除了能夠看到的利益之外,官員階層還有諸如聲名、威望、蔭子等隱形的財富,因而在極為注重身後名和家族觀念極為重要的古代,“入仕”便成為了光宗耀祖、榮耀顯赫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下,“科舉入仕”這個上升通道便顯得難能可貴。

不論是西周時期的世襲制度,還是兩晉時期的門閥制度,都使得權力成為了少數人和家族手中的工具,普通百姓僅有羨慕的份,而沒有參與的份。而直到隋唐時期科舉制度得以確立,傳統的豪門貴族開始逐漸消失,這使得底層階級看到了上升的希望,且比豪門貴族更加珍惜這個幾乎是唯一的上升渠道。

“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為何如此濃郁

正因為有著諸多特權和物質的誘惑,讀書人乃至普通人終生的奮鬥目標就是“入仕”,為之奮鬥一生乃至奮鬥至死都是值得的。

教育模式讓“官本位”思想氛圍濃厚

封建統治階層為選拔統治人才,不論是隋唐以前以推薦為主的“選仕”,還是隋唐以後以考試為主的“科舉”,選拔方式的改變對教育模式和內容的影響都極為深遠。尤其是紙張和印刷術的發展,使得讀書成本大大降低之後,更使得“讀書”、“入仕”這種思想氛圍變得極為濃厚。

“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為何如此濃郁

在封建社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官員,學校的任務就是“養士”;而讀書人入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入仕”,就是為了那條競爭激烈的上升通道。學成之後,“士子”通過選拔成為官員,獲取各種利益,而學校則光耀門楣,雙方各取所需。

可以說,封建社會的教育模式就是科舉選拔的附屬品,文人士子普遍認為學業優秀的人就應該出來做官,除了獲取各種利益之外,他們更將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作為終生奮鬥目標,這便是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為何如此濃郁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院將為國家“養士”作為根本,學子將為國效力作為奮鬥目標,讀書做官已經深深烙印在了每個讀書人的心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思想從讀書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給每個讀書人規劃好了職業生涯。

封建社會,不論是社會結構,還是階級模式,乃至於教育方式,都為“官本位”思想的誕生和鞏固產生了重要思想,直至今天仍然未曾徹底消失。“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不僅是古代讀書人的無奈,更是他們的終生奮鬥目標。“科舉入仕”、“金榜題名”不僅是每位讀書人的終生理想,也是每個讀書人背後家庭,乃至家族的終生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