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治国术,卖于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为何如此浓郁

归根结底,这就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古代社会结构、阶级模式、教育方式等均对“官本位”思想的流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已深深烙印在了每个读书人的心中,这既是作为士子的无奈,又是其终生奋斗目标。即使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在,人们对于“公务员”这个铁饭碗还不是趋之若鹜,争得头破血流?

阶级固化让“官本位”思想成为主流

在封建社会中,“帝王—官僚—士绅—百姓”这种社会架构极为稳固,且每个阶层之间的上升通道极为有限,形成了极为庞大而森严的社会体系。

“学得治国术,卖于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为何如此浓郁

封建社会下的权力结构严谨而又系统、高度集中又等级森严,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由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结构,塔的顶端就是皇帝,塔的基座就是广大百姓。在这个“金字塔”中,等级森严、界限分明,上下尊卑不容僭越。

在传统的阶级模式中,底层阶级被定位为被管理、被统治者,通常以上层的“官员意志”为转移,这种模式下使得底层通常对上层形成了一种敬畏、效仿、羡慕的心理。因此,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能够进入上一阶层,从而享受到相应的“层级福利”。

“学得治国术,卖于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为何如此浓郁

而在古代,打破阶层的手段极为有限,阶级固化是封建统治稳固的基础。下层想要获得晋升,除了杀官造反也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可选,这种情况下,读书人“入仕”便成为了必然,这可以说是士子的无奈。

特权制度让“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

在封建社会中,官员是一个拥有特权的群体,这使造成了一种特殊的利益导向。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旦成为这个特权阶级,社会地位、家庭财富、政治利益便随之而来。

“学得治国术,卖于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为何如此浓郁

除了能够看到的利益之外,官员阶层还有诸如声名、威望、荫子等隐形的财富,因而在极为注重身后名和家族观念极为重要的古代,“入仕”便成为了光宗耀祖、荣耀显赫的代名词。这种情况下,“科举入仕”这个上升通道便显得难能可贵。

不论是西周时期的世袭制度,还是两晋时期的门阀制度,都使得权力成为了少数人和家族手中的工具,普通百姓仅有羡慕的份,而没有参与的份。而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得以确立,传统的豪门贵族开始逐渐消失,这使得底层阶级看到了上升的希望,且比豪门贵族更加珍惜这个几乎是唯一的上升渠道。

“学得治国术,卖于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为何如此浓郁

正因为有着诸多特权和物质的诱惑,读书人乃至普通人终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入仕”,为之奋斗一生乃至奋斗至死都是值得的。

教育模式让“官本位”思想氛围浓厚

封建统治阶层为选拔统治人才,不论是隋唐以前以推荐为主的“选仕”,还是隋唐以后以考试为主的“科举”,选拔方式的改变对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影响都极为深远。尤其是纸张和印刷术的发展,使得读书成本大大降低之后,更使得“读书”、“入仕”这种思想氛围变得极为浓厚。

“学得治国术,卖于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为何如此浓郁

在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官员,学校的任务就是“养士”;而读书人入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入仕”,就是为了那条竞争激烈的上升通道。学成之后,“士子”通过选拔成为官员,获取各种利益,而学校则光耀门楣,双方各取所需。

可以说,封建社会的教育模式就是科举选拔的附属品,文人士子普遍认为学业优秀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除了获取各种利益之外,他们更将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作为终生奋斗目标,这便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学得治国术,卖于帝王家”,古代“官本位”思想为何如此浓郁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院将为国家“养士”作为根本,学子将为国效力作为奋斗目标,读书做官已经深深烙印在了每个读书人的心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从读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给每个读书人规划好了职业生涯。

封建社会,不论是社会结构,还是阶级模式,乃至于教育方式,都为“官本位”思想的诞生和巩固产生了重要思想,直至今天仍然未曾彻底消失。“学得治国术,卖于帝王家”不仅是古代读书人的无奈,更是他们的终生奋斗目标。“科举入仕”、“金榜题名”不仅是每位读书人的终生理想,也是每个读书人背后家庭,乃至家族的终生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